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北京召开
我国奶业生产周期波动幅度大,国内生鲜乳限收拒收与乳制品大量进口、国内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与国外抢购奶粉形成的消费外溢并存,说明我国奶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失衡,农业部奶办副主任马莹在“2017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目的就是要促进我国奶业供给与消费相契合。
2016年末,持续低迷的全球奶业出现拐点、中国奶业发展进入新周期。中国奶业面临哪些新机遇与挑战?中国奶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有何变化?如何提高中国奶牛养殖业竞争力?未来中国牧场发展方向?新环保政策对牧场会有何影响?全球奶业进入新周期,国际原奶供需、成本变化趋势如何?主要出口地区,新西兰奶业供给减少常态还是暂时未来增长空间几何?乳制品禁运,俄罗斯奶业重点发展国内还是转向新兴市场,欧盟增长将如何表现?
2017年1月11-12日,荷斯坦杂志、北京东方戴瑞公司在北京昆泰酒店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与会嘉宾从全球不同视角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本次论坛得到了现代牧业、美国ACX的特别赞助、辉山乳业的“黄金赞助”,以及艺康中国、翼鲲中国、勃林格殷格翰的大力支持。
大会做报告的嘉宾有:农业部奶办副主任马莹、国家奶牛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环科院生态文明中心首席助理吕文魁、现代牧业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副总经理常毅、辉山乳业高级副总裁徐广义、蒙牛奶源总经理郭小岑、农业部奶制品质监中心博士郑楠、上海奶农代表昆山向阳宋慧亭、东方戴瑞总经理豆明;以及美国ACX全球运营总裁泰瑞·汉森、国际奶农联盟IFCN博士DorotheeBoelling、新西兰证交所AgriHQy高级分析师Susan Kilsb、大康牧业执行董事李泰瑞、澳大利亚乳业局国际市场经理徐圆、法国GIRA总经理ChristopheLafougère、美国乳制品及牛奶市场合作社业务经理ScottMunes、威斯康星大学调研员Karen Neilsen、俄罗斯奶业研究中心分析师Ekaterina Zakharova等19位,部分嘉宾通过荷斯坦网真系统跨国讲课和参加讨论。
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美国以及中国国内等10余个国家的乳品企业、牧场和牧场、乳品供应商代表,以及国际政府、使馆、研究、投资机构的嘉宾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现场嘉宾 专家观点 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奶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生鲜乳即时加工才能上市,奶农的生存依赖于加工企业,建立养殖加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比任何一个行业都迫切。
乳制品是典型的鲜活易腐的快消品,需求侧的状况明显制约着供给侧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和结构。我国奶业生产周期波动幅度大,国内生鲜乳限收拒收与乳制品大量进口、国内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与国外抢购奶粉形成的消费外溢并存,说明我国奶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失衡,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目的就是要促进我国奶业供给与消费相契合。
面对环保压力养殖产业“化危为机”三大途径
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产业角度来说,养殖企业/畜牧行业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面临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养殖产业应该“化危为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构建一个体系:有机质资源“收集-转化-利用”体系;消除两个污染:农用化学投入品污染和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污染;实现三个转变:污染治理型向资源利用型转变、种养脱节型向种养结合型转变、产品提供型向生态服务型转变。
推进优质乳工程 提高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当前奶业虽仍有不确定因素,但总体态势趋稳向好。奶业振兴匹夫有责,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十三五”奶业发展规划,树立民族品牌,重塑消费者信心,加快供给侧改革和奶业现代化建设,从内部管理入手,以品质为王,输出优质乳品,与国际接轨,争取在2020年将奶业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安全水平、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新的一年,愿我们携手同心,砥砺前行,为创民族品牌,建世界一流奶业而努力拼搏!
