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仔猪腹泻的病原鉴定与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病原鉴定与综合防治措施

1材料

     选取蓝田县玉川镇奇虎养殖场典型的腹泻仔猪1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具体的临床症状。

2方法

     2.1流行病学调查

     本病发生于20~30日龄仔猪,发病率较低,病死率较高。发病季节一般以冬末春初较多。仔猪感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仔猪出生后随着吸吮母猪奶水而感染。在正常条件下,大肠杆菌这种肠道常在菌并无致病作用,但在仔猪抵抗力减弱或消化机能障碍时,便呈现出一定的致病力。抵抗力弱的仔猪呈现腹泻症状,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而死亡。饲养管理、环境和卫生等方面的各种不良因素都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2.2症状与剖检

     仔猪主要发生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糊状稀便,有鱼腥味。有时粪中混有气泡。病猪体温不高,精神尚好,有食欲。个别仔猪病情变化快,出现精神差,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眼睑发生轻度水肿,拱背,发抖,站立不稳,重症者引起死亡。剖检变化是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胃壁和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2.3病原的分离鉴定

     取新鲜粪便或肛门拭子,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或洗涤,用接种环取上清液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记录菌落特征,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细菌形态及染色特性,并进行纯化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培养物分别做糖发酵和蛋白质分解等生化试验,鉴定其生化特性。

     2.4药物敏感试验

     2.4.1药敏片的制备。以灭菌镊子夹取50片纸片(直径6mm)放入一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经高压消毒后,放在烘箱中使其完全干燥。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mL,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恒温箱内12h,干燥后即密封起来,切勿受潮,置阴凉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

     2.4.2试验操作步骤。无菌条件下,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然后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将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略停,取药敏片贴到平皿培养基表面。为了使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相贴,可用镊子轻按几下药敏片。为了能准确的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片能有规律的分布于平皿培养基上,一般可在平皿中央贴一片,外周可等距离贴若干片(外周一般可贴七片),每种药敏片的名称要明确标记。最后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试验结果。

3结果

     3.1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病原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为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及染色特性表现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直杆菌,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根据其染色形态及生化特性结果,可判定病原菌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3.2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的结果,判定标准参照《抗菌药物药效试验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为低度敏感,直径在10~18mm之间为中度敏感,直径大于18mm为高度敏感。

     对6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阿米卡星高敏,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和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链霉素低敏。

4讨论

     4.1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

     4.1.1培养基。应根据试验菌的营养需要进行配制。倾注平板时,厚度合适(5mm~6mm),不可太薄,一般90mm直径的培养皿,倾注培养基18mL~20mL为宜。培养基内应尽量避免有抗菌药物的拮抗物质,如钙、镁离子能降低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胸腺嘧啶核苷和对氨苯甲酸(PABA)能拮抗磺胺药和甲基苄啶(TMP)的活性。

     4.1.2细菌接种量。细菌接种量应恒定,如太多,抑菌圈变小,能产酶的菌株更可能破坏药物的抗菌活性。

     4.1.3药物浓度。药物的浓度和总量直接影响抑菌试验的结果,需精确配制。商品药应严格按照其推荐治疗量配制。

     4.1.4培养时间。一般培养温度和时间为37℃8h~18h,有些抗菌药扩散慢(如多粘菌素),可将已放好抗菌药的平板培养基,先置4℃冰箱2h~4h,使抗菌药预扩散,然后再放37℃恒温箱中培养,可以推迟细菌的生长,而得到较大的抑菌圈。

5防治措施

     5.1饲养管理

     5.1.1仔猪管理。仔猪管理注意事项很多,主要有为仔猪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的应激,防止仔猪肠道感染。具体防治措施为:

     (1)母猪分娩时,饲养人员应在产床前看护,帮忙将仔猪身上的粘液擦掉,然后将仔猪放在有保温的保育箱中,母猪产后当天可肌注青链霉素或产后康等抗菌剂;(2)仔猪出生后不久,要将脐带距腹部7~10mm的地方剪掉,用碘酒消毒,并且尽快让新生仔猪吃上初乳,同时做好固定乳头工作;(3)做好保温工作,保育箱中的温度应在30~32℃,保育箱外环境温度应在25℃左右,并且没有贼风,又可把污浊气体排出舍外;(4)仔猪出生后24h内全部注释或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氟哌酸等);(5)仔猪生后3日龄应补铁,因为奶中却铁,补铁可提高血中铁浓度,缺铁时仔猪易患贫血病、易受冷和感染疫病;(6)8~10日龄应给仔猪补硒,补硒可提高抗病力。

     5.1.2母猪管理。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保证母猪产后乳量的平衡与优质,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养,保证母猪产后乳量的平衡与优质,防止母乳过浓、过稀或不足;(2)在母猪分娩前21d接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k88、k99等四价苗;(3)母猪产前应把整个产房包括床隔板、床面及舍内各种设备彻底清洗消毒,条件允许应空置4d~5d后在进待产母猪。

     5.2补液治疗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猪体都要失去大量的水分、盐分、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严重时甚至危害猪的生命。脱水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使用不便而很难在治疗腹泻之中应用。口服补液盐简单易行,在治疗畜禽腹泻上取得显著的疗效。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组成,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中毒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应用时每25g加水1000~1500mL,任其自由饮用或灌服,灌服量4次/d,用量为轻度腹泻50~80mL,中度脱水80~100mL,重度脱水100~130mL,总液量要求在4~8h内用完。

     5.3抗生素治疗

     目前抗生素是治疗大肠杆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养殖规模、养殖历史和用药习惯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也较大,所以难以界定某地大肠杆菌对那个抗生素更敏感。通过耐药性试验后,该猪场可使用药物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等。阿米卡星20mg/kg肌注,还可投服氟哌酸乳剂2mL,2次/d。恩诺沙星5mg/kg与阿托品0.25mg加维生素B150mg肌注,1次/d。

     5.4中药治疗

     中草药大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实对人畜健康有益无害的天然植物或产品,能起到防病治病,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其独特的优点是长期使用而无药物残留,无抗药性,药效不减和无毒副作用,是良好的“绿色”药物添加剂。大黄、黄芩、当归、厚朴、葛根、木香各15g煎汁放食内母猪一次服,一般用2剂。苦参60g、穿心莲40g、胡黄连20g、木香20g、龙胆草30g、秦皮30g、诃子30g、山楂40g、通草10g、甘草10g,大蒜为引,水煎5次,生大蒜捣汁后混合一起,分5次灌服。

(陕西省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斌,任伟,王青虎)

上一篇: 仔猪腹泻病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