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金宇生物第三届中国规模化奶牛场高峰论坛暨奶牛场主要疫病防控研讨会

金宇生物第三届中国规模化奶牛场高峰论坛暨奶牛场主要疫病防控研讨会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扩大,畜禽商品流通不断加大,免疫抑制性疾病也不断增多,使得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呈现新的趋势和特征,疫病种类也更多样化,对奶牛养殖造成极大的压力和经济损失。畜禽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面对畜禽疫病的现状,一定要把好动物疫病防控关,做放心疫苗,护佑动物安全,保障人类健康。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兽医师魏学峰曾谈到。

    8月20日,由中国兽医协会主办,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规模化奶牛场高峰论坛暨奶牛场主要疫病防控研讨会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召开。本次会议邀请行业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规模化奶牛场代表,以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控为主题,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等奶牛常见病流行状况及其防控措施进行深度探讨,帮助奶牛养殖户规避传染病风险,减少损失,提升牧场效益。会议期间应用了荷斯坦卫星大讲堂互联网系统远程连线宁夏、黑龙江、山东等分会场,实现会议现场与牧场现场的隔空互动。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有中国兽医协会秘书长辛盛鹏、金宇生物董事长兼总裁张翀宇、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中国兽医协会副秘书长黄向阳、内蒙奶协秘书长刘晓芳、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郎洪武、北京奶牛中心研究员肖定汉、现代牧业商河牧场CEO Alastair Pearson、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春璈、梅里亚动物保健亚洲区法规事务注册主管薛文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朱战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郭爱珍、金宇生物副董事长兼总兽医师魏学峰,以及优然牧业、富源牧业、新希望、现代牧业、东营澳亚、圣牧高科、辉山乳业、农垦集团、田牧集团等牧场代表近300人。会议由中国兽医协会秘书长辛盛鹏和金宇生物副总裁王永胜主持。

    致辞

    加强奶牛场主要疫病防控 促进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各地政府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奶牛规模化养殖、健康养殖,我国的奶牛业在发展速度、养殖规模、生产方式、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这些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但在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既伴随着危机,也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地方养牛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有些地方奶牛场的慢性、经济性疾病还比较严重,如牛病毒性腹泻(BVD)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ER)等。

    中国兽医协会与金宇保灵搭建了这次奶牛场疫病防控的互动学习平台,目的是加强规模化奶牛场主要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奶牛场疫病风险,提高奶牛生产效率,保证奶牛健康,提升奶牛养殖竞争力,从而促进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奶牛场主要疫病防控研讨会非常切合牧场实际

    2015年奶牛养殖规模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推进,全国奶牛养殖场(户)155万个,其中规模养殖场1. 35万个,规模养殖比重接近50%。奶牛养殖技术得到不断提升:全株青贮饲料快速普及,优质苜蓿产量达到180万吨;70%以上的奶牛场采用全混合日粮,78万头奶牛参加了生产性能测定;机械化挤奶率超过90%,冷链储运全面实现。单产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吨,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达到150万头。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整体提升对我国奶牛场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奶牛养殖生产成本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高,近两年由于国际奶价的变化,奶业进入2008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奶价也出现持续下跌,使很多养殖场经济效益减少,养殖户亏损加大。农业部调查,上半年养殖亏损面达到51.8%,亏损面之大创历史记录。这与奶牛养殖生产成本有很大关系,而疫病占很大一方面。金宇生物公司举办的奶牛场主要疫病防控研讨会,邀请行业同仁共同探讨如何降低奶牛场疫病,非常切合牧场实际生产,为规模化养殖提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VDV、IBRV二联灭活疫苗的推出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质产品

    当前畜牧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重大疫病的防控存在压力,这次的高峰论坛旨在为疾病的防控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金宇生物是致力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动物疫苗企业,以生产和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为己任,努力成为标杆生物制品企业。金宇生物的目标是免疫无疫,新产品BVDV、IBR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发,产品质量标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这个新产品的推出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研发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为保障食品及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了力量。

    主题报告

    奶牛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奶牛场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①口蹄疫:疫点病牛及同群牛全部捕杀,尸体无害化处理,场内进行严格消毒;受威胁区加强消毒,全场封锁,免疫接种O、亚I、A型疫苗。②结核病:加强防疫、消毒、检疫,开放性病牛及时扑杀,疑似牛隔离;犊牛在6个月隔离期间,分别于20-30天、100-120天、160-180天进行3次检疫,阳性扑杀。③牛副结核:奶牛场常发病,引起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④布氏杆菌病:A19号苗,3-8月龄犊牛免疫(剂量>600亿/头),其余初次免疫用Sz口服,加强免疫用A19号疫苗,剂量为10亿/头。定期虎红平板、试管凝集试验检疫。⑤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当病牛和血清阳性反应数量较少,为防止蔓延,可采取屠宰;犊牛生后5个月开始接种IBR疫苗。⑥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BVD血清检测,阳性隔离;严重感染时可注射疫苗。⑦牛流行热: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做好灭蚊蝇工作;加强治疗、促进康复;流行热疫苗预防注射。

