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养猪行业10大热点事件回顾
1生猪价格低迷/暴涨
2猪肉钩虫传言
3中国再次对俄出口猪肉
4双汇逆市进口猪肉
5走私越南猪肉
6江西病死猪流入市场
7猪流行性腹泻
8饲料盐
9转基因玉米进口
10恒大强势进军畜牧业
1生猪价格低迷/暴涨
每年的春节期间为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生猪价格通常处于较好的价位,养殖户也指望能在这个时候有所盈利。但2014年的情况是,生猪价格春节前就进入下跌通道,成为十年来的首例;并且之后一直跌跌不休,到4月中旬,发改委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已经下跌到10.5元/kg,养殖户出栏一头生猪亏损超过300元。
4月底,生猪价格暂时稳定之后,随即开始疯狂上涨。发改委数据显示,从2014年4月30日到5月21日,在短短的3周内,生猪价格由11.14元/kg上涨到13.50元/kg,涨幅达21%。2011年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大涨,但用了50天的时间才实现如此涨幅。一时间,生猪价格被媒体称为“火箭似上涨”,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于此次生猪价格暴涨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是国家在“幕后操盘”。有媒体报道,4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曾召集金锣、雨润、中粮等大型养殖、屠宰企业,针对目前国内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况,布置稳定价格工作。此后,部分屠宰企业提高生猪收购价格,猪价从此步入上行通道。也有人认为此轮猪价上涨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是生猪供应的阶段性不足造成的。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此轮猪价暴涨源自屠宰企业联手做局,因此在短暂的一个月上涨之后,生猪价格在5月底转为缓慢下行。
2猪肉钩虫传言
自2014年年初,有关“猪肉已大面积出现钩虫”的消息在网上被广泛传播,网友甚至还用上了“水煮不烂,油炸不熟”等字眼。传闻起初仅流行于河北、四川、广西、辽宁等地,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受猪肉钩虫传言的影响,许多市民谈肉色变,不敢购买猪肉,而生猪养殖户和猪肉市场的商户生意也连连受挫。
2014年7月28日,四川省农业厅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公开辟谣,随后河北、辽宁多地官方也以不同的形式澄清辟谣。2014年11月20日,为了防止谣言态势进一步恶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此事件进行了“真相报道”。
那么引起人们恐慌的这个“猪肉钩虫”到底是什么呢?据贵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网络所说的疑似钩虫实际上是血管和乳腺管,都是猪体正常的生理结构。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也介绍,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如果动物感染钩虫,只寄生于肠道,成虫长度达1cm左右,不会寄生于肌肉内;虫体经高温后即死亡崩解,网上所传“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保定市畜牧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猪常见寄生虫中,除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绦虫幼虫以囊泡形式寄生于横纹肌、肺丝虫寄生于肺部外,大多寄生于生猪的消化道,成虫无法到达肌肉组织,且在肌肉组织中无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虫体。
其实关于猪肉钩虫病的假消息,早在2013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曾公开进行了辟谣。然而,2014年7月猪肉钩虫的谣言再现网络,且所用字眼和图片与2013年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就是发生猪肉钩虫的地点有了改变。对于谣言的广泛传播,心理学专家指出,老谣言贴上新标签,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扰乱社会,影响生活,危害不言而喻;不管谣言的传播力有多强,都应该在理智和法律面前止步;同时专家还建议,要尽快完善对谣言造成的社会影响的评估体系,这也是准确有力执法、有效震慑此类违法行为的重要举措。
3.中国再次对俄出口猪肉
