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晋猪大会:育种与批次生产

晋猪大会:育种与批次生产

    第四届晋猪产业大会暨2017中国生猪产业融合发展论坛进入专题报告阶段,多位专家大咖奉献最新技术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我国种猪进口与遗传改良》



△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

    国外的育种效率高的原因:育种企业参与度高,生产者同时也是使用者;育种核心群规模大(集团化公司育种、联合育种);大规模开展规范细致的性能测定;育种目标明确,育种方案适应猪业发展的需求;育种组织完善高校(测定、评估和繁育体系)。

    我们的差距:核心遗传资源依靠进口,难以形成自主的育种体系;仍然存在“重引进、轻选育”的现象;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要求是母系单品种600头基础母猪,父系单品种300头基础母猪,生长性能测定数据2000头;测定数据没有很好利用,而是为了测定而测定;虽然进行了测定与选育,但育种效率不高;准确的测定是育种的基础工作,踏实做好基础工作,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育种的进展可以积累,而且长久受益。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立贤研究员:《猪场布局和工艺选择》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立贤研究员

    王立贤研究员从中国的养猪生产、猪场布局、工艺选择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工艺选择—批次生产”是其演讲精华部分。
 
    1、真正的全进全出。批次件猪只不混养、不并栏,猪只应激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的传播,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猪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进行,可为新批次猪只提供洁净的饲养环境。

    2、批次化生产优势。可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及用药成本皆有明显改善;提高效率,调动员工积极性,改变员工没有休息日的现状。
 
    3、批次化生产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解决后备母猪入群,断奶母猪集中发情,返情母猪、空怀、流产母猪的再利用问题;对配种人员要求更高;一般流产、空怀的母猪淘汰;需要提前准确计算后备母猪的补充。

    中国农业大学刘剑锋教授:《猪育种问题的几点思考》
 
    1、先进育种技术的应用思考。

    在育种目标不清晰、数据规模和可信度不高、对特殊性状的测定条件不完善、群体健康度低的情况下,追求高新技术的应用是盲目的;

    对肉质和健康度的选育是未来产业和消费市场的主要方向,有实力的育种企业可通过先进测定设备、分子标记和基因组评估,未雨绸缪,尽早实施;

    生物安全、疾病防控是前提,没有群体健康水平做保证,一切育种技术和方案都是空中楼阁。

    2、育种企业信念的树立。

企业家的产业情怀和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坚信育种的价值;中国的市场是产业结构和市场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统江湖的措施和想法都是不明智的;产业和市场的声誉与认可度要远远高于头衔。

    3、育种还是引种。

    育种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完善的育种体系、人才队伍和全产业链支撑。条件不具备时,育种往往达不到预期成效,影响群体生产水平。

上一篇: 第四届晋猪产业大会在山西大同市隆重召开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