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生态因素对中国地方品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态因素对中国地方品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地方品种鸡资源极为丰富,对中国养鸡业和世界养鸡业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早在19世纪中期,中国狼山鸡和九斤鸡就曾输入到英、美、日本等国进行饲养并作为标准品种载入各国的家禽品种谱,且利用其杂交和改良本国品种鸡及培育新品种鸡。如世界名种澳洲黑鸡、黑澳品顿鸡等均含有狼山鸡血液[1]。据刘艳丽[2]报道不同海拔高度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繁殖性能各项指标都具有明显差异,尤其是蛋种鸡孵化率在低海拔地区比高海拔地区高。这与高原环境中孵化会出现孵化率降低,胚胎发育迟缓和畸形率较高等现象的研究结果[3]相一致。裴鑫德报道中国地方品种鸡的产蛋性状与气候性状的典型相关反映出年平均降水多的地区的鸡种开产日龄偏早,平均蛋重偏小的趋势,这与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结论一致,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偏低的地区的鸡种有产蛋量偏少的趋势,这一结论在变量间简单相关中则不明显[4]。冯文华研究中国地方品种鸡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5]。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平均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时数对成年鸡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品种鸡资源优势提供参考。

1材料方法

     1.1数据来源

     (1)数据均摘自《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6]。所摘数据包括110个地方品种所在地的各生态因素指标以及生产繁殖性能相关指标。生态因素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时数。生产性能包括成年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宰前活重、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和蛋重。(2)海拔高度分级依据李炳元[7]等以<1000m为低海拔、1000~2000m为中海拔、2000~4000m为亚高海拔、4000~6000m为高海拔、6000m以上为极高海拔。年均气温分级依据常适[8]关于气温的等级,气温<0℃为寒,0℃气温14℃为凉,14℃气温20℃为温,20℃气温22℃为暖,22℃气温40℃为热。年均降水量分级依据庄少伟[9]方法,年均降水量>800mm为湿润区,400~800mm为半湿润区,200~400mm为半干旱区,200mm以下为干旱区。全年日照时数3200~3300h为一类地区,3000~3200h为二类地区,2200~3000h为三类地区,1400~2200h为四类地区,1000~1400h为五类地区。

     1.2数据分析方法试验

     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以海拔高度分级、年均气温分级、年均降水量分级、年均日照时数分级4种生态因子为固定因子,依次以地方鸡的各种体尺、体重、屠宰及繁殖性能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各种生态因素对上述性能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海拔高度对中国地方鸡品种性能的影响

     不同海拔高度对中国地方鸡品种性能的影响见表1,表1只列出了影响显著的性能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海拔高度对公母鸡胫长、公鸡胫围和胸肌率、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蛋重有显著影响。亚高海拔条件下公母鸡的胫长均显著高于低海拔条件(P<0.05),中海拔条件下的公鸡胫围和胸肌率显著高于低海拔(P<0.05),母鸡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均是中海拔显著高于亚高海拔(P<0.05),蛋重为中海拔显著高于低海拔(P<0.05)。一般来讲,体重和体尺的减小是动物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结果,亚高海拔条件下显著高的公母鸡胫长增加了鸡的整体高度,对于减少热量损失可能更有意义。亚高海拔条件下相对较低的屠宰性能指标也反映出整体生产性能的降低。
    
     2.2不同年均气温对中国地方鸡品种性能的影响不同

     年均气温对中国地方鸡品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中只列出了影响显著的性能指标。由表2可知,公母鸡胸宽、胫长和母鸡胫围在炎热条件下发育均较差,与凉、暖、温条件下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公母鸡屠宰率和公鸡半净膛率在不同年均气温条件下也表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以暖(20℃气温22℃)条件下表现较高。蛋重在不同年均气温条件下也表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以凉(0℃气温14℃)表现出较高的蛋重。一般认为,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8~23℃,临界温度为0~30℃,但温度超过适宜温度上限临界值时,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据报道,当舍温降到-9~2℃时,鸡难以维持正常的体温和产蛋高峰,如果温度降到-9℃以下时,则鸡的活动迟钝[10]。本研究结果所显示的以暖(20℃气温22℃)条件下生产性能表现较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由表3可以看出,年均降水量对中国地方鸡品种公母鸡体斜长、胫长、骨盆宽及公鸡的腿肌率、胸肌率和母鸡体重、全净膛率、蛋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除公鸡胸肌率和母鸡体重外,半湿润区的各项指标均表现出较高数值,且与其它降水量不同地区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一般蛋鸡的最适湿度为50%~70%。低湿的环境易使蛋鸡体内水分大量散失,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高湿使蛋鸡体内热量容易散失(低温)或散不出去(高温),前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后者往往造成热应激或中暑,严重者造成死亡或疾病的发生。
       
     2.4不同日照时数对中国地方鸡品种性能的影响

     不同日照时数对中国地方鸡品种性能的影响如表4所示,表4只列出了影响显著的性能指标。由表4可以看出,年均日照时数对公母鸡体重、公鸡胸深和母鸡的胫长、骨盆宽、屠宰率、腿肌率和蛋重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这些性能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类地区和四类地区之间,除母鸡屠宰率和腿肌率在三类地区较低外,其它均呈现出三类地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四类地区。据冯文华报道,对于蛋鸡体重体尺而言,光照不是直接影响鸡的生长,而是通过影响采食量间接的起作用[5],对于蛋鸡而言,其适宜光照时间为14~16h/d,如果光照时间缩短,则性激素分泌减少将会影响产蛋,如果光照延长,则卵子在子宫内的时间缩短,钙质分泌不足,出现薄壳蛋或软壳蛋[11],光照时间突变对鸡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在鸡产蛋期间,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短光照时间都会影响蛋鸡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鸡群的正常生活习惯,导致产蛋率下降。
      
3小结

     (1)海拔高度显著影响公母鸡胫长、公鸡胫围和胸肌率、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蛋重。亚高海拔公母鸡胫长均显著高于低海拔,中海拔公鸡胫围和胸肌率显著高于低海拔,母鸡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均是中海拔显著高于亚高海拔,蛋重为中海拔显著高于低海拔。(2)炎热条件下公母鸡胸宽、胫长和母鸡胫围生长较差。公母鸡屠宰率和公鸡半净膛率在暖条件下表现较好,蛋重在凉条件下较高。(3)年均降水量对中国地方鸡品种公母鸡体斜长、胫长、骨盆宽及公鸡的腿肌率、胸肌率和母鸡体重、全净膛率、蛋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半湿润区除公鸡胸肌率和母鸡体重外,公母鸡体斜长、胫长、骨盆宽及公鸡的腿肌率和母鸡全净膛率、蛋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地区。(4)年均日照时数对公母鸡体重、公鸡胸深和母鸡的胫长、骨盆宽、屠宰率、腿肌率和蛋重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年均日照时数三类地区除母鸡屠宰率和腿肌率较低外,公母鸡体重、公鸡胸深和母鸡的胫长、骨盆宽和蛋重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四类地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杰,逯春香,李祥龙)

上一篇: 从化市畜牧兽医渔业局三举措筑牢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防线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