受非洲猪瘟和乌克兰局势影响,俄罗斯自2014年1月起停止从欧洲进口猪肉,开始与“金砖国家”商洽猪肉进口问题。2014年4月3日,俄罗斯联邦兽医植物卫生监督局官员称,该局考虑从中国进口肥猪肉和猪肉的可能性,7月份前将在中国进行兽医检查。8月30日,双汇集团旗下的黑龙江宝泉岭双汇和哈尔滨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首先获俄罗斯农业监管部门批准进入俄罗斯市场。10月11日,两家企业顺利向俄罗斯发送猪肉800吨,这是自2004年俄罗斯以中国猪肉可能携带口蹄疫病毒为由对中国猪肉封关以来,中国企业首次向俄罗斯供应猪肉制品。10月14日,俄罗斯官员表示,按照中俄两国协议,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中国猪肉供应企业获准进入该国市场。10月16日,黑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罗公平表示中国准备将对俄猪肉供应商从2家增加到11家。10月23日,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实地考察了其中的一家企业——鹤岗阿凌达畜禽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诚挚友好的洽谈,俄方向中方预订了1.2万吨冷冻猪肉。待近期俄方兽医官来鹤岗实地认证后,双方将正式履行合同。11月2日,哈尔滨首批对猪肉紧缺严重的俄远东地区出口的125吨猪肉产品顺利启运。12月15日,首批出口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100吨猪肉运抵边疆区。据了解,自10月11日对俄出口首批猪肉启运至12月底,黑龙江省两家猪肉加工企业共对俄出口猪肉4324吨,折合8.6万头生猪。
4双汇逆市进口猪肉
2014年3月14日,双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买进的首批来自美国的13个集装箱共325吨冷冻带骨猪肉到达浙江宁波口岸。该企业计划持续从宁波口岸进口美国冷冻带骨猪肉,已从国家质检总局获得4500吨的进境许可。消息一出,网络上迅即掀起了一股讨伐双汇的声音,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的生猪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低迷,养殖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双汇却大举进口更为便宜的美国猪肉。一时间,双汇被行业内舆论推到浪尖之上。有人认为中国的养猪人成就了双汇,羊尚知跪乳报恩,双汇即使不愿意去帮助一下这些可怜的养猪人,至少不应该让他们雪上加霜。但同时,也有很多行业内同仁更为理性地认为,双汇进口猪肉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行为,任何市场策略都是出于其公司发展的需求,无可厚非;况且,双汇进口的几千吨猪肉从根本上难以对整个生猪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也有人指出双汇的进口肉量虽小,但出现在敏感时刻,撬动作用和市场暗示不容忽视。另外还有人指出,双汇进口美国猪肉,战术上来说是为了消化美国公司的猪肉,战略上却是为了唱衰中国猪肉行情,致使很多养猪企业倒闭,这时候便是双汇大快朵颐的时刻(收购养猪企业)。
5走私越南猪肉
2014年3月30日,《南方农村报》关于“广西中越边境生猪走私猖獗,60万头越南猪入境”的报道引起了各方关注。报道称,广西东兴、爱店、崇左市龙州县三地区走私生猪最为严重。据业内人士分析,三地每天入境生猪总和接近2000头。照此推算,越南生猪从广西一年入境可超过60万头。国家质检总局可查资料显示,因为口蹄疫原因,2003年后农业部禁止从越南进口生猪,越南生猪从此上了走私货清单。多年来,参与走私生猪的人早已熟门熟路,每个环节都有准确的衔接。
往年越南猪价格一般低于国内1.6~2元/kg,中介商一般有100元/头的利润,吸引了一批熟络屠宰场关系的人加入。越南猪比广西猪便宜有两方面原因:越南养猪不如国内多,玉米消费量低,部分地区价位长期在1100元/吨,而国内玉米价位长期控制在2000元/吨以上。其次,是人工成本远低于国内,越南工人工资平均为人民币30元/天。据了解,正常情况下,两地生猪价格有2元/kg左右的差价。
走私猪不但冲击当地猪价,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疫情威胁。4月3日,广西南宁海关回应称,针对反映的问题,经过研究核查,从打私工作实践来看,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确实存在一些生猪走私活动。对此,南宁海关将采取巡逻封堵、机动查缉、案件侦办等多种措施予以严厉打击。而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打击的重点和遏制的难点。近年来,南宁海关相继开展了“国门之盾”行动、“决战北仑河--2012”专项行动和北仑河沿线缉私轮战行动等。2013年以来,南宁海关共查获(包括与其他部门联合查获)生猪以及活牛等案件65起,查获生猪(包括大猪和乳猪)8918头、活牛232头。2014年1月起,海关总署部署全国海关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将肉类走私尤其是疫区肉类走私,作为“绿风”行动“四大战役”之一予以严厉打击。据了解,截至11月底,全国海关2014年立案侦办走私肉类犯罪案件88起,查证走私肉类12.2万吨。其中,侦办走私疫区肉类犯罪案件76起,涉案疫区肉类4万吨,占比达三成。
6江西病死猪流入市场
江西省高安市是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年平均出栏生猪200万头,存栏110万头。按照生猪3%的正常死亡率,每年有9万头左右的病死猪。按规定,这些病死猪都要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之下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记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潜伏跟踪调查,发现不少病死猪被当地一些猪贩子长期收购,其中甚至包括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的“5号病”(口蹄疫)死猪。
