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规模猪场生存现状及出路

规模猪场生存现状及出路

    规模猪场作为我国猪肉供应的重要来源,在国内市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随着国内肉猪市场供大于求、猪病防治成本有增无减、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扬、猪场环境畜禽排污治污要求提高,规模猪场经营运行压力越来越大,近2年来整个行业利润在保本水平震荡。

1 生存现状

    1.1 肉猪市场供大于求

  纵观过去2年的全国肉猪市场,如果不出现较大区域的猪流行性疫病或大的自然灾害,全年肉猪供应基本上供大于求,养殖场户不时要担忧商品猪的销路,时时出现肥猪压栏、猪贱伤农现象。在肉猪难销的市场行情下,其定价权不会掌握在养殖场户手上的。鉴于长期薄利甚至亏本经营,原本流动资金富裕的猪场近阶段也遭遇融资困难、出现料款拖欠等现象。

    1.2 生猪疫病防治成本居高不下

  猪病严重影响商品猪的出栏,是猪肉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免疫成本。除了政府采购的政策性疫苗外,规模场还要根据本场和周边区域的疫情流行情况采购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高价位的生物制品,部分场在商品猪群上广泛使用高价的猪瘟脾淋苗、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进口苗。二是药品成本。既有阶段性投饲的预防性用药,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性用药;既有营养性用药,也有化学性抗生素添加,所以一个商品猪生产周期生猪药品支出不容小视。据不完全统计,以上两类成本摊到商品猪近60元/头、能繁母猪近100元/头,这还剔除了政府采购疫苗财政支出部分的成本。

    三是因病致残淘汰成本。商品猪有一定的养殖周期,如果因病造成猪器官结构性病变影响育肥性能就会被淘汰,前期投资就亏了;种猪因病丧失种用属性,如种公猪受疫病影响精子活性下降、母猪繁殖系统受污染影响受孕、产仔甚至影响仔猪成活、生长,较普遍的就是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根据猪场疫病流行情况,商品猪群内大约有3%~5%左右的弱仔猪,扔之可惜,养之饲养成本远高过平均水平,成本不容小视。

    1.3 猪场排污治污成本增加

  由于国内耕地与畜牧场布局未能配套,农牧对接的落实在时间、空间上都有间隙。规模猪场在建场初就要配套建设各类畜禽排污、治污设施,正式生产后还要投入设施运行、维护等后续费用。根据调查,现已投入生产的规模猪场大部分都建有水泡粪、沼气发酵、沼气发电、氧化塘等环保设施,虽能通过微生物发酵初级处理粪尿,但未能解决养殖场二次污染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引发邻里纠纷。

2 出路

    2.1 延伸产业链,掌握猪肉定价权

  针对肉猪价格跌破成本价、猪肉价格仍居高不下的市场现象,规模猪场有必要延伸产业链,进军猪肉销售市场。国家对定点屠宰行业管理要求较高,对猪肉销售环节基本全部放开。规模猪场只需委托当地定点屠宰企业对生猪进行屠宰,再在农贸菜市场承包白肉摊位,或与超市等白肉销售终端搞农超对接,直接参与猪肉市场价格定价,从而激活毛猪市场。规模猪场实施全程标准化养殖管理,能为猪肉产品提供完整的来源追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2.2 开展差异化经营,减少同质竞争

  肉猪市场搞价格战不能给规模场多少发展空间,有必要开展差异化经营。一是在猪品种上,引进非主流肉猪品种,起到销售渠道差异化,价格空间相对可以灵活掌握。二是改变饲养方式,在饲料品种、添加剂种类、养殖密度、放养圈养结合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猪肉品质与主流猪肉产品有显著感观差异。

    2.3 主动掌握肉猪市场供求信息,提早打好经营预量

  肉猪市场虽然变幻莫测,但毕竟是一个实体经济产业,又有一个相对漫长的生产周期,其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内采购消费能力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猪价预期走低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饲养条件、提高饲料报酬,适当延长养殖周期、提高猪肉产品质量风味,同时加强母猪淘汰和后备母猪繁育,为下次市场契机夯实生产基础;猪价预期走高时,适当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率、强化饲料营养、缩短养殖周期、加快出栏。

    2.4 掌握猪场流行病,科学开展疫病防治

  猪病防治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通过疫病症状、发病死亡、病理剖检及外送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等情况,主管兽医可以掌握猪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能有的放矢地制订防治计划。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免疫程序调整应当以微调为主,视调整效应判断调整是否准确、适时,疫苗种类、批次、猪群健康营养状况乃至气候条件都会产生异常效应;二是兽药投饲应充分考虑药动力学、靶器官、疫病发作阶段、用药周期和病原耐药情况,尽量使用窄谱、价廉、药效明确的药品;三是开展综合防治,既要落实消毒、流通管制、谨慎引种等常规措施,又要强化饲养管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水平。

    2.5 改造排污设施,提高治污水平

  组织畜牧、环保、土肥等专家对规模场内现有排污设施运行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养殖场发展规划制订排污设施改造或新建计划。一方面,排污治污要有全盘考虑、长久规划,要考虑规模场饲料配方中重金属含量、猪粪和猪尿日产生量及采用的粪尿收集工艺等情况,适当调整粪尿处理流程,尽力减少污染物产量,减轻排污净化系统的处理压力。另一方面,要扩充污染处理设施的容量,增加净化吸附沉淀系统的表面积,适当延长处理周期,提升污水处理工艺科技水平。

(1宁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王宗沛,邬恩荣;2.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 姜俊保 ,毛时明)

上一篇: 发酵饲料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