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母猪分娩护理关键点
一胎母猪首次分娩心情很不安,剧烈疼痛导致分娩应激非常大,容易产生产程长,难产率高,产后感染等问题,正确的分娩护理对初产母猪尤为重要。
分娩是母猪围产期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感染、强疼痛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如何通过正确的分娩护理降低母猪的分娩应激,缩短产程,减少难产,抗感染是目前猪场急切关注的一个话题。
1影响母猪分娩的主要因素
掌握原理才能处置得当。要想进行正确的分娩护理,必须清楚影响母猪分娩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产力、产道、胎儿以及精神。
1.1产力
产力包括两种,一种是子宫有节律性的收缩,叫阵缩;一种是腹肌和隔肌的反射性收缩,叫努责。阵缩主要由催产素主导,所以我们为了催产往往注射外源性激素“缩宫素”,以增加子宫的收缩力,但这种宫缩是痉挛性收缩,容易导致胎儿血流供应受阻,缺氧死亡。因此,临床上发现,不恰当使用催产素助产时往往死胎增加。努责是机体腹壁肌肉与分娩相关肌肉的收缩。由于母猪长期缺乏运动,长期使用抗生素、霉菌毒素的蓄积以及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母猪的体质越来越差,虽然产仔数越来越高,但母猪没有足够的体力产完所有的小猪。
1.2产道
母猪的产道包括硬产道(骨盆口)和软产道(子宫颈、阴道、阴门)。从母猪的解剖特点来看是不太容易发生难产的,因为猪的骨盆入口为椭圆形,倾斜度很大,骨盆底部宽而平坦,骨盆轴向下倾斜,且近乎直线,胎儿通过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后备母猪初配时间太早,可能会导致骨盆口发育不良而狭窄;此外,初产母猪由于内分泌机能还不够完善也容易出现前列腺素分泌不足,黄体溶解不彻底而导致子宫颈口开张不全。
1.3胎儿
包括胎儿的大小、胎儿的活力,以及胎儿与母体产道的位置关系,主要是胎势、胎位、胎向。担心胎儿过大导致母猪难产,而选择不攻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对于一胎母猪,攻胎时可以比经产母猪的饲喂量更少一些,攻胎的时间更晚一些,把初生重控制在1.3kg左右是比较合适的。但更重要的是胎儿的活力,胎儿活力差会直接影响母猪的产程。就像母鸡孵小鸡一样的,小鸡如果活力很差,连蛋壳都啄不破的话,这只小鸡就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此外,胎儿活力差会导致羊水不足,也是引起难产的重要因素。
1.4精神
精神紧张可明显干扰机体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产力,影响产程。一胎母猪首次分娩很紧张,如果分娩环境让母猪感觉不舒适的话,更容易导致母猪产程过长、难产。例如:光线太明亮、天气炎热、声音吵杂、有生人在场等都会影响母猪的分娩情绪。
2一胎母猪分娩护理
根据母猪的分娩过程,我们将分娩护理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采取的操作也就有区别。
2.1产前
在母猪分娩之前,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为母猪营造一个舒适的分娩环境,尽量减轻母猪的分娩应激,软化子宫颈,为母猪顺利分娩做准备。做好“舒,,“围”“注,,“洗"。
舒:产前3天开始,保持产房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杜绝生人进入,为母猪营造一个舒适的分娩环境。初产母猪在临近分娩时,常有不安、频繁做排尿姿势、呼吸加快、起卧频繁等分娩应激表现。初产母猪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看,不存在子宫收缩乏力,但也常常出现产程过长甚至难产现象,分娩应激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分娩应激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催产素的释放受到肾上腺素的抑制,使子官不能正常进行收缩而会发生难产。减少分娩应激的方法之一是回归母猪衔草做窝的习性。据报道,有衔草做窝行为的母猪比没有衔草做窝行为的母猪,产程明显缩短。
围:在预产期前1天,饲喂中药“围产康”(益母生化散)1瓶,通过补养母猪围产期,增加羊水,使母猪分娩时产道顺滑,形成的水囊对母体子宫颈和产道有软化扩张的功能,减少对母体的伤害。
注:在预产期前1天,注射氯前列烯醇1一2m1。后备母猪第一胎分娩时由于机体内分泌机能还不够完善,自身分泌的前列腺素可能不足,导致黄体溶解不够彻底,子宫颈口开张不全,而经产母猪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洗:当母猪破羊水时,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消毒母猪乳房及后躯,并疏通乳道。
2.2产中
