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黑”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新杨黑”蛋鸡黑羽、黑脚、五趾,体型漂亮;“新杨黑”产蛋率高,72周龄产蛋290多个,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可维持1个月以上;“新杨黑”鸡蛋蛋重小,平均蛋重不足50g;“新杨黑”蛋鸡蛋品质好,72周龄平均蛋壳强度3.8kg/cm2以上,长途运输鸡蛋破碎率低。本文总结了“新杨黑”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为充分发挥“新杨黑”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场经济利益提供参考。
1生物安全控制是“新杨黑”蛋鸡生产成功的关键
蛋鸡安全是每个鸡场非常关心的重要工作。生物安全是产蛋期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只要做好生物安全,才能保证产蛋期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所谓的“有的收没得收看安全,收多收少看管理”。生物安全的关键是隔离,不要将其他鸡场的转鸡笼或转蛋箱带进鸡场是隔离的基本原则。
1.1鸡场要配备专用转群鸡笼
转育成鸡的鸡笼要充分清洗消毒,不要直接使用来自产蛋鸡舍的鸡笼。由于大部分鸡场都是多批次饲养,1个鸡场有多个月份的蛋鸡,一批淘汰时其他批次的鸡可能正在产蛋高峰,这为“新杨黑”蛋鸡的生物安全工作制造了很大困难。育成鸡对其他产蛋鸡舍的微生物还没有建立好免疫反应,缺乏足够的抵抗力。在育成鸡转群到产蛋鸡舍时,要特别注意与已经在产的蛋鸡舍的隔离。
1.2淘汰鸡销售注意与卡车隔离
如果鸡场做不到全进全出,销售淘汰鸡时很可能会将传染病带到在产的鸡舍。在淘汰鸡销售时不要让来自疫区的卡车进入鸡场,销售淘汰鸡应处距离鸡场进风口50m以外的地方。进入鸡场的淘汰鸡转群鸡笼必须是经过清洗消毒,单向使用,不可以双向反复使用,卖淘汰鸡的人员严格分工,接近淘汰鸡卡车的人员在做消毒防护前不要进入鸡场和鸡舍;有条件的鸡场可以通过多人单向接力,根据鸡舍门窗到卡车的距离,经过10~30人工将淘汰鸡从鸡舍传到卡车,可以避免来自卡车的污染进入鸡舍。有设备条件的鸡场,通过传送带传送到鸡场外。
1.3鸡场要配备专用蛋箱
原则上不使用外来蛋箱。蛋箱进鸡舍前要充分清洗消毒,需确认购进的稻草或其他垫蛋箱物品不是来自疫区。应在鸡场外建立独立的鸡蛋销售网点,避免鸡蛋销售人员、蛋箱和车辆对鸡场的污染。有条件的鸡场应建立自动检蛋系统,将鸡蛋直接运到鸡舍外的房间进行鸡蛋的挑选和装箱。做好饲养管理,保证水、料、通风和免疫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转群管理
从育成鸡舍转到产蛋鸡舍,转群应激大,应激的程度取决于鸡在转群笼的时间和工人抓鸡的姿势。转群前3d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转群后3d继续添加,可以降低应激,促进育成鸡的恢复。转群时抓鸡、运输和放鸡都要耐心,转群笼的鸡只不能过于拥挤,抓鸡应轻拿轻放,所有工作围绕防止鸡受伤害。
转群时间最迟不晚于16周龄,鸡的生理最佳时间是在13周龄。13周龄鸡的骨骼发育已经比较好,正开始生殖系统的发育。越早转群鸡越早适应环境,能够建立对环境微生物的免疫反应,特别是在多批次产蛋鸡的鸡场,是有利于产蛋期的生产,鸡成活率高。
全群前产蛋鸡舍要彻底清洗、消毒,将上一批鸡残留的鸡粪、羽毛和剩余饲料全部清除出鸡舍,能够移动的设备转出到舍外。有条件的鸡场可通过检测鸡舍内微生物数量判断鸡舍消毒的效果。需要反复确认饮水系统是否完全清洗,是否放净和清洗饮水管,喂料机、风机、清粪机和定时钟等自动化机器是否能正确工作,反复测试设备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在转群前1d开风机排出福尔马林。
2“新杨黑”产蛋期的饲料控制
2.1饲料是蛋鸡生产最大的成本
