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群亚健康知多少

猪群亚健康知多少

     有关猪群亚健康,您了解多少呢?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朱中平,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兽医专业主任、动物疫病快速检测中心主任王艳丰,泰国猪病控制专家、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兽医学KhampeeKortheerakul博士,安徽省小岗宝迪种猪科技有限公司张守石总经理,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刘宇副研究员为您一一解答。

      问题1:对“亚健康”的理解

     朱中平:尽管我们对亚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明确的定义,但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个人认为,近年来养猪界提出的亚健康,可以认为是“猪群在健康与非健康(疾病)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非彼的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猪,可能检测不到病原的感染,但表现精神不佳,行为刻板,生长受阻,性能变差;也可能检测到了病原,但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亚健康猪群,不管是否可以检测到病原,但一个共同的内部特征是免疫力低下,即呈现免疫抑制状态,外部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宜能力减弱。

     中兽医对猪群亚健康的认识:中兽医认为,健康是猪群与自然的一种动态平衡,即包括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也包括机体与外界的阴阳平衡。当不良环境、营养、管理等因素持续向机体施压,超过调节阈值时,“阴平阳秘”被打破,就会出现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异常的“未病态”,未病态又可分为: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欲病未病态。对“未病态”及时干预,消除不良因素,适当调理,尚可恢复。如若不然,可能进入症状明显的疾病状态。所以,中医倡导“上工治未病”“治未病不治已病”的健康保健观。

     王艳丰:亚健康一直以来被定义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其本质是轻度功能性疾病。人群中的“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易”(易疲劳、易感冒及易有各种不适)即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猪群亚健康概念无权威的说法,一般认为猪群无临床症状和诊断指征,或虽有病症却无法取得临床诊断依据,存在潜在发病的倾向,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紊乱状态。

     问题2:亚健康状况猪群会带来哪些风险?

     朱中平:由于亚健康猪群生理功能变差,代谢能力低下,抗逆性差,亚健康猪群的风险有:第一,稍微遇到生产应激或环境应激就会暴发疾病;第二,可导致低致病性病原菌引起多种疾病综合征甚至于因注射弱毒苗引起疾病;第三,不能很好发挥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药物对感染的控制必须依赖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体的调理作用。亚健康猪群吞噬细胞缺乏,功能低下);第四,不能充分对免疫接种做出应答,易出现免疫失败现象;第五,母猪繁殖性能低下,仔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

     问题3:如何发现猪群的亚健康?

     张守石:每天要注意观察猪群状况。

     1)母猪

     ●观察母猪断奶7 d发情率、配种分娩率是否分别低于85%;

     ●观察后备母猪初情期是否推迟;

     ●观察膘情是否正常:其厚度断奶时和参配前不低于16 mm,分娩前在20~22 mm;

     ●观察母猪皮毛的光泽、颜色;

     ●观察母猪毛孔是否有出血点;

     ●观察母猪的难产比例;

     ●观察其分娩的初生仔猪:初生重是否正常(不低于1.2 kg),体表是否发黄,窝产死胎、木乃伊胎是否平均超过0.8头等;

     ●观察母猪群粪便是否正常,评估项:颜色、硬度;

     ●观察哺乳期母猪乳房膨胀度、泌乳量、柔软度、是否有肿块;

     ●观察母猪阴道分泌物是否正常。

     2)生长猪

     ●喂料过程中,猪群反应是否迟缓;

     ●观察猪群采食量和饮水量与日龄是否相符;

     ●观察70日龄前生长猪睡眠过程中是否有耳朵竖立如兔子耳朵的表现;

     ●在室温与猪只日龄相符的情况下,生长猪在睡眠过程中是否有扎堆现象;

     ●观察猪只眼睛是否灵活,是否有分泌物,是否有泪斑;

     ●观察猪只的呼吸频率和节奏,包括腹侧部肌肉的相应运动情况;

     ●观察猪只膘情、皮毛、粪便是否正常;

     ●观察猪只姿势和运动是否正常,是否有犬坐弓背姿势;

     ●观察猪只饱腹感:腹部膨胀度;

     ●观察猪只料重比、日增重是否与日龄相符;

     ●观察猪只尾巴的状态:上翘、摇摆的为健康猪只。

     问题4:亚健康的猪群临床有哪些表现?