某屠宰场老板介绍说,他们的病死猪肉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7省市,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2014年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该事件进行了曝光,迅即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各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农业部于12月27日派出督导组赴江西与江西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之后公安部迅速部署江西、湖南、重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警方依法立案侦查,并派员赴江西现场督办。高安市纪委也成立专案组,追踪问责失职渎职行为。12月29日,在私屠滥宰和病死猪肉非法交易监管中负有主要责任的8名官员被免职处理。
事件曝光后,网民对此也表现出强烈关注。一时间“病死猪监管”、“腐败”等热点舆情标签在报道标题中被强调。新华网舆情监测结果显示,“病死猪事件”的舆情信息量自12月27日持续上升,不断发酵;截至12月29日下午15时,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4679条。
像江西高安一样,很多地方在被曝光之前很多年,贩卖病死猪就是公开的秘密,而且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条。从养殖户、猪贩子、保险勘察员,到畜牧兽医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检疫部门,“老鼠”和“猫”同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扮演着某些角色,共同促成了病死猪乱象的泛滥。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难以从纸上走入现实,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约束的无力。监管就是填张表,检疫就是盖个章,光靠养殖户和猪贩子的良心,收购贩卖病死猪必然成为“生意”。不仅是病死猪,所有的病死畜禽,都有可能以各种方式流入餐桌。为此,亟待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强调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依法建立详细的数据记录并且定期对外公开,且应要求领取病死猪保险赔款必须以无害化处理作为前提。
7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仔猪发病尤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0%。
2014年,PED肆虐全球,给各国养猪业带来严重灾难。在美国,自2013年5月爱荷华州首次确认出现PED病例以后,一年多来,疫情迅速蔓延至30多个州的养猪场,导致超过700万头的猪死亡,生猪供应总量减少10%以上。而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乌克兰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暴发PED疫情,PED流行范围已从美洲大陆扩大至亚洲和欧洲。
PED疫情直接造成生猪供应的减少,致使有关国家和地区猪肉零售价格创历史新高。美国全国猪肉生产商协会(NPPC)曾在2014年4月30日表示,美国生猪价格可能上涨15%~25%,猪肉消费价格可能上涨10%~12%。而据加拿大全球新闻网报道,由于猪肉供应减少,备受北美人喜爱的户外“烤肉活动”将花费更高。据估计,猪排、猪肉肠、热狗等猪肉制品价格都比2013年上涨超过10%。另据台湾《中国时报》2014年3月5日报道,台湾猪肉价格因仔猪下痢疫情飙涨超过3成,与猪肉相关行业成本激增。
PED疫情还直接影响到活猪的进出口贸易。为防止疫情蔓延2014年5月3日,法国农业部规定,法国暂停从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进口生猪;2014年6月6日,欧盟成员国专家签署临时安全措施,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到欧洲的活猪,要进行PED病毒的检测。同时,俄罗斯也正式暂停从美国进口活猪,中国和日本也开始限制美国活猪进口数量。据中国国门时报2014年3月7日报道,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辖区有企业计划从美国进口1100头种猪,获知PED疫情信息后,杭州局第一时间通知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一方面及时关注美国PED疫情进展,及时与美国出口商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做好应急预案,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对于此轮波及范围如此广、危害程度如此大且首次在北美地区出现的PED疫情,其成因至今尚无定论。2014年2月18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曾发布公告称,通过检测确认,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产自美国的血浆蛋白样品中含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而怀疑饲料中的血浆蛋白粉可能是造成PED流行与传播的“罪魁祸首”。但在2014年3月3日,CFIA又发布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表明,不能证实含有血浆蛋白的颗粒饲料会导致PED的发生,该机构表示,会继续分析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同时调查收集流行病学信息。