在母猪分娩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合理、有效的助产方式,尽量让母猪产得更快一些,更顺利些。主要的助产方法有“输”“摸”“灌”“变”“踩”和“拉”。
输:母猪分娩时,往往会出现代谢紊乱、体力不支,夏天还可能因为呼吸急促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所以,产仔过程中正确输液就显得尤为重要。输液的方针是:补充水分、能量、电解质,缓解碱中毒,抗菌消炎。输液的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宁酸勿碱。输液的方法:第一瓶:生理盐水SOOml+佐特星(氧氟沙星注射液)30m1+VC20m1;第二瓶:50/a葡萄糖SOOml+加勉(黄茂多糖注射液)30m1+牲力源(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30m1。
摸:指在分娩过程中按摩母猪的乳房,刺激内源性催产素的分泌,缩短产程。可以由接产员亲自按摩母猪乳房,也可以通过仔猪吮乳来实现对母猪乳房的按摩。有些猪场要等所有猪仔都生出后一起吃奶,这种方法不利于分娩顺利进行。应该是先出生的先吃奶,通过对乳房的刺激帮助后出生的仔猪顺利分娩。
灌:当母猪分娩过程中出现起卧不安(时立时卧)的现象时,说明母猪疼痛剧烈,感觉很不舒服。这个时候,可以按照人工授精的方式,向母猪子宫灌50--1OOml宫炎净,起到强力镇痛的作用,让母猪感到舒服,进行无痛分娩。
变:指分娩间隔超过30分钟时,可以把母猪赶起站立,最好能走动几步。因为母猪难产也有可能是胎儿与母体产道关系不正常,包括胎位不正,2个胎儿同时产出等,变动一下体位,可以纠正胎位。
踩:“踩”的目的就是增加努责的力量并节省母猪体力的消耗。方法是:在看到阵缩将胎儿挤压鼓起时,顺势踩在鼓起的部位,母猪肚子往上鼓的力气越大,就用越大的力气往下踩。通过增加努责的力量,使胎儿娩出更容易。
拉:遇到下述情况时,要及时帮助拉出胎儿:努责阵缩微弱,无力排出胎儿;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产出滞缓;正生时胎儿通过阴门困难,迟迟没有进展。即看到胎儿前置部分露出阴门时,及时拉出胎儿,节省母猪分娩能量。
注意,尽量避免手伸到产道里面去拉,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猪的死胎往往发生在最后分娩的几个胎儿,在产出末期,若发现仍有胎儿未产出而排出滞缓时,可考虑用药物催产。
2.3产后
在母猪娩出所有小猪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加快子宫里面恶露、胎衣碎片的排出,促进子宫复旧以及抗感染。围绕这些工作目标,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洗消毒、产后护宫、消炎抗菌。
卫生是基础:母猪产完小猪后,用0.1%高锰酸钾水对母猪乳房、臀部、外阴及尾根进行清洗消毒。母猪产完小猪后,子宫颈口并未关闭,如果卫生条件太差,会导致细菌孽生引发子宫内膜炎。
护宫是关键: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损害最严重的器官是子宫,子宫复旧是实现下次顺利发情的重要保证。母猪产完小猪后,我们只看到母猪外阴水肿的很厉害。而外阴水肿只是子宫水肿以及产道水肿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母猪产完小猪、排出胎衣后,按照人工授精的方式灌注宫炎净100m1,可以促进子宫内的胎衣碎片、死胎以及恶露彻底排出,化疲消肿,促进子宫的复旧。
消炎是保障:分娩后,子宫颈口并未关闭,母猪体质虚弱,感染风险很大,为了预防子宫内膜炎及泌乳障碍综合征,针对厌氧菌短时间使用大剂量的敏感抗生素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人在母猪产后仅仅是打几天的抗生素进行所谓的“消炎”,而没有根据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种效果是不理想的。笔者建议,对于顺产、产后恢复良好的母猪,可以肌注佐特星+牲力源。但是对于难产的母猪,产后不吃料,体温超过40℃的母猪要进行输液消炎。
3小结
不管是一胎母猪还是经产母猪,其分娩护理的工作目标和内容有很多都是相通的。掌握上述方法,可以让母猪分娩的更顺利一些,产后恢复的更快一些。但是,如果产房的母猪普遍存在产程过长、难产的问题,管理者一定要分析原因,因为“分娩顺利与否是后备期及妊娠期管理的结果”。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关注母猪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
(刘勇,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黄翠峰,青岛市城阳区农业局;张立华,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上一篇: 一吨猪粪价值千元的秘密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