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下)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下)

2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1应激相关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动物受到应激刺激时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系统两条途径做出应答。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儿茶酚胺类激素生成,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HPA轴系统则会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分泌。两条应激途径产生的代谢物都会对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作用。

     2.1.1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繁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作为活动性最强的一类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的皮质醇,因为能迅速穿过机体细胞膜,可以通过胎盘组织由母体传给后代。研究发现,母体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后代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Van等,2005)。而母体过高的皮质激素水平对后代的生长发育有制约性影响作用(Diego等,2009)。妊娠期母体HPA轴过度兴奋会显著降低子代出生体重。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皮质醇还会对母猪性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已报道在大部分家畜上HPA轴的激活与LH分泌的减少有关。正常状态下LH分泌及排卵前LH的峰值会受到糖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抑制;同时体外研究试验中也发现,皮质激素可以刺激卵巢卵泡细胞雌二醇和雄烯二酮分泌(Schnei-der等,2004)。

     2.1.2儿茶酚胺类激素对繁殖的调控作用及机理

     儿茶酚胺类激素由中枢神经系统分泌,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三类。儿茶酚胺与促黄体素分泌密切相关。LH和促卵泡素(FSH)在母猪繁殖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LH可促进卵巢血液循环,与FSH协同引起卵泡排卵和促进形成黄体。研究发现,母体和胎儿儿茶酚胺因为胎盘屏障而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故母体产生的儿茶酚胺不能传递到胎儿体内,但是应激时胎儿会自身产生儿茶酚胺,胎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不能合成儿茶酚胺的分解酶,会导致胎儿体内儿茶酚胺含量高,主要在母体胎盘代谢。此外,同皮质激素一样儿茶酚胺类激素可以收缩血管,限制了胎儿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影响胎儿初生重和成活率(Field,2011;Girod和Brotman,2004)。

     2.2生殖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凡是与生殖过程有密切关系的激素都可以称为生殖激素,主要有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等。生殖激素可以调节公猪和母猪整个繁殖生理过程。母猪的发情周期主要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母猪发情实质上就是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交替循环,而卵泡的生长和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和退化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母猪体内的各种生殖激素(如GnRH、LH、雌激素、孕激素、促乳素等)相互协调着母猪卵巢、生殖道、乳房组织及外部表现的变化。各种生殖激素共同作用于生殖道为胚胎的发育准备好营养及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吕麟华等,2011)。

     2.3其他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仔猪出生率受着床数、产卵数、胚胎期存活率及受胎率等因素影响。IGF-1和胰岛素可促进卵泡成熟,减少卵泡闭锁数目,提高排卵数。Musser等(1999)发现,随着母猪血浆IGF-1显著增加,在母猪妊娠10、60d时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也有增加趋势,二者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瘦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它可能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各个层次,通过位于下丘脑的受体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在垂体前叶,GnRH直接促进释放LH,并小程度刺激产生FSH。而FSH刺激卵泡发育和生成雌激素,LH刺激排卵前卵泡最后阶段的生长以及引起排卵,并且能促进黄体的发育和产生孕酮,对胚胎着床和存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产仔数。

     Woodworth等(2004)研究发现,在妊娠28d母猪日粮中添加50mg/kg肉碱,显著提高血浆瘦素浓度。DeRensis等(2005)研究认为,母猪的血浆瘦素浓度与背膘厚度损失相关,背膘厚度和哺乳期繁殖性能相关;但是血浆瘦素浓度和繁殖性能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3小结

     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到多种营养素生殖激素和应激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其作用途径和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胡新旭,周映华,刘惠知,郭照辉;2.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卞巧;3.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孙占田;4.北京挑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刘维纲)

上一篇: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