那么血浆蛋白粉对仔猪是否具有潜在危害,教槽料中到底该不该加血浆蛋白粉,这些问题曾在学术界引发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血浆蛋白粉营养全价、平衡,并且富含多种功能性蛋白和未知促生长因子,能提高消化酶的分泌量和活性,提高饲料利用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激,可以在教槽料中添加;也有人认为,教槽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已经很高,如果再添加血浆蛋白粉,会增加肝肾负担,造成免疫力低下,同时过多蛋白容易造成仔猪腹泻,不能在教槽料中添加;还有人认为,血源蛋白粉如果灭活不彻底,很有可能带有某些病毒,造成疾病传播,对猪群健康有潜在的威胁。为慎重对待作为饲料原料的血浆蛋白粉,提高饲料产品质量,我国于2013年起施行的《饲料原料目录》中,对于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的原料、制作工艺做出了明确规定。而丹麦考虑到血浆喷雾干燥处理过程若不彻底、通过血浆传播PED病毒仍有可能性,将在2015年停止使用猪血浆制品作为丹麦猪饲料的原料。
除了慎用或禁用血浆蛋白粉以杜绝可能的PED病毒传染源外,为有效防控PED疫情,世界各国正在加紧研发腹泻疫苗。2014年3月,美国宣布上市腹泻RNA核酸疫苗;而加拿大曼尼托巴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ZymeFast则研发出一种可有效对抗PED病毒的天然疫苗蛋白产品,通过将可有效杀灭PED病毒的卵黄抗体干燥,制成粉末饲料添加剂,添加到猪的饲料里,在猪采食这些饲料后,可在猪体内形成针对该病毒的天然保护。与此同时,国内多家机构也在紧锣密鼓地申报相关的PED疫苗。如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正在申报可用于滴鼻免疫的PED单针疫苗的批准文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正在申报腹泻三联活疫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的批准文号,目前该疫苗已进入复核试验阶段,若通过复核试验便可拿到新兽药证书上市。
8饲料盐
2014年6月5日,江苏宿迁盐务局以违背《食盐专营办法》为由,查扣了鼎盛盐业4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随后分别于6月27日、7月1日以相同理由,先后查封了宿迁鼎盛盐业36.5吨肠衣盐,以及淮安白玫饲料有限公司销往宿迁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的36.25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广西、上海、安徽、江苏、广东等其他省市的一些饲料添加剂氯化钠也先后被各地盐业管理部门查扣,甚至一些合法经营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企业负责人,也以非法经营罪被列为犯罪嫌疑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饲料级氯化钠监管权之争被不断升级。
有人认为,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的相关规定,饲料盐作为饲料添加剂,其生产应由地方饲料添加剂管理部门监管。但也有人认为,按照《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及地方《盐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饲料盐属于畜牧用盐,其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应由地方盐务局监管。
2014年7月23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对各地盐业部门查处饲料盐的行为进行“讨伐”。2014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部分省市盐业公司、盐务管理局经营执法难分家被指与民争利,垄断早已开放多年的工业盐市场,将饲料盐事件推向舆论的巅峰。《中国猪业》杂志也撰写专文对该事件进行了评述,指出,由于一直没有最高法律机关对有关法律规定作出解答,各地政府对相关企业就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监管问题提起的法律诉讼作出了不一致的判决,建议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协调。
2014年9月2日,广东省农业厅发出《关于加强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监管工作的通知》,为饲料盐监管权之争提出了解决方案,指出,由广东省法制办就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管理有关法规适用问题提请国务院法制办予以明确,在国务院法制办明确法规适用之前,由农业部门承担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市场监管职责,并与盐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防止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冲击食盐市场。