控制好饲料不仅能节约蛋鸡生产的直接成本,还能通过提高产蛋率和鸡蛋质量降低间接成本。好的饲料可提高“新杨黑”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满足蛋鸡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可增加高峰期产蛋率,并延长高峰产蛋率的时间;在产蛋后期,适当调整饲料配方,防止蛋鸡过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好饲料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能量水平、氨基酸水平、维生素浓度和矿物质浓度,还需要少含甚至不含对蛋鸡生命有毒的物质。质量好的饲料比质量差的经济效益更高,质量好的饲料采食少些就可可以达到标准体重,质量差的饲料需要采食更多饲养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标准体重,质量差的饲料还会造成生长发育不一致,鸡体重均匀度差。每天下午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使料槽中只有细的粉料直至没有任何料,空槽有利于鸡肠道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消化系统发育。根据市场需要和鸡的体重发育情况,确定饲喂量,制定空槽时间。利用空槽,可以调整鸡群,将发育较差的鸡挑出来补饲。
2.2饲料原料管理是育成鸡饲料管理的核心内容
不同来源的预混料营养成分有差异,要选择维生素和矿物质浓度高的预混料。不同批次玉米的质量也会有差异,玉米因产地、含水率和容重等因素所含的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含量会有较大差异;有些批次玉米携带较多的病斑、虫蚀斑、霉菌和霉菌毒素等致病因子,会影响鸡的肝肾功能,尽量选择病斑、虫蚀和霉菌颗粒少的玉米,特别避免有霉菌斑的玉米。如果无法避免这些带毒玉米粒,要在饲料加工时添加脱霉剂,吸附毒素,缓解毒素对肝肾的伤害。“新杨黑”蛋鸡饲料中不宜加麦麸。麦麸会降低饲料的能量水平,影响鸡的产蛋。更改原料、不同批次原料或预混料的更换需要循序渐进,一次换20%~30%,给予鸡消化系统适应的过程。
2.3饲料配方因饲料原料质量、采食量、气温变化和蛋鸡生产期需要保持经常性的调整
天气炎热鸡采食量低时,需要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提高豆粕的含量;气温低时,增加玉米的含量,可适当降低豆粕的含量。自配料应比较玉米、小麦和大麦的价格,如果玉米价格过高,可以用小麦和大麦替代部分或全部玉米,替代玉米前与预混料公司充分沟通,需要他们在预混料中更换一些酶制剂。饲料暴露空气后应尽量早饲喂,饲料维生素在空气中易氧化,造成营养损失。
2.4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新杨黑”蛋鸡可以使用高产蛋鸡全价饲料,选择饲料的原则是预混料中添加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浓度,关键看饲养效果,一些饲料公司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并使用特别的酶制剂,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及时与饲料公司沟通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根据“新杨黑”的生产实际情况,咨询蛋鸡营养专家做适当的添加以提高生产效率。表1列出了“新杨黑”的蛋鸡的主要营养需求和建议,随着日龄增加需要适当降低豆粕的含量,以降低鸡蛋重量增加的速度,提高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把握预混料和饲料中钙的准确含量,应弃用钙含量差异大的饲料。自配料一般在预混料钙的基础上添加石粉,如果5%预混料中已经含有13%的钙,石粉钙含量37%,则16~17周龄配方中需要5%石粉,计算公式如下:
5%×13%+5%×37%=2.5%
5%×13%+9%×37%=4%
2.5通过控制鸡的蛋白质摄入量控制蛋重
影响蛋重的主要因素是开产蛋重、体重和鸡蛋白质的摄入量。产蛋后期主要通过调控饲料蛋白质的方法降低鸡蛋增重速度。要非常小心降低采食量,降低采食量确实可以获得小鸡蛋,但由于少的采食量鸡获得的代谢能也会相应减少,会减少钙的摄入,因此采食量下降鸡的产蛋量会下降、蛋品质也可能会下降。降低采食量要非常小心的一点点下降。产蛋量下降1%,每个鸡蛋重降低0.5g;每羽鸡少喂0.25g饲料,10000羽存栏鸡每天减少饲喂2.5kg饲料,观察鸡的产蛋量是否会继续下降,1d不要减少1g以上饲料。
2.6粉料颗粒不宜加工得过小
粉状料多了不仅鸡舍粉尘大,饲料浪费,而且会造成营养不均衡。育成饲料小于1mm的饲料占比不超过25%,1mm~2mm占65%,2mm~3mm的饲料占10%,13周龄后饲料颗粒可以大些,但超过3mm的颗粒不要多于5%。过大颗粒的饲料会造成营养不平衡,大颗粒饲料主要是玉米,玉米吃多了会减少豆粕的采食,造成采食氨基酸缺乏,饲料颗粒不要超过4mm。
2.7匀料是蛋鸡饲养的关键
匀料不仅可以促进鸡采食,而且可以发现局部饲料堆积。饲料堆积不仅浪费饲料,而且堆积的饲料易发生霉变、易发生维生素降解。加强饲料管理,在空笼位置容易饲料堆积,发现霉变或长期堆积的饲料要及时清理掉,避免被误食。
