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为推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重点探讨养殖业的发展模式规律,论述其内容、来历、特点及应用,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养殖业发展模式规律内容
我国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是亚洲养殖业起步最早的国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甄皮岩遗址出土的猪牙和猪骨,依据考古科学家考察测定,距今已有11000余年历史。养殖业发展模式呈现以下规律(如图1所示):
零散养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即:畜牧业从单家独户的零散养殖开始,逐步发展到大户大场等规模化养殖,继续发展,最终迈向集约化、现代化养殖。
二、养殖业发展模式规律来历
这条规律是由养殖业发展历程研究总结而得出的。养殖业,与种植业相伴而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的发展,深受农业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业长期占主导经济地位,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决定了养殖业只能从单家独户的零散养殖方式开始发展。直到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经历规模化、科学化,最终迈向集约化、现代化。也可以概括为自然(原始)养殖模式,传统(经验)养殖模式,现代(科技)养殖模式。
三、三种养殖模式的发展特点
1.零散养殖发展模式。零散养殖发展模式是指以农户为单位,以原始简单的饲养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单家独户畜禽养殖方式,也可称为原始养殖模式,它在养殖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占据主导地位。
其主要特征是:单位个体养殖数量少,养殖户数占农户的比例高,养殖门槛低,科技含量低,畜产品自给自足,经济投入成本低,处于从属地位,养殖经济效益低微,属循环型环保养殖模式。
其优点是:养殖设施简单,无须复杂操作;养殖要求低,所有社会成员都可参与;投入经济成本低,对家庭及社会经济影响不大;畜产品自给自足,不需寻找销路;劳动力成本低,此时养殖业作为家庭副业,人们利用空闲时间来从事,劳动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产粪污可通过植物自然消化吸纳解决,形成良性循环,无环保危害。
其缺点是:养殖设施简陋,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养殖技术水平低;畜产品主要自给自足,经济效益差;养殖人员多,素质低,个体养殖数量少,畜牧业发展不稳定,波动大,且发展缓慢;动物营养不均,生长较慢,饲料转化率较低;不利于安全生产监管,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
2.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发展模式。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是指以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为单位,以积累的经验总结出的科学(经验科学)饲养管理方法为基础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方式,也可称经验养殖模式,它是养殖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养殖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养殖业发展模式,它逐步取代零散养殖发展模式而占据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其主要特征是:单位个体养殖数量较大,仅为部分农户养殖;养殖门槛相对较高,以养殖经验为主,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畜禽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经济效益及地位逐渐提高,逐渐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养殖投入逐渐增大,对环境污染也不断增大。
其优点有:畜禽养殖具有一定养殖设施设备,对外界的不利因素具有一定抵御作用,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畜禽成活率;运用配合饲料饲喂畜禽,营养全面,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规程,易于发挥良种畜禽的生产性能;提高了畜禽养殖和畜产品数量,提高了单位面积的载畜量,增加了畜禽数量,畜产品数量也得到大幅提升,逐渐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生活需求;从事养殖业人员缩减,养殖总量不减反增,节约人力资源;养殖效益大幅提升,提高了个体(户、人)的养殖数量和经济总量;畜产品打破自给自足,进入市场流通,加快畜牧业与种植业分离,步入独立产业化发展之路;运用科技养殖,提高了养殖效益,使其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提高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
其缺点是:投入资金成本大,没有一定的资金,就无法开展养殖;养殖风险大,由于投入资金大,养殖数量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灭顶之灾;养殖要求较高,生产过程要求严格,对养殖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仅有部分具有养殖经验的农户才可从事养殖;水、电等社会资源资源消耗大;畜禽粪污排泄量集中,单位面积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消化处理能力,易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大。
3.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发展模式。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发展模式是指以养殖企业、养殖集团为单位,以现代物质条件来装备,以先进科技集成技术为支撑,以科学现代组织管理方法去经营,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的畜禽养殖方式,其核心是科技集成化,本质是商品市场化,方向是规模集约化,途径是产业系统化,是养殖业高级阶段的发展模式,最终将取代其他养殖业发展模式占据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其特征是:单位个体养殖具备一定规模数量,养殖人员数仅为少部分具有一定养殖经验、丰富养殖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经营理念的有识之士,运行方式为企业或企业集团,养殖门槛高,科技含量高,畜禽产品全部通过市场销售,养殖投入大,需要仔畜投入、圈舍投入、设备投入、饲料投入、科技投入、销售投入等,且成为家庭、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较高,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小。
其优点是:养殖周期缩短,利用现代科技,养殖设施更先进,可有效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建造的养殖环境更符合畜禽的生长要求,动物能更舒适的健康生长,使其生产性能发挥接近极致,从减少养殖时间,缩短养殖周期;饲料转化率更高,饲料配制更科学,依据畜禽生长的各个不同阶段营养需求,给予不同营养含量的饲料,更符合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又不浪费饲料,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产品质量更优,使用优良的品种、优质的饲料、科学的饲管、优越的环境,通过品质鉴定和创建知名的品牌生产出更加优质的畜禽动物产品;养殖效益更好,其品种优良、管理先进、创优品牌,故而在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效益最优;信息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养殖风险较小;与环境协调统一,运用先进的科技,对养殖所产生的粪污进行有效处理,变废为宝,将排泄的粪污作为新的资源加以利用,实现零排放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其缺点是:科技含量高,其养殖设施设备先进,不是单一的养殖科技就能满足,需要有多学科的先进科技支撑;管理水平高,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的经营体系管理方法,较高的综合体系管理水平;人员素质高,不仅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先进的经营理念,高水平的管理知识、设备维修技能、市场营销知识,对经营者要求较高;资金投入大,先进养殖设施设备、大规模的养殖、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市场化的运作所,需要的费用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营。
4.三种养殖模式之间的关系。
零散养殖是养殖业基础阶段的发展模式,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规模化科学养殖是养殖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养殖发展模式,是零散养殖模式下,养殖户通过不断积累养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是在零散养殖基础之上的提升;集约化现代养殖模式是养殖业高级阶段的养殖发展模式,是以前二者为基础,去除二者的弊端,取其优点,以现代科技作支撑发展起来(图2)。
四、养殖业发展模式规律的实际应用
一是确立起点。要认清养殖模式的发展演变情况,在从事养殖业时,根据自己的资金、技术、资源情况,采取适当的养殖模式,不一定从原点起步,从最低的开始做,应使自己在起步上就占据优势,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若在资金技术缺乏时,投身养殖业,可以从零散养殖做起,逐步壮大;当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资源时,可考虑从规模养殖做起;当具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时,就可考虑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
二是要有发展意识。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不失时机地发展自身,增强自身,扩大自身,提高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处于优势地位。若现在是养殖个体户,就要向规模养殖发展;现在是规模养殖场,就要向现代养殖企业发展;现在是现代养殖场,就要延伸产业链,向现代集群(团)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养殖业航母。
三是要认清方向。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刚迈出脚步,又走回来,徘徊不前;被一时的利益所诱惑,走弯路;被表象迷惑,倒回来,走回头路。如有的养殖大场大户,养殖业发展遇到阻碍,面对困境,马上掉头,不搞养殖或走回头路,变为养殖农户;有的规模养殖场,面对困境,不进反退,甚至弃养,过几年后,养殖效益好了,又重新开始,走重复路;有的现代养殖场企,看到生态散养畜禽动物价格高,利润大,就放弃现有养殖,搞生态散养,从头开始等。凡此种种,都是错误的,易造成损失,影响发展。故而要认清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定信心,向前发展。
(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王伟)
上一篇: 新形势下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