    期待未来会有良好的疫苗预防奶牛场常见疫病

    奶牛养殖行业存在一些疾病的风险,因此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很重要。结核病和布病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威胁。规模化奶牛场的布病传播速度很快,损失更大,可能出现20-30%的怀孕后期流产,且造成许多牛只很难正常泌乳。据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有700-1000万个结核病案例,10-15%由牛结核病引起。

    然而,目前没有任何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所有病例,因此奶业急需好的疫苗,由于畜牧转移受管制,中国还未允许进口好的疫苗,甚至有些地方过早停止免疫,期待未来会有良好的疫苗可以预防奶牛场常见疫病。

    牛副流感3、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流行现状及防控

    牛副流行性感冒病毒3型引可以起牛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呼吸困难,流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鼻漏和咳嗽为特征,高度传染和流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有86%的牛有抗体,纽约48%左右。该病毒已在我国广泛流行,流行毒株以A型和C型为主。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继发细菌感染,尽量避免或减少应激是预防的关键。国内尚无有效预防该病的疫苗,国外常用灭火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是牛呼吸道合胞体引起的以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到60%-80%,死亡率在一些爆发中达到20%以上。目前没有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对牛舍地面及运动场的粪便每日及时清理;对于威胁的牛,应全面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疾病也会影响牧场经济效益

    奶牛疾病种类很多,大型牧场的管理人员通过奶牛疾病发病率的数据,反应牧场奶牛的健康水平。大肠杆菌子宫炎、乳腺炎、胃肠炎等也会引起奶牛的死亡,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原因有:新产牛饲养环境不好;奶牛分娩无产床,产床垫料严重污染,产床长期不消毒等,接产员没有严格执行接产中的无菌操作环境病原菌感染新产牛;奶牛由于分娩应激、体液丢失、抵抗力降低等。

    可以对子宫进行良好的护理,分娩应激时尽量解除分娩疼痛,预防大量泌乳牛引起的低血钙症。对于死亡的牛无明确诊断,死亡后不进行剖检,是目前我国大型牧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奶牛死亡的诊断不明确,因此没有正确合理的防控方案。

    BVDV&IBRV的防控措施

    综合防治是控制BVDV的必要手段,防控计划包括:①感染的主要宿主,持续感染牛的识别和根除;②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对BVDV阴性牛的生物安全防护;③给母牛注射疫苗或在犊牛的母源抗体减少后注射疫苗,可以防止母牛流产和新生牛先天性感染导致的免疫耐受和持续感染牛的出现。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①引种前必须进行血清学检验,淘汰阳性牛;②牛场坚持自繁自养;③定期对牛群进行血清学监测,及时淘汰阳性感染牛;④牛舍之间定期消毒;⑤易感牛进行接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世界流行的重要牛传染病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全世界流行的一个重要的牛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症状,在美国每年造成5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免疫抑制、生殖系统等疾病。现阶段主要的防控手段是疫苗免疫,可以防控呼吸性疾病:预防BVDV病毒感染,阻断病毒减少牛的次生性感染;防控胎牛感染:防止持续性感染以及胎牛流产。

    牛支原体病的防控

    牛支原体肺炎的防控:①直接从产地买牛;②在产地接种疫苗;③到达后需提供优质干草、可口的开食料和洁净新鲜的饮水;④尽可能在运前暂养数日,确保牛只健康上路;⑤早期治疗对病牛痊愈和恢复生产水平非常必要:可使用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阿奇霉素等,用足疗程和剂量,一般10-14天,目前无可用疫苗。

    国内口蹄疫防控建议与展望

    对口蹄疫防控工作的建议:①加强“疫情通报、疫情预警预测”工作;②鼓励养殖场执业兽医、科研院校报告“疫情”;③加强对鹿等偶蹄经济动物的防疫。

    未来5-8年口蹄疫防控工作展望:①大型养殖企业基本达到“免疫无疫”状态;②地域相对封闭或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可能会实现地区级、省级“免疫无疫区”;③高度重视与应对可能从境外传入的新“血清型”或新“拓扑型”。避免再出现以往反应迟缓、应对乏力问题,一旦面临或出现威胁,应组织和调动全面的快速应急措施。

    关于BVDV、IBRV二联灭活疫苗(NMG株+LY株)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V、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二联灭活疫苗(NMG株+LY株)特点:①BVDV与IBRV疫苗毒株采用中国毒株:更好的抵抗中国流行毒株。②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采用国际领先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使用完全自动化的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接种病毒,具有病毒表达量高,病毒滴度高、稳定均一等特点。③国际领先的抗原纯化浓缩技术:能使BVDV和IBRV抗原富集,更好的保持病毒免疫原性,从而保证疫苗的高效力和高安全性。④解决牛场BVDV、IBRV困扰的现实问题:提高牛群免疫力,降低其他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降低牛场经济损失。⑤一针防“两病”。⑥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不会加重腹泻症状:怀孕牛可免疫,无流产、死胎、产生持续感染牛的风险;无粘膜病、免疫抑制现象以及子宫感染胎牛风险。

上一篇: 成都天邦“仔猪无泻万里行安徽站”成功举行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