2.8频繁使用抗生素是鸡蛋蛋壳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产蛋期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慎重,应尽量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仅使用3d~4d。抗生素不仅会进入鸡蛋,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抗生素还会伤害鸡的肝脏和肾脏。肝肾是鸡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差不仅是鸡蛋变大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肝肾功能下降,一些蛋壳主要的蛋白质不能充分合成。在发生病毒性疾病时,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持续的添加抗生素会破坏肝肾功能,在蛋鸡痊愈后鸡蛋蛋壳质量依然很差,主要原因之一是肝肾功能破坏。
3光照管理
3.1光照是鸡生产的开关
笼养“新杨黑”蛋鸡产蛋期需要12h和20lux以上的光照,才能保证较高的产蛋率。预产期保持10h或11h光照,并更换功率高的灯泡,一般节能灯13瓦,LED灯7瓦。在鸡17周龄和体重1.21kg增加1h光照,如果17周龄体重没有达到1.21kg,延迟到18周龄时再增加光照。之后,每周或每两周每天增加15或30分钟的光照时间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16h为止,达到16h后不能减少光照。鸡群未达到适宜的体重1.21kg之前不宜采取光照刺激措施。如果对低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实施刺激光照,会导致蛋型的变小,高峰持续时间短或高峰过后产蛋下降过快等问题。使用LED灯,可以避免灯泡损坏不能及时更换对鸡群的影响,提高鸡的产蛋率。
3.2光刺激可以获得小蛋
蛋重大小受初产鸡蛋大小影响,初产蛋重大,后期蛋重也大;蛋重与体重正相关。然而,体重不达标开产会导致后期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通常较早的光照刺激会使每羽鸡的产蛋增加一些,但蛋重偏小;较晚的光照刺激使蛋的总数减少,但产蛋早期的蛋重较大。在自然光照鸡舍,在上半年初产的鸡群容易产小蛋,下半年初产的鸡群容易产大蛋。通过光照控制也可以在下半年产小蛋。为了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并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在体重不达标时不宜做光照刺激;体重不达标,意味着鸡的消化系统、骨骼系统和繁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鸡提早开产会影响鸡的进一步发育,导致鸡早衰,鸡群达不到产蛋高峰,初产鸡死亡率高,后期蛋壳质量差。这似乎是个哲学命题。要获得持久高效小蛋的关键在初产时给予更好的营养,给予充分的氨基酸和维生素。
3.3夜间光照1h,能够提高鸡蛋品质夜间光照
在夜里11∶00~12∶00补光1h,同时开动自动喂料机,吸引鸡采食。鸡蛋壳蛋在夜里形成,夜里吃到饲料的钙质,有利于钙的补充,促进骨髓钙的代谢。夏季夜里开动自动喂料机,还可以促进鸡的采食量,提高鸡的产蛋率。
4生长发育管理
4.1通过称体重了解鸡的发育
鸡开产后还会继续发育,一般30周龄后发育完成。用一个刻度5g~10g的电子秤称量鸡的体重,每次称量至少30羽鸡,存栏1万羽以上的鸡舍应称重100羽。开产后每2周称重,这对于及时调整饲喂量非常重要。体重指标包括平均体重和体重均匀度,提高均匀度可以避免产蛋鸡过肥,能降低死淘率,提高鸡的产蛋量。鸡群17周龄的平均体重是1.21kg,体重在1.09kg~1.33kg的鸡数应该占到鸡群的80%以上。正常情况下,产蛋期的鸡均匀度应达90%。
4.2根据体重调整采食量
定期的称重能掌握鸡群偏离正常情况的日期,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高峰期后产蛋率下降,需要降低采食量,从而使体重不会增加过快,增加的体重主要是脂肪。
4.3通风管理
在冬季常因保温需求而不重视通风。通风不畅不仅鸡舍内氨气浓度大,氧气也不足。鸡靠吸进氧气进行新城代谢,氧气不足必然影响生长。在寒冷天气通过增加采食量提高鸡的抗寒能力。“新杨黑”抗寒能力强,即使在夜间也应保持鸡舍的换气。低温时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玉米比例,增加饲料供给,产蛋高峰每羽鸡饲喂100g,可以御寒。
