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摘要: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限制了污染排放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是重要的农业污染源,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中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是“十三五”期间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的工作重点。笔者主要分析了中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并针对中小规型模畜禽养殖场主要污染物提出处理措施,以实现我国畜禽养殖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中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已成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主力军。但是,中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循环利用等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农业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已经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约束性指标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防治技术,进一步减少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总量,有利于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 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畜禽养殖场污染源主要是尿液、粪便。另外,病死畜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1.1 污染水体
畜禽粪便中包含了硫、钾、磷等有机质元素,当这些有机质元素进入水体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水体中藻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威胁水生态平衡。如果畜禽养殖场中高浓度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中,会对水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可能对周边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治理难度很大。当前,畜禽养殖场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
1.2 污染空气
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畜禽粪便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包括硫化氢、氨氮、甲烷等。这些气体对人体直接有害,且极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如果人类误吸入这些气体,容易引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养殖场周边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3 污染土壤
很多当地的农户为了给土地施肥,在使用畜禽养殖场粪便时处理不当,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第一,施肥不当容易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元素,打破原来的元素平衡体系。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长期施加畜禽粪便,土壤表层氮磷含量会增加4倍~5倍。第二,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很多饲料、兽药中含有金属微量元素、抗生素以及激素,导致其粪便中也同样存在这些物质,将其直接用于土地施肥,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微量元素过量等,影响土壤正常功能。
1.4 威胁人类健康
畜禽粪便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对粪便处理不当或随意堆放,可能滋生出大量的蚊虫,增加环境中的病原体种类,容易引发畜禽疾病,也会威胁人类健康。根据国家卫生组织的研究,近年来频发的猪流感、禽流感等人兽共患传染病,或多或少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例如,美国一个农场动物粪便污染了当地城市供水,导致当地出现大规模的腹泻症,受感染者超过40万人次。
2 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措施
2.1 粪便处理实施干清粪工艺
干清粪是一项重要的粪便处理工艺,是指粪便通过人工或机械收集、清除,残余粪便和尿液经水冲洗后排出的清粪方式。在规模养殖场中,处理畜禽粪便与尿液往往用水冲洗,这样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这些污染物进入到水中,进一步增加了后续污染治理的负担。因此,在畜禽粪便的处理上,可以改变传统水冲粪的方法,将干粪直接处理,并且通过堆肥技术,将有机粪便转变为农业生产肥料。
2.2 实行雨水和污水的分流
畜禽粪便与尿液,可以设置地下封闭式排放,而雨水则可以采取明沟排放。这样,即使遇上大雨天气,也不会增加养殖污水的总量。
2.3 建沉砂池
污水经过沉砂池,其中的粪便及泥沙等固体物质不易滤过沉砂池的筛网,定期收集沉砂池截留的粪便及泥沙等固体物质,可以减少下一步处理的粪污总量。
2.4 建堆肥场
粪便经堆放充分发酵后可作农家肥,或集中送到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堆肥场必须防雨防渗漏,并定期清运。
2.5 建沼气池
沼气池对粪便、尿液及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起到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的作用。同时,产生的沼气可满足场内生活及部分生产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2.6 建集污池中贮存或沼液贮存池
集污池收集猪尿和冲洗、饲养管理用水,沼液贮存池收集粪污在沼气池经过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液。
2.7 农业综合利用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果建设在周边有农业生产的区域,畜禽产生的粪便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用肥,通过畜禽粪便的直接还田,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化肥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污染量。采用“猪 - 沼 - 果”“猪 - 沼 - 菜”“猪 -沼 - 鱼”等生态养殖模式,粪污达到循环利用,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 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
目前,环保部门提倡推广的粪污处理模式主要有“生态型”和“环保型”。由于“环保型”粪污处理模式需要的土地面积大,建设费用昂贵,污水处理运行环节多,且需要专人负责管理运行,如果运行不当,则容易造成超标排放;因此,一般情况下,中小规模养殖场不适于采用该模式。“生态型”粪污处理模式主要有“农牧结合生态型”和“能源利用生态型”2种模式。相比“环保型”粪污处理模式,“生态型”粪污处理模式在建设上不但需要的土地面积小,而且费用较低,运行操作简便,中小型规模的养殖场管理者乐于接受,便于推广使用。
3.1 农牧结合生态型
农牧结合生态型就是把畜禽养殖和种植业生产结合起来,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要建设雨污分流设施、二级防雨防渗漏粪便堆肥场和集污池。粪污处理采用干清粪工艺,收集的粪便集中堆放在堆肥场。粪便经充分发酵后可作为农家肥或集中送到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集污池要求至少能贮存60d的猪尿和冲洗污水等粪污量,粪污全部通过污水管道排放至集污池贮存,定期采用粪污运输车辆或喷淋管道系统送至农田使用。中小型规模猪场堆肥场、集污池有效容积(以此规模为基数)参照表1。其他种类动物换算方法:30羽种(蛋)鸡或60羽肉鸡换算成1头猪,1头肉牛换算成5头猪,1头奶牛换算成10头猪,3头羊换算成1头猪。下同。
3.2 能源利用生态型
下一篇: 种养结合生态型鹊山鸡养殖技术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