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畜牧兽医技术
首页>畜牧兽医技术>拉伯高脚鸡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对策建议

拉伯高脚鸡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对策建议

    摘要:拉伯高脚鸡是被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的地方优良土鸡品种。笔者介绍了拉伯高脚鸡的基本生产性能,提出遗传资源保护及产业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这一宝贵地方土鸡品种的保种和开发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拉伯高脚鸡是宁蒗县以拉伯乡为核心,在县域中北部农村广泛饲养的一个肉蛋兼用型地方优秀土鸡品种,2015年经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测定评审,命名为拉伯高脚鸡,并将其收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加快拉伯高脚鸡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品种资源及区域分布

    1.1 体型外貌

    拉伯高脚鸡的体型外貌与主产区地理、气候和饲养条件密不可分。该品种的核心产区为拉伯乡,地处金沙江入境地带,海拔1520m~3350m,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地面起伏跌宕。奔跑、跳跃、飞翔是拉伯高脚鸡为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生存本能和生活习性。在品种形成的漫长岁月中,饲养者有意识淘汰弱小鸡、选留强壮鸡进行选育,加之产区饲料资源丰富,饲养中基本上不饲喂配合饲料和添加剂。公鸡体型大而结实,雄壮威武,羽毛紧凑发亮,头颈高昂、尾翘立、体躯结构匀称;母鸡后躯发育良好,呈前细后粗的圆锥形。公鸡羽毛主要有青麻、褐红2种,母鸡以麻羽居多。全身肤色为白色,啄、胫为青色。

    1.2 主要生产性能

    1.2.1 屠宰性能

    在拉伯乡境内随机选择农户散养的300日龄左右公、母鸡各30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见表1。

    1.2.2 肌肉主要成分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对公、母鸡各15份肌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1.2.3 繁殖性能

    拉伯高脚鸡公鸡一般180日龄~210日龄开啼,母鸡一般180日龄~240日龄开产,年产蛋90枚~120枚,平均蛋重59.73g,蛋壳为浅褐色。公、母鸡比例1∶10左右,种蛋受精率90%,受精蛋孵化率85%。

    1.3 种群数量及区域分布

    1.3.1 种群数量

    拉伯高脚鸡载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后,种群数量有较大回升。目前,全县种群数量为25万只~30万只。

    1.3.2 区域分布

    拉伯高脚鸡分布以拉伯乡为中心,沿金沙江河谷分布到翠玉、金棉以及县域中北部的宁利、大兴、红桥和永宁的大部地区,行政区域涵盖7个乡(镇)、46个村委会、517个村民小组、5.18万户,14.36万人,分别占全县总数的46.6%、50.5%、44.8%、57.2%和52.8%。覆盖面积32.13万hm²,占全县总面积的53.3%。区域内粮、经、饲作物均是全县主产区。

    2 遗传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现状

    2012年以来,在省、市及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宁蒗县有关部门在拉伯高脚鸡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方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直接从事拉伯高脚鸡保种、扩繁和标准化养殖的养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户,注册资本1015万元,建成放养场6个,面积956899m²,山地栖息棚210m²,标准化鸡舍1805m²,存笼种鸡60440只。养殖企业积极探索拉伯高脚鸡保种、扩繁和商品生产的技术措施和“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商品生产模式,为拉伯高脚鸡养殖逐步走上产业化轨道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二是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市行业主管部门对拉伯高脚鸡产业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把拉伯高脚鸡产业发展列入了《宁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宁蒗县畜牧产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重要规划文件,对拉伯高脚鸡产业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2.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拉伯高脚鸡是典型的放养型山地土鸡品种,不利于规模化的笼养,需要的养殖场地较大。二是生产周期长。每年至多能出笼2批,养殖成本高,营销中难以价格取胜。三是受外来品种冲击,其基因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四是受禽类重大疫病威胁。项目区泸沽湖、永宁坝湿地、青龙海等是候鸟的越冬地和迁陟路线,禽类输入性重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高。

    3 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3.1 发展思路

   (1)坚持以品种遗传资源保护为核心和前提,大力做好拉伯高脚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扩大种群数量。品种保种必须在核心产区进行,在核心产区周边开展扩繁工作。

   (2)坚持用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指导拉伯高脚鸡产业发展,以养殖企业为先锋,以规模养殖大户为支撑,以小规模养殖户为辅助,以“公司 + 基地 + 农户”为基本模式,力争形成强大的拉伯高脚鸡养殖体系,形成稳定的养殖规模。

   (3)坚持以产品开发为引领,把拉伯高脚鸡产业引向市场,力争形成保、养、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大做强拉伯高脚鸡产业。