4.4饮水管理
饮水管理的关键是保持清洁卫生的水和饮水器畅通。每天检查饮水是否有异味,每天检查乳头是否有水。饮水不足往往导致饲料消耗减少。
5免疫控制
5.1疫苗免疫是鸡群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要保证鸡群健康,首先是鸡可以饮用清洁卫生的水,采食符合营养需要的饲料,处于适宜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鸡舍环境;鸡场能够加强隔离,防止外来传染病的侵害。特定的疫苗仅对特定的传染病有效,许多传染性疾病还没有疫苗;一些病毒的种类很多,疫苗只对其中的部分病毒有效;一些传染性病毒变异快,疫苗的更新速度赶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但无论如何,许多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离开疫苗是万万不行的。
5.2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
产蛋期免疫会影响产蛋,鸡群开产后尽量减少免疫次数,生物安全条件好的鸡场在产蛋期可以减少免疫。开产前要完成所有计划疫苗的免疫,开产后健康鸡群只免疫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表2列出了产蛋期的推荐免疫程序,需要在发生区域流行性传染病时根据疫控中心和禽病专家的建议,增加或加强免疫。做好免疫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制定免疫计划、疫苗采购和保存、实施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都对免疫成功起关键作用,与疫苗公司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保持经常的沟通,他们能够提供更加具体的示范应用。
6鸡蛋品质管理
6.1好的鸡蛋品质管理可以提高鸡蛋的附加值
“新杨黑”鸡蛋品质好,蛋壳强度大不易破碎,鸡蛋口味好没有异味。管理鸡蛋品质主要是要做好及时清理蛋网、及时检蛋和及时储存等工作。
6.2清理蛋网防止脏蛋
脏蛋主要是鸡粪污染鸡蛋。鸡发生消化道疾病拉稀后,粪便会粘在肛门和蛋网上,需要每天检查蛋网上是否有鸡粪残留,及时清除,并清洗鸡肛门,不要有鸡粪残留。鸡蛋涂膜前不要清洗鸡蛋,清洗后的鸡蛋外膜被破坏,细菌很容易进入蛋壳内而不被阻拦和杀灭。蛋网上还会积聚粉尘,需要每天清理。鸡蛋上有粉尘不仅鸡蛋不美观,还会滋生大肠细菌繁殖,在潮湿环境粉尘还会促进霉菌增生,导致鸡蛋发霉。
6.3及时检蛋
鸡舍中含有大量鸡粪中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附着在鸡蛋上越多,进入鸡蛋的大肠杆菌越多。鸡蛋中的大肠杆菌死亡后其细胞壁生成内毒素,内毒素使人不适,含量高了会中毒。1d至少上午下午各检1次鸡蛋,下午的1次检蛋时间应该在下班前,不要让鸡蛋过夜。鸡蛋不要在鸡舍储存,要及时转移到蛋库。
6.4鸡蛋要及时储存
鸡蛋应及时消毒,低温储存,尽量抑制鸡蛋表面的细菌繁殖。消毒剂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消毒剂安全标准,可选择电解离子水、臭氧和氯制剂等。蛋托盒装鸡蛋应将鸡蛋的大头朝上,大头向上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保护鸡蛋。鸡蛋大头(钝端)是鸡蛋气室位置,大头向上时蛋黄不易沾粘蛋壳,鸡蛋保鲜时间长。鸡蛋产出4h后可以低温储存,0℃~4℃的低温储存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繁殖,有利于维持鸡蛋品质,可以提高面包、冰激凌等以鸡蛋为原料的食品质量。
7总结
“新杨黑”蛋鸡容易饲养,精心的管理能够提高产蛋期的生产成绩。育成期饲养工作的关键是做好生物安全控制、饲料营养控制和免疫控制,转群管理、饮水管理、体重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和鸡蛋品质管理等都是产蛋期管理工作的重心。
(1.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俭,严华祥,徐志刚,陆军,朱昌尧,阮玉琦;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蔡霞,严华祥)
上一篇: 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