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绿健生物秋冬季节病毒性疾病防控高峰会议在南昌举办
2016年8月18日,2016年南昌绿健生物秋冬季节病毒性疾病防控高峰会议在南昌举办。会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的李克斌研究员介绍了2016年秋冬季口蹄疫的防控策略。
李克斌在介绍当前的防控形势时讲到,口蹄疫仍然是全世界最广泛的流行性疾病,对猪场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巨大的,在我国,口蹄疫的防控取得了明显成绩,控制策略获得OIE认可,目前亚洲Ⅰ型口蹄疫拟退出免疫。但他强调,口蹄疫的流行形势在变,而且存在发病难以全面报告和周边国家疫情不断的问题。口蹄疫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尤其在秋季和冬季,发病以后损失更为严重。因此他建议,应加强防范。
防治口蹄疫等于防治七种病或多种病 据了解,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分别是O型、A型、C型、南非Ⅰ型(SAT1)、南非Ⅱ型(SAT2)、南非Ⅲ型(SAT3)和亚洲Ⅰ型(Asia1),各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性,型内各毒株之间有明显的抗原差异,在0-100%的范围内不一。李克斌认为,防治口蹄疫等于防治七种病或多种病,只使用了其中一种血清型的疫苗对其他6种血清型病毒是没有保护性的,甚至对相同血清型的不同毒株保护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免疫用疫苗毒株必须与流行毒株匹配。
猪场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复杂 “猪场口蹄疫疫苗免疫后,个别情况下有出现发病和死猪的现象,这不能说明疫苗质量有问题,往往与有疾病潜伏有关。”李克斌称,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复杂,并非单一的产品质量决定。如环境污染,病猪散毒的情况;免疫密度不够,野毒干扰;疫苗不匹配;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的冷链运输和贮藏有问题;接种不科学,免疫质量没有保障;免疫效果评价不客观;接种应激因素的发生;疾病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另外,口蹄疫的群体潜伏期和病程长短不一样,如果在潜伏期注射疫苗,免疫后可能会出现发病或死猪的现象。
柠檬酸是防治口蹄疫理想的消毒剂 由于口蹄疫病毒抵抗力较强,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草、毛皮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李克斌用“怕热不怕冷,怕干不怕湿,对酸碱敏感”总结了口蹄疫病毒的理化特点,常见的生理盐水、75%酒精、乙醚、氯仿和去污剂等对口蹄疫病毒则作用不大,而且在有机物存在下,可抵抗碘伏、季铵盐和酚等消毒剂。因此消毒剂也要匹配,OIE网站显示,口蹄疫病毒可以被氢氧化钠(2%)、碳酸钠(4%)、柠檬酸(0.2%)和乙酸(2%)等灭活,特别是在有机质存在的情况下,口蹄疫病毒对碘制剂、季铵化合物、酚类消毒剂有耐药性。他个人认为,柠檬酸对口蹄疫病毒的消毒效果理想。经兰州兽研所研究发明的威特格瑞消毒剂就是柠檬酸类产品。
免疫O型A型双价苗可有效防控
上一篇: 80周年积淀 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将用5大产品迎接市场化
下一篇: 正邦科技:四季度主要出于为提升应对周期底部的主动性而进行的产能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