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柠条的营养特点及青贮技术研究
柠条为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饲用植物,根系极为发达,具有抗旱、抗寒及耐贫瘠等特性。在我国三北地区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其枝、叶、花、果实和种子均富有营养物质,是良好的饲草料。长期以来,柠条被广泛用于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上,作为饲用多数是在粗放的放牧状态,因此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从柠条青贮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其进行营养技术调控,提高柠条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1饲用柠条的营养特点
柠条因季节的变化,所含的营养成分也有一定的变化,其主要成分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和木质素等,另外还有少量的果糖和葡糖糖等,这些成分在家畜营养上起着不同的作用。柠条不同的发育期其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其营养成分也不同。从表1可见:叶、花和果实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氮的含量较高,根和茎粗纤维的含量较高,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片、花和果实上。从图1可见:柠条在不同季节体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较大。水分含量在7月和9月较高,5月和11月较低;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在9月最高;粗纤维在5月和11月较高,9月次之;无氮浸出物、灰分和钙磷含量在9月达最高。由这些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可以看出,柠条植株的营养特点是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且随着柠条生长发育期的推进,植株木质化加强,粗纤维含量增加,粗蛋白和可溶性糖类含量下降,从而使得柠条的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
根据以上柠条的营养特点,从饲料利用的角度出发,柠条青贮应选在植株生长营养丰富的时期,即柠条青贮应在枝叶生长繁茂期,如果到了晚秋,蛋白和脂肪的含量随着叶片和花的凋落而大量流失,使得柠条的饲用价值大大降低。
2柠条青贮技术
柠条青贮要根据柠条的营养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还要根据青贮条件选择好适宜的场所。
2.1青贮场所的选择
青贮场所要选择在地势高、土质坚硬且不易受水侵蚀的地方,青贮池(窖)四壁要结实平滑、不透气、不漏水及不留死角。
2.2柠条枝条的采收与柔化粉碎
柠条作为饲用应选在营养成分较高时进行青贮,根据以上对柠条营养成分的分析,用于青贮的柠条应选在9月进行采收枝条。这时的柠条枝叶繁茂,所含的营养成分高。粉碎前先将采回来的枝条挑出发霉、发黑和过于粗硬的枝条,再用铡草揉草粉碎机处理,加工成长2~3cm,宽5~7mm的粗粉。一般要求边铡粉边填装。
2.3柠条粗粉填装
填装前先在青贮池(窖)四壁覆塑料棚膜,从营养和保存时间长短的方面考虑,填装一般采取混贮的方式,即将粉碎的柠条与带穗未成熟的玉米按1∶2均匀混合后放入池内。装填的同时,必须用外力层层压紧,特别是周边部位要压紧,排除空气,控制发酵温度,为乳酸菌发育创造厌气条件,减少营养物质损失。如果装填料中残存的空气过多,植物细胞及好气微生物呼吸作用旺盛,使得青贮池内温度升高,促进装填料养分分解,不仅造成营养损失,还会使得有害微生物活动,导致饲料变质。
2.4青贮池密封
原料填装至与池口平行时,中间也可高出一些呈拱形,立即在原料上面盖一层10~20cm的秸秆或软草,然后覆塑料薄膜,上面再覆盖上0.5m左右的土,踏实呈馒头形,以利于排水。青贮池四周要有排水沟,为防止雨水进去池内。密封后要经常检查,防止漏水透气。
3柠条青贮后营养状况评定
一般情况下,青贮的柠条经过20~30d的封存,即可开始取用,每次取出所需量后仍要密封开口处,以保持饲料的品质。为了解柠条青贮后的营养效果,对青贮前后柠条的营养物质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柠条青贮后,粗蛋白和粗脂肪比未青贮柠条分别提高7.84%和28.13%,纤维素、木质素和粗灰分比未青贮柠条分别降低14.76%、13.85%和29.80%,说明柠条经过青贮后可以大幅减少营养损失,并能长期保持新鲜饲料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家畜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其原因是柠条青贮在厌氧条件下保存,氧化分解作用微弱,使得其营养物质损失减小。
4结论
柠条植株的营养特点是随着柠条不同的发育期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同一植株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也不同。同一植株上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片、花和果实上。从不同季节来看,9月初秋时柠条植株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
柠条青贮要根据柠条的营养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还要根据青贮条件选择好适宜的场所,严格按照青贮流程进行青贮,可长期保持柠条饲料的新鲜品质。
柠条青贮后,是在厌氧条件下保存,氧化分解作用微弱,使得其营养物质损失减小,并能长期保持新鲜饲料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家畜对柠条的适口性和消化率。粗蛋白和粗脂肪比未青贮柠条分别提高7.84%和28.13%,纤维素、木质素和粗灰分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4.76%、13.85%和29.80%。
(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院,任余艳,高崇华,赵雨兴,严喜斌,卢立娜,张晓娟)
上一篇: 饲料在肉鸡消化道滞留时间的测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