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不同猪只饲料种类及投料量确定—猪的饲养常识

不同猪只饲料种类及投料量确定—猪的饲养常识

    不同的猪群,饲喂的饲料种类不同,营养需要不同,饲喂量也不同。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用途,其饲料配方设计也将相应变化。

    不同的猪群,饲喂的饲料种类是不同的,在确定饲料饲喂量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猪群的类别以及猪群类别与饲料品种匹配。

1猪群类别划分

    1.1按来源或地域划分俗话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也不同,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猪也如此,一个地方的温度、湿度、降水量、气压、光照对猪品种的形成和进,国内一化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也有一定影响。

    本地猪:即地方品种猪,指在相同或类似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下育成的品种,其品种有较好的地域适应性。例如宁乡猪、沙子岭猪等。

    引进猪:本地猪离开当地的地域’在新的地域内饲养,就新的地域而言,这种猪称为引进猪。例如,高原型的藏猪和杜洛克就湘潭、中国地域而言是引进猪。引进猪引入时要尽量保持原产地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水平,否则会出现生产能力下降或发生疾病等情况。

    1.2按基因划分

    纯种猪:是具有共同祖先和相似外貌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猪只群体,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例如,我国优秀地方猪种太湖猪
、金华猪、宁乡猪、荣昌猪;国外引入品种社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等。

    杂种猪:由不同品种或品系杂交产生的后代叫杂种猪,也称杂交猪。国内常用引进长白猪和大约克猪杂交,生产二元母猪,再用杜洛克与其二元母猪交配生产三元商品肉猪。

    1.3按生产用途以及生长或繁殖阶段划分

    (1)商品猪

    哺乳仔猪:常称乳猪,指主要依靠母猪奶水为食物的小猪,国内一般指仔猪出生(1.3~1.5kg/头)至14~28天(5~8kg/头)断奶群前的仔猪群体。

    保育猪:指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饲养至7~10周龄的小猪。

    生长猪:指以蛋白质存积为主要猪群。引进国外品种猪一般保育期后至75kg左右的猪,其中生长猪又分为小猪和中猪两个阶段。国内肉脂型品种猪生长期阶段则提前。

    育肥猪:指由蛋白质存积为主转为脂肪存积为主阶段的猪群,引进猪种一般指75kg以后的猪群。国内肉脂型品种猪生长期阶段则提前。

    (2)种猪

    种猪是指留作种和正在种用的猪。

    后备猪:严格意义上的后备猪是指所有准备作为种猪培养的猪只,通常是指配种前2个月,纳入后备猪管理的猪。配种前两个月才纳入种管理与商品肉猪的管理是有差别的
,目前很多大型专业化猪场已经从断奶就开始以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进行后备种猪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种公猪:指开始直接交配或者人工采精的公猪。

    种母猪:指进行生产循环的种用母猪,又可细分为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

2词料与猪只种类的匹配

    猪群种类不同,饲喂的相应饲料也不同,这里仅以我饲养量较大的二元母猪和三元商品猪为例,说明饲料与群种类的匹配(见表1)。
   
3猪的投量确定

    3.1商品猪

    商品猪的采食量与品种、饲料品质、饲料营养浓度、环境温度、饲养密度、健康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篇未经特别注释的情况下,以上指标分别为:杜长大三元杂交品种。饲料品质、浓度、境温度,饲养密度符合国家和行业2014年以前最新标准,健康况正常。

    3.2乳猪

    孚L猪增重主要的营养来源是奶水,饲喂饲料目的是训练和诱导乳猪学会采食,同时让乳猪接触固体饲料,增强消化系统的适应性。每次量少给,全期勤添加,全期每头采食500g以上固体饲料。

