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肉鸡产业发展趋势与主推技术

肉鸡产业发展趋势与主推技术

     一、肉鸡产业发展趋势

     1. 总体情况。我国肉鸡存栏(1983,14.0%)、出栏(2012,15.5%)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鸡肉产量低于美国世界第二(2013,13.3%)。国内第二大肉类产品。鸡肉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16%,产值占10%。2013年禽肉产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广西、江苏、辽宁,占全国的 45%。东部地区出栏量占全国的55.5%,中部29.8%,西部14.0%。由西向东依次增强的趋势,与经济的区域发展趋势相同。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出栏占61.1%, 南方 38.9%。北方白鸡为主,南方黄鸡为主,安徽、江苏北部等地区是过渡地区,白鸡和黄鸡都有一定比例。我国鸡肉主要来自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淘汰蛋鸡和肉杂鸡等,占禽肉的 61%。

     2. 生产形势预测。全球肉鸡生产和贸易量将继续缓慢增长。印度、俄罗斯和泰国等产量迅速增长,巴西、美国、欧盟等产量稳定增长。中东非洲消费市场增加,日本、俄罗斯进口下降。我国肉鸡生产将维持稳定态势,出口略有增加进口略有下降。H7N9 消褪,畜产品消费疲软,经济下行。维持2014年水平,终止连续两年下滑。世界鸡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2001年超过牛肉,正在接近猪肉。美国鸡肉比重1986年超过猪肉、1996年超过牛肉。

     二、肉鸡产业主推技术

     1.2008-2015 年农业部主导品种。京星黄鸡:适宜海拔 2000 米以下的地区养殖;岭南黄鸡:适宜全国(西藏除外)饲养;粤禽皇鸡:适宜全国(西藏除外)饲养,尤其适合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苏禽黄鸡2号:最适合长江中下游以北、大众消费水平不高省份推广的新鸡种;新兴矮脚黄鸡: 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京海黄鸡:适宜全国推广,主推区域为江、浙、沪、皖等华东地区;三高青脚黄鸡3号:适宜全国,重点在华中地区推广养殖。

     2. 2011-2014 年肉鸡体系推荐品种。北京油鸡、鲁禽3号麻鸡、Cobb500、拜城油鸡、皖江麻鸡、皖江黄鸡、优质型固始鸡1号、京海黄鸡、太行鸡、鲁禽1号麻鸡、大恒699肉鸡、金陵黄鸡、岭南黄鸡、潭牛鸡、新兴矮脚黄鸡、新兴竹丝鸡3号、邵伯鸡、三高青脚麻鸡3号。

     3. 2008-2015年农业部主推技术。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家禽高效饲料配制技术、家禽养殖场舍内环境自动监测与智能化调控技术;鸡白血病的净化技术:H9N2亚型禽流感防治技术示范;死鸡无害化处理发酵池:畜禽养殖粪污沼气能源生态利用综合技术、畜禽粪便机械化处理利用技术、畜禽动物尸体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机械技术、畜禽动物尸体高温高压无害化处理机械技术。(直接相关技术为主,部分综合技术)

     三、优良品种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五化”要求: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1. 京星黄鸡。京星黄鸡100(农09)新品种证字第9号-2003年:商品肉鸡矮脚型,体型团圆,胸肌 IMF3.6%。节省饲养空间20%~25%,节省饲料25%~30%京星黄鸡102(农09)新品种证字第10号:商品代正常型。节粮型父母代母鸡为矮脚型,节省饲养空间15%~20%,节省饲料20%。快长型父母代母鸡为正常型,商品鸡生产速度快。

     2. 潭牛鸡。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育成。以文昌鸡(75%)和广西三黄鸡为素材,二系配套,羽速自别雌雄,商品母鸡快羽。商品代体重公鸡13周1440g, 母鸡16周1520g。饲料转化比0~13周公鸡3.10∶1,0~16周母鸡3.70∶1.0~13周公母鸡平均成活率98%。

     3. 岭南黄鸡。岭南黄鸡Ⅰ号(农09)新品种证字第7号-2003年:三系配套,中速型。岭南黄鸡Ⅱ号(农09)新品种证字第8号-2003年:四系配套,快大型。岭南黄鸡3号(农09)新品种证字第33号-2009年:三系配套,慢速型,含胡须鸡血缘。

     4. 新兴矮脚黄鸡。两系配套,含有安康红(矮脚)、石岐杂和隐性白血缘。中速型,父母代公鸡矮脚、商品代母鸡矮脚。

     5.小型白羽肉鸡。 肉杂鸡约占10%肉鸡市场。上市体重小、适合整鸡深加工、雏鸡价格低、品种混杂,制种不规范、系统选育、杂交配套试验,三系配套,羽色羽速双自别,父母代矮小。

