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比较不同厂商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比较不同厂商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试验目的

     通过分组饲喂不同厂商生产的中猪料, 比较不同厂商的饲料 (4312和313)对中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高效使用饲料提供参考。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和日粮


     试验动物为三元杂交猪 (杜×长×大);试验日粮为良种猪场中猪料4312和sp饲料厂中猪料313。

     2.2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设计,设2个处理(表1)。 将40头三元杂生长猪随机分为2组(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随机接受1个处理。 各处理间肉猪初生重的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期30 d。
                        
     2.3  试验地点和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广州良种猪场九佛肉猪场进行。试验期间每天清扫圈舍。生长猪按照猪场常规程序免疫、 消毒、保健。

     2.4  测定指标

     体重: 在试验初和试验末分别称量每头试验猪的空腹体重, 计算每头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每个处理试验猪的总增重;耗料量: 按处理统计试验期间每天的投料量、剩料量,计算当天的耗料量, 最后统计整个试验期间的总耗料量;料肉比(FCR)=总耗料量/总增重;死亡率:统计每个处理的死猪数,计算死亡率。

     3  数据分析

     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显著。

     4  试验结果与分析生长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Ⅱ组的初期体重和末期体重均高于Ⅰ组; Ⅱ组的ADG低于Ⅰ组17.86%; 耗料量和总耗料量Ⅱ组分别低于Ⅰ组11.22%和11.20%;而料肉比Ⅱ组显著好于Ⅰ组, 但两组实验猪的料肉比都较高, 这可能与试验猪群发病、采食量下降、生长减缓而引起的。
                 
     注:由于试验条件所限,虽然可以称量每头试验猪的体重, 但却不能对每头试验猪的耗料量进行统计, 因此只能计算每个处理试验猪的总耗料量。 由此只对体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而耗料量和料肉比只计算其每个处理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由于试验采用了每头称重的方法,得到了每头试验猪的初生重,但是由于猪群发病的原因, 导致在试验结束时有12头试验猪无法正常站立行走(1-2组2头、2-1组5头、2-2组5头),也就造成了无法对这12头猪进行称重得到体重数据。所以试验结果中,尤其是末重、ADG和料肉比这三个指标的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猪群的真实生产性能。也因为猪群大批发病,且Ⅱ组的病猪多于对照组, 所以Ⅱ组的试验结果就更缺少准确性。除非选取健康正常猪重新进行试验, 这次的试验结果并不具有太多参考价值。

     5  讨论

     试验全期各处理组采食量的趋势见图1。

     在全部试验期内各处理组采食量的趋势大体相同。 前期试验猪群的采食量相对正常。当试验进行到中期,由于畜群发病(疑似口蹄疫)的原因,各处理组每天的采食量较前一阶段 (试验1~15 d)均有明显下降,尤其以试验组的采食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这可能与sp饲料厂料中未添加抗病药物或脱霉剂, 导致试验组猪群的抗病力较弱, 因此在疾病发生后猪群无法更好的抵御和恢复有关。 而各处理组采食量在试验后期(试验期25 d前后)又有所上升, 并且已经与试验初期的采食量相当,说明猪群正在逐渐恢复健康。
                 
     由于试验进行到中期猪群发生不明疾病, 导致各处理组的采食量大幅下降(见附表1、2、图1、2),试验最终的结果不理想,无法在体现出猪群、尤其是试验组猪群的真实生产性能。 为了尽可能的估计各处理 的 试 验 结 果 ,笔者选取各处理的前阶段 (试验1~15 d),即 猪 群 未 发 病 、相 对健康时的采食量分析(见图2),暂且推测可能的试验结果。

     由图2可见,各个处理组的采食量趋势基本相同,且相对健康,因此可作一比较。在试验前期中,试验组的总采食量和平均每天采食量都高于试验组4.96%(见图3)。

     数据表明, 在试验开始后的1~15 d内, 试验组猪群的总采食量和日均采食量 皆 高于对照组猪群的采食量。同时在猪群开始发病前,可观察到试验组猪群的精神状态、 体型明显好于试验组的猪群。由此可以设想,如果重新选取健康的猪群进行试验或者猪群在整个试验期内保持相对健康,试验组的生产性能表现应该会好于对照组,但这仅限于预测。

     6  需要解决的问题

     饲料问题,在试验期间猪群常常发生脱肛现象, 疾病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但是我们也已适时的进行了打针、在饲料中拌药、饮水中加药等保健措施。 但是脱肛还常有发生。 因此,饲料就可能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饲料问题不但会引起猪的脱肛, 而且会引起猪消化道的感染和疾病, 造成猪群料肉比下降, 导致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最终影响经济效益。

     结合本次试验, 饲料的影响也表现在, 在同样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下, 饲喂sp饲料厂料的Ⅱ组猪群在发病后采食量降低幅度较Ⅰ组更大,而且采食量向正常采食量的恢复也较慢。 这是否与Ⅱ组饲料中未像Ⅰ组饲料中添加了抗菌药物和脱霉剂有关。

     同时要解决的是饲料的新鲜程度的问题,因为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我们对Ⅱ组sp饲料厂饲料的需要量较少, 所以经常运输来和使用的都是十几天前生产的饲料, 结合Ⅰ组饲料每次运输来的都是当天生产的饲料,而且每隔3~4 d就新来一批饲料,所以Ⅱ组饲料和Ⅰ组饲料的新鲜程度不一也是要重新进行试验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广州畜牧总公司  黄建明;广东珠海建明工业有限公司  吴迪)

上一篇: 猪场健康术现场监护技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