利用当地粗饲料资源——种养结合是中国奶业竞争力提高的核心要素
中国奶业的转型升级与未来的发展受到土地、饲料资源、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制约,提高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利用当地粗饲料资源—种养结合核心要素;目标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公斤奶饲料成本〈1.8元,全成本〈2.57元;具体措施比如,强化关键技术的应用、粮改饲与整县推进项目的推广优质青贮和提高青贮质量发展乳肉兼用,两条腿走路奶业发展趋势。
盲目追求牧场规模化或将是未来中国奶业发展短板
当前中国奶业增长乏力,消费不振。2016~2017年中国奶业萧条期会略有改变,但还未完全过去,盲目追求牧场规模化,或将成为未来中国奶业发展的短板。①奶牛养殖规模化与生鲜乳的安全不是必然关系;②从全球奶源来看,中小型牧场是绝对主流,超大型农场抬高养殖成本;③超大型牧场的高成本是无法回避和有效降低,将是它的“死穴”;④超大型牧场占比增加,将抬高中国奶业的成本!未来应该更多地探索家庭牧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降低原奶生产成本。
责任至上 匠心铸造 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
为践行D20峰会精神,2015年,蒙牛携手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国内首个“奶业生态圈互助联盟”,自成立以来共计开展28场活动,覆盖3500人次。2016年蒙牛在中国乳品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位居乳品行业第一。
2017奶业关键词是“严上加严、奶业振兴、变革聚焦”。蒙牛会“聚焦聚势、凝心凝力”,确保2020战略实现。在人财物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预计人力培训5万人次,基地升级投入15亿元,保证每个奶源基地奶牛、牛奶、饲料、设备四个维度30项工具。提升奶业竞争力是整个产业链的目标,奶业振兴要合力攻坚,相信2017奶业发展会更好。
圆桌论坛 ——奶业新周期中国乳企业机遇VS挑战
主持人:李胜利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当前中国奶业增速放缓并非坏事,国产a2牛奶即将在首农面世。
常毅 北京首都农业集团 副总经理
★十三五政策利好中国奶业,2017蒙牛增加三四线城市牛奶销售。
郭小岑 蒙牛奶源 总经理
★中国本土奶业竞争力增强,进口乳制品机会在固态乳制品方面。
徐广义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 高级副总裁
★养殖和加工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业务模式上有非常大的差异,养殖企业不见得非得做加工,只要上下游能够有机结合就可以
高丽娜 现代牧业 董事长兼总裁
★种养结合并不是某一个牧场做的,我们更强调整县、整区的综合利用。
吕文魁 中国环科院生态文明中心 首席助理
12日议题
报告主题:
国际原奶供需、成本趋势?全球奶业新周期欧盟增长将如何表现?新西兰奶业供给减少常态VS暂时未来增长空间几何?国际奶业新周期中国奶业如何发展?美国地方奶农协会如何开展原奶第三方检测?美国奶业布局新变化?中国奶业机遇多挑战大?大康牧业为何去新西兰投资牧场?乳制品禁运俄罗斯奶业重点发展国内VS转向新兴市场。
圆桌论坛主题:
2017国际原奶市场如何变化?过剩、短缺、波动;中国牧场未来发展方向?家庭中小牧场、规模牧场、存量整合、新建扩建;未来中国牧场发展方向?规模化集团化全产业链,还是小规模化、家庭牧场、产业链专业分工、社会化服务。
出席嘉宾
政府协会领导:
农业部奶办副主任马莹,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环科院生态文明中心首席助理吕文魁,北京奶协副会长刘文奇,山东奶协会长张志民等。
牧业集团嘉宾:
现代牧业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辉山乳业高级副总裁徐广义、首农畜牧总裁曾浩、副总裁麻柱、上海光明荷斯坦董事长王赞、原生态牧业副总罗清华,内蒙古星连星牧业总经理李运动,大康牧业执行董事李泰瑞,以及东君乳业、宁夏义明农牧、江苏昆山向阳、兰考大象现代农业等牧场代表。
乳品企业嘉宾:
蒙牛奶源总经理郭小岑、运营中心总经理付旺盛、战略规划总监程晓飞,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经营规划部总监阮明峰,三元食品奶源总经理郑建强,以及美赞臣、艾瑞氏、爱尔兰乳品集团、韩国每日乳业等国外乳企代表;
国际政府使馆嘉宾:
国际奶农联盟DorotheeBoelling博士,澳大利亚乳业局国际市场经理徐圆,GIRA总裁ChristopheLafougere,新西兰证交所、俄罗斯奶业研究中心Ekaterina Zakharova分析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Karen Neilsen调研员,以及新西兰大使馆、贸易发展局、爱尔兰使馆、乌拉圭使馆、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等;
牧场、乳品供应商:
国际知名企业:勃林格殷格翰、艺康(中国)、ABS 中国、利拉伐、阿菲金、意大利亚士可、利乐(中国)、百乐嘉利宝、乐斯福、翱兰(上海)等;国内企业:翼鲲中国、首农畜牧奶牛中心、金宇浩兴、长春博瑞、东方联鸣、天山凯风、北京溢生沣、澳欣(北京)、世牧农业等。
牧草供应商:
美国ACX、美国安德森、澳洲拜尔可、澳大利亚Hay Australia、阿旗惠农草业天津好牛等。
上一篇: 印遇龙:桑叶对畜禽适口性好,待推广打造饲用植物生态猪产业链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