2014年10月29日,中国盐业协会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拟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届时,饲料盐监管权之争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9转基因玉米进口
国家质检总局于2014年6月30日发布公告称,自2013年10月深圳口岸从一船美国进口玉米中检出未经中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玉米,截止到2014年6月16日,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在125.2万吨美国进口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对这125.2万吨进口玉米及其制品,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均依法作出了退运处理。
2014年6月初,中国质检部门已经暂停发放美国玉米酒糟粕(DDGs)的进口许可,要求买家先将以前到货的含有MIR162转基因玉米成分的DDGs重新出口。2014年7月,中国要求进口美国DDGs时必须携带认证材料,证明其中不含有MIR162转基因成分。
由于中国是美国DDGs最大的买家,有关进口许可证停发和进口须认证的消息传出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CZ4在2014年6月时跌至合约新低,美国DDGs的现货价格也于2014年6月中旬达到了连续第10周下跌,创下了2010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悉,MIR162转基因玉米由先正达公司研发。其他美国商家因此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9.5亿美元。包括嘉吉和ADM在内的粮商巨头纷纷在美国法院起诉先正达,因先正达未经中国批准就向中国推广转基因玉米,这种鲁莽行为给美国其余商家造成数以百万美元计算的经济损失。
但是,2014年12月中旬,美国农业部长TomVilsack表示,中国高级别的领导人证实中国已批准进口MIR162玉米以及杜邦先锋和拜尔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两种转基因大豆。虽然目前还没有见到正式批准文件和公告,但是业内一些专家对此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如果大量进口这种转基因玉米,农业部应当独立进行毒理检查,而不是使用种子公司所提交的报告;其次应当首先批准做饲料,数年后再转为允许作为食品销售;另外,由于中外饮食结构尤其是烹调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仍然应该在进行更为审慎的检测之后,再对该种玉米放行。
10恒大强势进军畜牧业
2014年8月初,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率集团高管赴内蒙古、黑龙江考察现代农业,意欲扩张恒大多元化版图。之后成立了三个新业务公司,分别为恒大乳业集团,恒大畜牧集团和恒大粮油集团,以产业化、规模化正式进军畜牧业,从鸡鸭鹅到牛羊猪,恒大将覆盖牲畜、家禽的饲养、深加工和销售。公司高管称公司计划在现代农业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首期已有70亿资金投入,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建设和并购了22个生产基地,全面布局大兴安岭生态圈。
8月28日,恒大粮油集团、恒大乳业集团、恒大畜牧集团面向全国大规模招聘,计划招聘超2000人。其中,粮油集团超500人,乳业集团超600人,畜牧集团超1000人;且在招聘上开出了高薪,产业集团总经理年薪200万元起,产业集团营销总监150万元起,畜牧养殖厂厂长50万元起,产品工程师如畜牧/兽医师、饲料配方/繁育/动物疫病防控工程师等16万元起。
分析恒大进军畜牧业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看重畜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二是谋求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获取更大利润。三是获得稀缺的土地资源。四是多元化发展,分散、规避风险。
而恒大投资畜牧业也会对现有产业结构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第一,恒大投资畜牧业,不管是奶业,还是禽业或者猪业,恒大投资的肯定是产业链,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养殖或深加工,所以恒大的投资对产业链的优化有积极意义,能提升产业链的价值空间。第二,可借助恒大现在的品牌,提升畜牧业在食品领域前端的影响力。第三,恒大会从外部打破这个行业一些固有的概念,会带来更多的创新理念、企业管理等,打破行业边界化,增强行业的开放性。
(本刊记者,彭华;王晶,王亚辉)
上一篇: 谈中国白羽肉鸡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