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饲料酶对蛋鸡产蛋率及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饲料酶制剂能够把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降解为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或把植酸盐等抗营养物质降解为无抗营养特性的成分,是可以充分利用饲料营养成分、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节省饲料资源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安全可靠、无公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3个方面:一是,补充蛋白酶、淀粉酶等内源酶的不足。通常情况下,动物自身分泌的内源消化酶能够有效地完成对饲料的消化功能,仅幼年动物或患病动物会存在消化功能问题。由于现代饲养方式下动物日粮配方的富营养化以及环境污染、应激等条件导致的动物亚健康状态,也会造成动物的消化功能问题,因此,在成年动物的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淀粉酶等酶制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二是,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纤维素、木聚糖、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难以被单胃动物消化吸收,并且会使消化道食糜黏度增加,导致日粮养分消化率和饲养效果降低,限制了谷物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非淀粉多糖酶可以分解非淀粉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植物性饲料中普遍含有植酸,由于植酸是一种很强的螯合剂,能够与金属离子、蛋白质分子形成难溶性的植酸盐,降低了矿物质元素的生物学效价,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植酸酶可以缓解或消除植酸盐的抗营养作
用,提高植物性饲料中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以及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减少磷的排放。三是,降低环境污染。饲料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使畜禽粪尿中的氮、磷含量下降,降低环境污染。
畜禽饲料普遍由多种植物性饲料原料组成,一种饲料酶难以完成对多种大分子营养物质和抗营养成分的降解作用,所以,在畜禽日粮中同时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和蛋白酶等复合饲料酶制剂,研究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和氮、磷排放量的影响,可以为合理地使用饲料酶制剂提供科学的依据。
1试验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某鸡场进行,选择70周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只。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全价基础日粮(见表1),2组产蛋率没有显著差异。试验开始后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复合饲料酶,复合饲料酶是根据玉米—豆粕日粮中各营养成分的特点经计算配制而成,由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和蛋白酶组成。添加量为:植酸酶500U/kg,纤维素酶160U/kg,果胶酶200U/kg,甘露聚糖酶450U/kg,木聚糖酶360U/kg,葡聚糖酶350U/kg,酸性蛋白酶70U/kg,对照组继续饲喂原来的日粮,试验期8周,于试验开始后的第8周统计产蛋率,并取粪样阴干备用。
1.2粪便中氮、磷的测定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粪便中的氮含量,用钼黄比色法测定粪便中的磷含量。
1.3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复合饲料酶对蛋鸡产蛋率及粪便中氮、磷的影响见表2,对照组的产蛋率为79.82%,试验组的产蛋率为84.76%,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94个百分点;粪氮的排放量对照组为24.61g/kg,试验组为18.05g/kg,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6.56g/kg,降低幅度达26.66%;粪磷的排放量对照组为24.77g/kg,试验组17.56g/kg,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7.21g/kg,降低幅度达29.11%,且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粪氮、粪磷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
3结论
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复合饲料酶,蛋鸡的产蛋率提高了4.94%;氮、磷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56g/kg(P<0.01)和7.21g/kg(P<0.0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饲料酶,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粪便中氮、磷的排放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河北省迁西县农牧局,杜立武;2.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贾久满;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刘刚,张文秋)
上一篇: 初生仔猪使用干粉消毒剂的效果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