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大中型猪场废弃物的排放是当今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最突出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因此,对猪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规模化生产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龙山猪场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发酵和加工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当地大中型猪场废弃物的处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龙山猪场位于麻江县龙山镇,占地面积914457km2,建筑面积10300m2,总投资2.35亿元。主要从事商品猪苗的生产,存栏基础母猪14600头,年产仔猪264000头,年产生固体废弃物1600t,年生产有机肥230t。
猪场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流程
沼渣+病死猪、胎衣(绞碎)+锯末+生物菌种→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生物有机肥料→农业利用。
关键技术
2.1、舍外发酵床原理
利用好氧微生物堆肥发酵的原理,将猪粪尿、病死猪或胎衣(绞碎)、稻壳、木屑等垫料通过自行式搅拌机均匀搅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好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60~70℃高温。
2.2、舍外发酵床建设
龙山猪场以每500头猪不少于100m2标准建设发酵床,床内径宽度为3.65m,墙体高度为0.7m(根据翻耙机的尺寸来确定场内宽度),彩钢瓦钢架大棚有一定的坡度和抗风压能力。发酵棚选择在地势较高处,防止雨水或者地下水进入发酵床内,导致发酵系统因湿度过大而失效,同时处理好发酵床防渗问题。在发酵大棚四周设置排水渠,预防周边来水对发酵床体的冲击。
2.3、舍外发酵床操作流程
舍外发酵床法是指养猪与粪污发酵分开,猪舍外另建垫料发酵舍,猪不接触垫料,猪场粪污收集后利用潜泵均匀喷在垫料上进行生物菌发酵的粪污处理方法。
2.3.1、垫料的选择与铺设
舍外发酵床垫料最适宜的比例为木屑和谷壳按3∶2混合后使用,如果木屑资源较少,至少占30%,稻壳、蘑菇渣、玉米或高粱秸秆(玉米芯)粉末占70%。按500头猪需要舍外发酵床面积为100的比例计算,垫料铺设高度约为45cm(墙体高度为70cm),每平方米舍外发酵床需使用垫料5~6包(饲料袋包装)。铺好垫料后加菌种之前,需人工将床内的木屑与稻壳混匀。
2.3.2、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活化及上粪
菌种与清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后,在容器内浸泡3h以活化菌种。然后按每平方米舍外发酵床垫料使用10g菌种的使用量,将浸泡活化后的菌种均匀地喷洒至垫料上,开启翻耙机翻2~3次后直接添加新猪粪,然后再开启翻耙机翻3~4次,并控制垫料湿度,手抓起一团垫料握紧后松开,垫料依然可成团但无水滴滴下即可。
2.3.3、运行管理及注意事项
1)加入粪尿时使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将粪尿均匀地喷洒于发酵床中,每天翻耙至少2个来回,使枯草芽孢杆菌菌种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注意水分控制,保证发酵的效果。
2)及时补充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菌种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菌种活性会逐步退化甚至死亡,需及时补充菌种,以维持菌种的活性。按每月10g/㎡的量添加菌种,直接将菌种用水溶解后均匀地喷撒到发酵床中。
上一篇: 未来3年生猪产能去化幅度不低于过去三年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