     四、养殖设施

     1.NY/T 1566-2007 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建设规范。规定了标准化肉鸡场的建设内容、生产工艺、选址、布局、舍内环境参数、建筑基本要求、公用工程、防疫设施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种鸡存栏2000只以上的父母代肉种鸡场,年提供50万只以上肉雏鸡的孵化厂,单批饲养量5000只以上的商品肉鸡养殖场的建设。规定了肉鸡标准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选址和布局、生产设施与设备、管理与防疫、环保设施和生产性能等内容。

     适用于商品肉鸡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生产。单栋饲养量5000只以上,年出栏量快大型白羽肉鸡10万只或黄羽肉鸡 5 万只以上。生产性能:年均成活率≥90%。年均料重比白鸡(50日龄内)≤2.0,快大黄鸡(60日龄内)≤2.4,中速黄鸡(61-90日龄内)≤2.8。

     2. 肉鸡笼养技术。技术要点:阶梯和层叠两种,为3层或4层笼养,自动化环境控制、通风系统及喂料系统,每层笼下设置粪盘或传送带。优点:土地和房屋利用率高,节省人力、能源、饲料。缺点:一次性投入较大。

     3. 连栋鸡舍、地下养鸡。相邻鸡舍间共用侧墙,减少鸡舍散热,节约能源。节约建筑成本与土地资源。通风、光照等环境控制要求高,确保电力供应。全进全出,雏鸡供应、屠宰加工等配套等设施匹配。地下养鸡节省土地资源,温度相对恒定。

     4. 林地养鸡。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生长优质肉鸡。

     五、生产规范

     1. 技术规程。(1)GB/T19664-2005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商品肉鸡全程饲养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残留控制、环境保护等。适用于大型现代快长型商品肉鸡饲养企业和中、小型商品肉鸡专业饲养场。(2)NY/T1871-2010 黄羽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黄羽肉鸡种鸡和商品鸡生产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种鸡饲养管理和商品肉鸡饲养管理要求。适用于黄羽肉鸡的饲养与管理。

     2. 肉鸡生长与营养动态优化软件及其应用技术。在引进软件的基础上,通过测定实际生产条件下白羽肉鸡体成分组成、能量和蛋白质沉积效率等关键参数,建立典型生长曲线,对软件核心参数进行改造而成。该软件技术对肉鸡生长与生产性能的预测准确率(拟合度)达95%以上。适合全国大型肉鸡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

     3.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以模拟消化为核心技术体系,利用畜禽消化生理基础参数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高效评定饲料生物学效价。消化能测值吻合度达到体内测定的95%以上;测试效率是活体试验的20倍。申请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与温氏达成应用合作协议。

     4. 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在动物肠道内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 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产生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丁酸,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

     六、防疫制度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策略。畜禽健康促进策略。健全种用动物健康标准,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时限。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

     例如:白血病净化技术:选育出无白血病病毒的种母鸡,获得无病毒的鸡胚,从孵化到饲养全程都保持原种鸡群处在无先天性感染的隔离状态。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制度,使ALV的感染率显著下降。定期对种鸡群进行检疫,淘汰阳性鸡,选育出无禽白血病的鸡群。

     七、粪污处理

     1.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施行)。以环境保护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发展;堵住污染,严防废弃物随意排放;多重措施鼓励废弃物综合利用。

     2.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全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这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按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不同规模分别规定了水污染物、恶臭气体的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水量,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3.NYT 1168-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选址、场区布局、处理技术、卫生学控制指标及污染物监测和污染物防治的技术要求。

     4.GB 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1)焚烧:疫病、病死毒死或不明死因的动物尸体、对人畜有害的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病变组织、人工接种病原微生物或进行药物试验的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2)掩埋:不适合患有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以及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组织的处理。(3)化制:除规定外的其他染病动物,以及病变严重、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的动物尸体或胴体、内脏。(4)消毒:除规定外的其他疫病的染疫动物的生皮、原毛以及未加工的蹄、骨、角、绒。

     5. 死鸡无害化处理发酵池。病死禽无害化处理包括深埋、焚烧、堆肥、化尸窖、化制、生物降解等方法。技术要点:利用地下温度恒定和生物发酵产能进行死鸡无害化处理,降低死鸡焚烧产生的CO2、H2S、SO2、NO、NO2等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以及掩埋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活禽的成活率和产品质量为鸡场节能、环保和鸡病控制提供技术保障。(本文根据会议录音及资料整理,未经专家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

     (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文杰)

上一篇: 鸡病用药无效之浅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