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农科技农牧产业发展论坛东莞举行
“广东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910家,饲料总产量达到3000万吨,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3月30日,金新农科技农牧产业发展论坛在东莞举行,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郑惠典表示,广东省饲料集约化程度提高,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已经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68%。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郑惠典介绍,2017年,广东省肉类总产量达到401万吨,禽蛋产量35万吨,生猪出栏3500万头,家禽出栏9.6亿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3%,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畜牧企业25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6家,全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910家,饲料总产量达到3000万吨,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119家,约占饲料总量的68%;年产30万吨以上的企业19家;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集团企业5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11家。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振海分析,目前生猪产业有5大变化:
1.猪肉产量振荡调整,养殖结构发生变化;根据全国肉类结构,猪肉占比超过60%,总体呈下降趋势。禽肉占比超过20%,总体呈增加趋势。牛羊肉占比维持在13%以上水平。说明畜牧业正朝着节水、节粮、节地的方向发展,这是畜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的重要表现。
2.生猪养殖北移西进,区域布局发生变化:大型养猪集团、饲料企业加快生产布局调整,纷纷在东北四省区以及西部地区建场,北移西进趋势明显。
3.猪肉进口显著增加,国际贸易发生变化:我国一年的进口量相当于中等省份一年1600-2000万头的饲养量。目前而进口猪肉口岸开放超过60个,进口趋于多渠道和多来源。
4.规模化和专业化提升,“猪周期”发生变化:2017年,年出栏1万头的猪场群体占比近10%,散养户占比在下降。生猪市场供应更加稳定,猪周期拉长。
5.互联网经济兴起,生猪交易有新变化:2016年底,中国生猪市场猪交所的交易量已经达到1700万头以上,年交易额接近300亿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生猪线上交易平台。
杨振海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消费提档升级,未来更加注重质量。近期猪价快速下跌,养殖场户已普遍亏损,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亏损200元左右,但后期生猪生猪价格不存在长期大幅下跌的基础,今年供需将总体平衡偏宽松。另外,养猪规模化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全国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量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50%。前十大养猪企业生猪出栏量超过全国的3%。适应环保要求,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球化程度提高,内生动力强劲。
“中国年粪污产生量已达到38亿吨,仍有40%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提出了养殖污染治理思路,源头减排、技术处理、循环利用 、环境友好。
源头减排,可以从营养方面调控。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氮排放。合理添加氨基酸, 日粮蛋白水平可降低 3%,且不影响生长性能,总氮排放(粪+尿)可减少30%,同时少用10%以上的大豆。半胱氨酸可提高氮利用率, 减少氮排放,改善肉品质。矿物元素降低60%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另外,酶技术的应用能降低粪便中氮的排放,随着酶制剂使用时间的延长粪便中钙磷锌铁铜量减少。酶制剂的添加降低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放。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能减少铜锌60%需要量。NCG铜能降低粪便中的铜排放。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表示,中国种母猪主要存在发情率低、有效活仔数低、新生和断奶仔猪成活率低、母猪淘汰率低等问题。而精准营养、协同营养、微生物营养能解决上述问题。
精准营养指的是在最佳环境条件下,确保维持需要最低,用于生产效率最高。适度限制初情体重有利于提高母猪随后胎次分娩率。
协同营养指饲粮的营养素、营养源及营养活性物质相互配合,共同增效,满足动物最优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吴德提到,膳食纤维复合物有增加活产仔数和初生体重 > 900g 仔猪的趋势。妊娠期添加菊粉显著提高母猪泌乳性能。长期使用有机微量元素能够提高母猪产仔性能,NRC推荐的(低)无机微量元素水平提高产仔数,但同时增加木乃伊数。
微生物营养是指微生物介导日粮纤维对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无纤维日粮情况下,微生物以宿主组织为食物来源。妊娠日粮提高可溶性纤维比例显著改善了母猪的代谢、炎症反应、便秘发生率。妊娠日粮添加益生菌改善了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改善仔猪肠道微生物定植模式。
“肉品终端消费大数据给猪育种方向带来颠覆性,全新的定向设计育种成为可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陈瑶生表示,猪业大数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6月,南方种猪联盟成立,搭建育种数据和技术共享平台。2017年12月,优秀种猪资源有计划地共享协议,得到16家企业的积极响应。陈瑶生认为,时至今日,我们需要行业大数据,也有能力建设大数据,更加期待借助大数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江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陈佳表示,当下,生猪养殖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猪价跌破14年最低点,而供给出现阶段性增长为当前猪价下跌主要原因。需求方面,年前腌腊肉消费有所下降,屠宰旺季持续时间显著小于去年同期,且年后需求淡季,集中出栏影响进一步放大。但是规模化占比程度提升,当前行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猪价二季度反弹可期,但短期难以出现大幅度回升。
饲料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毛利率或将承压。规模化猪场自配料占比较高,且大型养殖集团自建饲料厂,行业空间短期或出现缩减规模化猪场具备较强议价能力,饲料毛利率或受影响。
从美国农业巨头的诞生来看,虽然各行业背景都不尽相同,但陈佳认为,技术及专业化优势为龙头企业从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共同因素。
具备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农牧企业破局关键,生猪养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在于成本优势,包括养殖技术领先带来的原材料成本优势;规模一体化及高效管理带来的人工成本优势。
而对于饲料行业来说,在未来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下游规模化占比提升的压力下,其对于专业化提升要求更加明显。陈佳认为,未来饲料行业要具备核心竞争力,需要做到配方专业化和采购专业化结合,构造产品性价比优势。
上一篇: 北京大北农2017年度报告:净利润12.65,现金分红3.4亿
下一篇: 硕腾举办“战蓝行动”——铸造平安猪场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