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风口畜牧业怎么看?
对于我们畜牧业,当还靠脚开路、靠嗓子吆喝的时候,互联网时代来了;当我们慢慢渗入并尝到互联网带来新体验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似乎对于这个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春天稍晚一些。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这样说:“现在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全球所有信息数据中90%产生于过去两年,大数据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最重要的价值:一是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其实畜牧业在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结合起来的格局里,我们也不想比别人慢拍子,正在探索前进,在传统上结合创新,将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得以应用,与大数据时代接轨。
2013年我国畜牧业产值28,435.4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6,995.27的29.32%,是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畜牧业大数据不只是生产,而是从生产到经营,从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巨大、多样,对大数据的挖掘、开发、分析和利用对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深度挖掘、利用数据,价值将不可估量。
要学会使用大数据,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营养的搭配、营养成分(能量、蛋白、脂肪、氨基酸)的含量等,每一个比例都不能失调,非常严谨,实时的数据更新能很好地把握动物的营养动态,让饲养变得更加科学。
对于饲料企业,企业的战略定位、研发、生产、营销、技术服务这些环节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饲料企业的核心是营销,营销的重点是满足养殖户的的需求,从而产生技术数据和销售数据。近几年,我国在饲料生产环节先后建设了饲料监测工作平台网站和饲料监测结果上报系统,为饲料的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
针对养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猪的存栏多,供大于求,猪价下降,则猪的养殖数量下降,养殖数量下降之后,供不应求,猪价又遇高价,很难平衡。猪经济是周期波动的,那么怎样预测波动周期,这就需要分析、判断大数据,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分析,把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从而判断养猪的适合时机,减少盲目的市场行为。
目前养猪行业,缺乏基础有效的数据,不仅仅是指猪价行情数据,也包括种猪育种数据,养猪场生产数据和猪场环控数据等。在不久的将来,数据将是养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的准确无疑是保证正确生产的前提。多年来,畜牧业统计尤其是生猪统计数据的准确一直是难点问题。
作为农场云端管理服务商,Farmeron创建于克罗地亚,至今已在14个国家建立农业管理平台,旨在为全世界的农民提供类似于GoogleAnalytics的数据跟踪和分析服务。农户可以在其网站上利用这款软件,记录和跟踪自己饲养畜牧的情况(饲料库存、消耗和花费,畜牧的出生、死亡、产奶等信息,还有农场的收支信息),帮助农场主将支离破碎的农业生产记录整理到一起,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报告有针对性地监测分析农场及生产状况,有利于农场主科学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
目前,英国大多数养牛和养猪、养鱼场都实现了从饲料配制、分发、饲喂到粪便清理、圈舍等不同程度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养殖的确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在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条件下实现智能化养殖,将会颠覆人们的生产方式。目前国内也不乏运用大数据技术非常成功的实例。
案例一:新希望六和“福达在线”项目是大数据成功运用的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利用移动智能技术工具,并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正确理解和判断整个行业的养殖现状、养殖变化、养殖效率,打造出包括对养殖户的服务管理、对业务员管理、后台能力的嵌入以及与养殖户的互动的“四位一体化”。从养殖户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养殖效率,从而又快又准地服务市场终端。同时,该项目对养殖数据的采集也极大地推动产品可追溯数据链的建设。
案例二:山东农业大学自主研发奶牛数字化精细养殖系统和相关设备,真正做到大数据思维植入畜牧业。这套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并贮存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对采集的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控和模型分析,从奶牛的精细化管理、个体发情鉴定、疾病诊断、自动分群、牛舍自动环境控制等方面提高奶牛的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做到更精细、更有效率。该系统能实时地记录奶牛的产奶量、运动量及体重,并分析出奶牛的个体营养需要量,在挤奶厅对每一头奶牛进行定量补饲,实现奶牛的精准营养管理;记录奶牛实时运动量,比对由历史数据建立的发情诊断模型,发现发情牛。此系统的检出率>90%,比人工发情诊断检出率高出1倍以上;实时监控分析奶产量、乳汁电导率、体重、运动量等数据,及时发现疑似病牛,辅助疾病诊断;在挤奶厅出口设置分群门,自动识别牛号,通过软件设置分群参数控制分群门开闭,将发情、疑似病牛等从牛群中单独分离出来,自动分群;通过对实时监控分析牛舍的温度数据,自动控制风机、喷淋设备,实现牛舍自动控制降温,缓解夏季奶牛热应激。
案例三:从2013年开始,浙江平湖开发建设了“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整个系统包括养殖生产管理、动物防疫管理、动物检疫管理、流通监管、溯源管理5个模块,涵盖50类数据情况的记录统计,还能实时导出线形图和柱状图。这样的动态管理,能够实时监管一头猪的一生——从防疫、养殖、交易、污染物处置、病死猪处理等环节,牢牢把控各类变化。此外,该系统还与农业部动物追溯系统联网,能更大程度地保证猪肉来源的可靠,一旦出现问题,也能更准确、迅速地追溯到源头。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判断,使养猪变得更加科学。
这些案例只是畜牧业使用大数据的几个缩影。随着大数据与畜牧生产深度融合发展,在大数据思维的挖掘、利用之路上,我们还要走得更远。“缺少数据资源,无以谈产业;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
(文/杨营)
上一篇: 莱芜肉牛、肉羊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