   (4)坚持原种保护、纯种扩繁与商品鸡养殖工作分开实施。原种保种场、扩繁场与商品鸡养殖场承担不同的职能和任务。

    3.2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拉伯高脚鸡常年饲养量达150万只;实现年出笼100万只,其中商品活鸡销售40万只,屠宰加工50万只;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缴纳税费250万元,解决就业3000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1150人。

    4 对策与建议

    4.1 做好布局规划

    拉伯高脚鸡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布局,应按照“一路一线四坝子”的格局进行规划。“一路”指从丽江至宁蒗,经泸沽湖、拉伯返回丽江的环形主干公路。此区域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县城至永宁段,重点扶持发展拉伯高脚鸡加工企业、产品营销企业和拉伯高脚鸡特色餐饮业;拉伯段重点扶持发展原种保种企业。“一线”指金沙江干热河谷沿江一线地区。此区域依托拉伯高脚鸡原产地的优势,重点扶持发展拉伯高脚鸡原种场、规模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四坝子”指项目区永宁坝、红桥坝、北渠坝、宁利坝。该区域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饲料资源,重点发展拉伯高脚鸡扩繁场、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大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力争形成拉伯高脚鸡稳定的生产基地。

    4.2 明确产品方向

    根据目前市场消费趋向,拉伯高脚鸡应开发系列化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一是商品活鸡。即将不作为种用的母鸡、部分公鸡育肥后直接销售。二是阉鸡。即将不作为种用的公鸡去势后育肥销售。三是生产全净膛白条鸡胴体。采取真空包装、冰冻等方式处理后,进入超市销售。四是白条鸡分割产品。即将白条鸡按部位分割成鸡爪、鸡腿、鸡翅、鸡胸等,经真空包装后进入超市销售。五是副产品。如鸡胃、鸡肠、鸡肝以及用鸡粪生产有机肥等。六是鸡蛋。

    4.3 加强政策保障

   (1)高度重视,强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委或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财政、发改、畜牧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和项目乡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拉伯高脚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县畜牧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目标任务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2)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规划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要把拉伯高脚鸡产业发展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的总盘子,统筹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下大力、多举措打造拉伯高脚鸡新兴产业。每年将具体任务分解下达到县级有关部门和项目乡,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3)进一步优化政府帮扶行为,努力使政府帮扶行为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推手。凡列入政府帮扶的项目,要严格建立“事前严格审察,事中严格监督,事后严格考核”的管理机制,受帮扶企业必须出成果、出产品、出效益、出人才。

   (4)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把拉伯高脚鸡产业发展项目纳入国家物种资源保护(畜禽)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高原特色农产品发展项目、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等项目之中,并对相关工作给予支持。

   (5)核心保种区内原则上应禁止销售其它品种的种鸡、种蛋、鸡苗等商品,以保护拉伯高脚鸡的遗传基因库。

   (6)鼓励、引导和扶持发展一批拉伯高脚鸡特色餐饮业,实行挂牌经营,开发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培育消费为主导的产业辅助力量,探索农旅结合的新路子。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策划,将拉伯高脚鸡产品开发项目进行梳理、包装,整理成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政府平台对外发布招商,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投入拉伯高脚鸡产业开发工作。

    4.4 强化科技支撑

   (1)成立拉伯高脚鸡产业技术实施小组,负责对拉伯高脚鸡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2)开展拉伯高脚鸡品种资源保护的科研攻关工作。争取与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合作,制定拉伯高脚鸡品种资源保护保种方案、纯种扩繁方案、产品质量标准等权威性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使拉伯高脚鸡产业从饲养到产品开发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保证品种资源及其产品的质量。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研发适合拉伯高脚鸡养殖的饲料产品,加快其生长速度,保证在6个月内达到商品鸡出笼标准,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加强禽类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及防控力度,建立预警及防控预案,加强预警及防控网点建设,保证防控物资及技术力量的配置,为养殖企业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坚强的防疫保障。

   (4)加大拉伯高脚鸡的宣传、包装、推介力度,建立信息发布平台,扩大其在农产品市场上的知名度,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5)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大户、小区)管理者的科学养殖培训工作,着力培训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从事拉伯高脚鸡保种及产业开发工作。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包村、包户的承包服务,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严格做到人员到位、科技到位、服务到位,解除养殖者的后顾之忧,提高拉伯高脚鸡养殖的科技含量。

   (张学玉 肖文忠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草山饲料工作站;杨比哈 沙学梅 杨洪军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畜牧兽医局产业办公室)

上一篇: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 种猪的挑选方法与引进注意事项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