    3.3保育猪

    保育阶段是猪生长潜力发挥的重要阶段,也是商品猪饲料报酬最高的阶段,同时该阶段的生长状态对生长育肥阶段影响很大。保育猪的采食量见表3。
  
    3.4生长肥育猪

    根据表3的能量需要我们把生长育肥猪采食量设计为表4,其中能量浓度均为12.86MJ/kg。
    
    3.5后备猪

    对后备母猪,配种时的背膘厚度与母猪终生繁殖性能呈正相关,13-V25周龄期间后备母猪能量摄入量为自由采食的90%或75%时,可提高怀孕后头30天的活胚胎数,且催情补饲。

    一般增加排卵数2一3枚。因此后备母猪6月龄前的营养需要与生长育肥猪相似,一些常量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要量有所差别,后备母猪饲粮中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添加量应与妊娠母猪相同。投料量设计见表5。

    3.6怀孕前期(配种至28天)

    妊娠前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胚胎存活率最大及分娩时窝产仔数较多。妊娠早期胚胎存活率受配种后早期采食量的影响。若对泌乳期低水平饲喂3kg/d的母猪在妊娠早期实行高水平饲喂3.6kg/d,可提高其胚胎数和胚胎存活率。因此,对于断奶时极瘦的母猪应适当提高饲喂水平3.Skg/d以上。投料量设计见表6。
    
    3.7怀孕中期(28一90天)

    J怀孕中期,胚胎生长营养需要较少,经产母猪增加自身体重和维持营养也较少,加之怀孕母猪的合成代谢增高(也称妊娠的额外效应,即饲料利用率增高)营养沉积较快,因此妊娠中期耗料越多,哺乳期采食越少;妊娠中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也多。胃肠容积越大,产后采食量越大;肢蹄越结实,产后肢蹄病发病几率越小。30一80天是胚胎肌肉组织分化和及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对肌纤维数量有重要影响。

    妊娠中期母猪的投料量过高,可影响乳腺的发育并最终影响泌乳期的泌乳量。从妊娠75天开始增加母猪的能量摄入量(ME由24MJ/d增加到44MJ/d),结果发现,乳腺细胞数量降低,实质组织的重量显著下降,且实质组织的DNA和RNA总量的下降,表明乳汁合成能力的降低。投料量设计见表7。

    3.8怀孕后期(怀孕90天至产仔)

    胎儿70%增重在妊娠后期。提高母猪妊娠后期能量摄入量,可使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增加,但当DE摄入量超过60MJ(哺乳料或怀孕后期料一般DE13.8MJ/kg;60=13.8=4.35)时,初生重不再增加。怀孕后期的高能量饲喂不会影响母猪泌乳期食欲。胎儿的急速生长需要子宫空间,然而大量的营养需要一定体积的饲料作为载体。仔猪所需空间与饲料所需空间形成了矛盾。投料量设计见表8。
    
    3.9泌乳母猪饲喂量确定

    泌乳饲喂量=(维持需要能量+泌乳需要能量)/每千克饲料能量含量

    泌乳母猪维持需要量=0.46W0.75

    泌乳需要能量二仔猪增重x仔猪增重所需奶量x奶水能量含量/饲料能量转化为奶水能量的转化率(一般为常数4)

    饲喂量设计(见表9,未考虑母猪增重)。

    3.10床空怀母猪

    短期优饲,能够增加排卵数。糖和淀粉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能刺激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分泌,进而促进发情与排卵。对空怀母猪饲喂量的设计原则:膘情正常母猪或偏差母猪采用泌乳料或下床母猪专用料,自由采食。膘情太差的母猪,可以推迟一个情期配种,以便增加排卵数,或者实行短期优饲。膘情太好而不发情的母猪,可以限饲与优饲交替进行,或饲喂青饲料。

    3.11种公猪

    与种母猪不同,由于种公猪性别不同,饲喂目的不同,使用的饲料不同。高能量的饲喂能增大体型,但降低性欲。在确定公猪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公猪的体重、生长率、利用强度。种公猪能量需要及投料量设计见表10。
    

(张道中,刘元英;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 2014年畜牧行业的投资并购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