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伍志敏:湖北蛋鸡已迈入至“155”模式!呼吁“淘汰蛋鸡”更名“老母鸡”

伍志敏:湖北蛋鸡已迈入至“155”模式!呼吁“淘汰蛋鸡”更名“老母鸡”

    湖北蛋鸡存栏1.54亿只!
    养殖规模化、自动化全国领先

    作为南方蛋鸡养殖大省,湖北的蛋鸡产业发展长期处于行业前列,产业链发展十分完善,2024年湖北蛋鸡存栏量约1.54亿只,平均每人拥有2.63羽,位居南方各省之首。

    据伍志敏调研,湖北不光蛋鸡存栏量大,养殖规模化程度也很高,全省存栏10万羽以上蛋鸡场超过200家。仅以黄冈市为例,全市蛋鸡存栏2万羽以上的养殖场775家,合计3968.5万羽,场均5.12万羽。其中存栏10万羽以上有78家,合计1423万羽,场均达18.24万羽。
    从存栏分布来看,湖北的蛋鸡产业集群效应十分明显,目前已形成了以“京山市”为中心的“荆荆宜”禽蛋产业集群,和以“华中(浠水)蛋品交易大市场”为中心的浠水县蛋鸡产业集群,约占全省存栏的70%左右。

    随着湖北蛋鸡存栏的快速提升,离不开先进养殖模式的迭代升级。伍志敏表示,继153模式、124模式后,在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湖北蛋鸡养殖已步入“15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即一栋全封闭式蛋鸡舍,层叠笼养蛋鸡5万羽以上;生产过程采用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鸡蛋分级包装机5机配套进行蛋鸡健康养殖),养殖场的单体规模、数智化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本地特色蛋鸡、林下放养还形成了553生态放养模式与林下养鸡315模式。

    按蛋壳颜色分类,粉蛋约70%,红蛋约25%,绿壳蛋约5%,其中绿壳蛋鸡饲养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品种方面,除了主流高产品种,湖北还拥有麻城绿壳蛋鸡、荆门黑羽绿壳蛋鸡等13个特色地方品种,以及欣华2号、神丹6号等新培育的6个国审配套系,还有多个品种待审定/审定中。

    超60%蛋品外调,畅销华东、大湾区
    呼吁行业适度规模、强链延链、加强宣传!

    湖北是禽蛋生产大省,常年有大量蛋品往外调运,蛋品贸易十分发达。据伍志敏调研,湖北有60%以上的鸡蛋销往省外,其中长三角约占55%、珠三角约占30%,湖南、陕西、河南等其他省份占15%。省内主要销往武汉、宜昌、恩施等城市,其中武汉市场的红蛋大部分来自麻城、天门、京山、孝感等产区;粉蛋主要来自仙桃、孝感、新洲、鄂州等产区。绿壳蛋则销往广东、福建、湖南等省。

    除此以外,不少蛋品还出口到港澳地区。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蛋品出口备案企业29家,蛋品出口总量为6.5万吨,出口额7.97亿元人民币。其中鲜蛋出口5.08万吨,出口额6.33亿人民币。
    分享期间,除了湖北蛋鸡发展概况,伍志敏还就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多项建议,引起现场嘉宾的高度认同与思考。

    首先是适度规模,练好内功。湖北蛋鸡产业在各生产要素不具备优势,原料成本高、环保和销售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应适度控制规模,要有财务风险意识,保证现金流,把重点放在投入产出比,先把鸡养得更好,练好内功。

    其次是通过“延链、强链”为产品赋能增值,深挖后端利润。虽然本地老母鸡屠宰已初具规模,但涉足深加工较少;鸡蛋粗加工、精深加工已做出有益探索,但销售上仍需要新思路;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待提升。这些都是更深入探索的地方,也是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鼓励企业去提升的板块。

    再者是明晰行业趋势,精准发展定位。当前,蛋鸡行业正由“靠行情赚钱”向“经营要效益”的转变,无论大中小企业,都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赛道,找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模式。不想坚持的朋友,建议要择机果断离场。

    最后是积极宣传、推广“鸡文化、蛋文化”。通过科普禽蛋营养,讲好“鸡”与“蛋”的故事,大力推广“鸡美食、蛋美食”,消除消费者对鸡蛋的偏见、误解,推动鸡蛋消费量的提升,做大市场蛋糕。如将“淘汰蛋鸡”更名为“老母鸡”,避免不恰当的名称引起消费者误会,影响企业养殖效益。

上一篇: 涨疯了,最高达12元/斤!生猪均价创年内新高,有猪场卖一头猪赚近800元!

下一篇: 千头母猪场占27%母猪!“公司+农户”是四川猪业的主力军,新希望、德康、温氏…超10家集团开展代养业务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