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型猪场生存发展的探讨
2014年春节以后,猪肉价格受市场供大于求主导影响一路跳水下跌。虽经政府相关部门站在民生高度统筹协调,多方努力,但在滚滚洪流的市场面前各项措施收效甚微。此次市场洗礼的发生其实有其必然性,截至2013年底,我国出现前所未有的粮食产量“十连增”。粮食产量的递增,饲料供给充盈,生猪直线育肥技术的充分使用,信息流、交通流的飞速发展,全国经济形势的跨越式跃进,猪肉市场需求旺盛刺激万头甚至更大型的流水线式养猪场在各地星罗遍布。当猪肉供给大于消费需求,价格下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次市场机制的调节淘汰了粗放经营的养猪场,为有实力的猪场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可有效缓解产能过剩。而乡镇小型猪场与大型猪场相比在硬件设施、种猪血统及利用率、饲料药品采购配比等一系列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市场夹缝求生存获得效益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大型养猪场在强调规模出效益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给自身带来一定的缺陷。各种直线育肥技术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猪肉适口性也跟着显著下降。当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项目的发展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量的充盈转化为对质的改变,质的改变是当今市场的一个需求点。猪肉的适口性取决于饲养时间的长短,矿物质的沉积,以形成风味物质。至今未有权威部门发布猪肉风味标准评分体系。猪肉口感的好坏是以肌间脂肪含量多少来眼观判定。乡镇小型猪场可抓住这一点,适当延长饲养时间,增加肌间脂肪含量和风味物质,提高猪肉口感但与此同时造成育肥猪背膘增厚,板油增多,疾病发病率增高现象。所以科学选育,找到饲料搭配和饲养时间长短的最佳盈利平衡点,既生产出有风味、味道鲜美、口感好、有营养、价格合理的猪肉,又不能产出过厚的肥膘板油是一项技术课题。
在种猪品种选择上小规模养猪场多以饲养外来瘦肉型品种为主,另有部分猪场因为饲养的技术和条件则以外来品种和地方品种杂交后所得的土杂品种为主,还有部分以国内土种猪为主。这三种养殖品种都有一定的市场。外来品种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但抗病力差,生产条件要求严格;本土品种抗病力强、产仔性能优越、耐粗、肉质好,但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土杂品种在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报酬等方面既能体现外来品种的优势,而且耐粗饲、抗病力方面明显高于外来品种,因此更适应小规模养猪场饲养。延长饲养时间,提高风味物质贮存,饲喂中要提高粗饲料的比例,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多增加饲料中糠麸类比例。在当今倡导绿色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为给消费者眼见为实的广告效应,增加可信性,小型猪场可打破原有全封闭管理观念,实行半开放半封闭的管理模式。房舍前后多种植俄罗斯饲菜、苜蓿、蒲公英、苋菜、苣卖菜、胡萝卜、南瓜、甜菜等无污染、无公害的青绿饲草饲料。这类饲料脆嫩多汁、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全面、维生素丰富对提高消化率具有重要作用。冬春是青绿饲料匮乏季节,可采用青贮技术将青绿饲料密封贮存,达到长久享用的目的。青绿饲料不仅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还具有抗炎祛病、降低发病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消除药效残留的功效,有效契合绿色食品安全这一消费理念。猪场增设户外运动场,不仅增强生猪抗病力,而且增强消费者的直观感受,为迎合市场、巩固地位、站稳脚步打下坚实基础。如果能与对口销售企业对接,形成出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营联合体,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当今人们消费猪肉不喜食肥肉,延长饲养时间生产的猪肉要合理迎合当地市场。以东北地区为例,夏季炖豆角、冬季炖酸菜时对肥肉需求量会增加,适时上市销路才能顺畅。而对衍生出的过多板油可采用延长养殖链条,饲养肉狗是一种有效的化解模式。
当今政府部门应转变工作职能、服务理念和工作作风,不再以行政命令式大上项目工程下达各项指标为首任,科学分析内外部市场信息,给有意投身养殖和现有养殖户有效解析当今市场利弊因素,扬长避短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引导,而不是一味低头生产,不抬头看路,多研究市场营销,确定消费目标客户群,做到生猪养殖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引导成立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自身,利用协会的形式解决政府部门难以控制的自由散乱市场竞争。适当将养殖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无序竞争,以避免价格大幅波动冲击,将效益适度稳定,促进本行业健康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无外乎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市场经济以利润为导向,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当今市场资金在好的项目面前并不是首要问题。快鱼吃慢鱼是当今的趋势。风险与利润是成正比的,利润越高,随之的风险也就越大。市场的有效需求是决定行业发展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再好的行业、再好的项目超过一定的度,都将变成甜蜜的毒药。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数次经济危机洗礼后,采取了政府引导、行业协会管理的方式来规范行业发展,以避免市场经济无序竞争带来的冲击。行业协会可有效配合政府各部门的政策、法律、法规执行。政府与协会的对接,双管齐下不失为一条可探寻解决问题之路。再完美的系统也有漏洞,再好的管理也有缺陷。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时代在发展,思想在变化,顺应形势,注重人性,保持相对稳定才是最好的管理。
生猪市场重新洗牌,为求生存,乡镇养猪户已利用农贸大集摆摊自产自销,屠宰户与养猪户的利益亦面临重新分配。时代在进步,竞争在加剧,要想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唯一的方法是创新再创新。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特点鲜明的生产模式会越来越清晰,消费者选择的空间会越来越大。生存、竞争、发展是市场经济永不改变的现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
上一篇: 我国兽药标准物质供应现状分析与建议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