     朱中平:个人在临床总结了“五看”来判断猪群是否存在亚健康状态。尽管不全面,但应该是有代表性的。

     1)一看眼睛泪斑

     一般人认为,猪只脸上有泪斑,猪场就发生了萎缩性鼻炎。但我们应该清楚,萎缩性鼻炎有四大基本表现:一是打喷嚏(鼻黏膜受炎症刺激);二是用鼻擦墙壁或栏杆(鼻黏膜受炎症刺激发痒);三是鼻孔流鲜红色血液;四是鼻甲骨萎缩。如果猪群有泪斑表现而没有萎缩性鼻炎4大表现之一,那就不要轻易给泪斑与萎鼻划等号,而要听听中医是怎么说的。中医认为,肾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本,主人体一身之阳气。肾精充足,目视精明。眼之能视,有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而“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中医的“肾”有别于西医的“肾”。西医的“肾”就是指泌尿排泄器官,而中医的“肾”则至少包含2个功能,即性功能和免疫功能。说明中医的“肾”在免疫机能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肾功能不足、抵抗力差,可以从眼睛反映出来而出现“泪斑”。

     2)二看淋巴结

     蓝耳病在淋巴结特征性的病理表现是:大部分感染病猪体内的许多淋巴结通常会增大2~10倍。感染病毒早期,增大的淋巴结常为半透明、棕褐色、硬度中等。此后,淋巴结变硬、颜色变为白色或者稍带棕褐色。圆环病毒单纯感染或继发感染并不是很严重时,有两大特征性病理变化:一是淋巴结肿胀(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异常肿胀,切面为均匀的白色,一定是水肿,而没有什么出血变化);二是肾脏水肿、苍白,被膜下有坏死灶(姜平,2008)。因此淋巴结肿胀,很大程度上是圆环病毒、蓝耳病惹的祸。而圆环病毒、蓝耳病是公认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

     3)三看关节

     能够导致关节肿胀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鼻支原体和猪滑液支原体。尽管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实验室检出率不高,主要是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较难,本人估计实际感染率是检出率的10倍以上。保育中后期的关节肿胀,很大程度上是副猪嗜血杆菌惹的祸。很多猪病专家都认为,副猪嗜血杆菌是圆环病毒、蓝耳病的“影子”细菌,副猪嗜血杆菌是免疫抑制背景下的“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所以,保育后期出现的关节肿胀是一个猪场是否存在免疫抑制的又一重要指证。

     4)四看皮肤红疹

     皮炎肾病综合征最显著症状为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红紫斑及丘疹,主要集中在后肢及会阴区域,有时也会在其他部位出现。随着病程延长,破溃区域会被黑色结痂覆盖。这些破溃伤会逐渐褪去,偶尔留下疤痕(Drolet 等,1999)。显微镜观察,可见红斑及丘疹区域呈现与坏死性血管炎相关的坏死及出血现象(Segalés 等,2004)。全身特征性症状表现为坏死性脉管炎。蚊虫叮咬也会有红斑,但红斑一般较小,有痒感,食欲多数正常;而皮炎肾病综合征猪一般呈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轻度发热或不呈现发热症状(Drolet 等,1999)。喜卧、不愿走动,步态僵硬。但有一点需要关注,就是蚊虫叮咬的猪体质会减弱,可能更容易感染圆环病毒,而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猪皮肤会散发出一种血腥的气味,更容易招惹蚊虫叮咬,所以在夏季,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猪病程往往发展更快。因此,皮肤出现红疹而又排除蚊虫叮咬,很可能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皮炎肾病综合征。

     5)五看脾脏被膜下出血免疫力低下的猪都可以引起脾脏被膜下出血。

     张守石:亚健康猪群对环境适应力差,喜聚堆,易炸群,猪群健康很容易随着环境变化发生波动。问题5:亚健康公猪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

     Khampee Kortheerakul:亚健康的公猪表现为性欲差,射精量低,精子活力差,密度低,受精能力差等。问题6:哪些原因会导致猪群的亚健康?

     朱中平:长期的环境不适应(阴暗、潮湿、空气质量差);长期的营养不足、不均衡以及关键性抗病营养缺乏;慢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霉菌毒素污染、重金属中毒;免疫抑制性药物长期添加。

     张守石:主要影响因素有:1)营养:饲料营养均衡;饲料原料霉变;2)饲养管理:饲养密度、光照、温度、湿度等。问题7:处于亚健康的猪群是否应该注射疫苗?若注射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朱中平:对亚健康猪群注射疫苗发病风险极大。一方面注射弱毒苗可能导致发生与弱毒苗相对应的疾病,因为弱毒苗的安全性检验是在试验猪健康的状况进行的,对亚健康猪并不安全,尤其在注射蓝耳病弱毒苗时更是如此;另一方面,若注射灭活苗,则可能因灭活苗本身应激比较大,可能激发机体发生其他疾病或机体本身亚临床感染的疾病;同时,亚健康猪群由于免疫应答水平低,不容易产生抗体,疫苗注射效果会很差。个人在2006年就提出“两清除一提高”猪场健康管理方案。即在普免疫苗时,若猪群存在亚健康状态,应该提前15 d使用敏感抗生素5 d清除细菌性亚临床感染,停药10 d后注射疫苗;免疫前3 d强化环境卫生和消毒,清除猪场环境病原;免疫前3 d后7 d免疫猪群添加特殊抗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应答能力。这种免疫前后“两清除一提高”健康管理策略实施后,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因免疫疫苗发生疾病的风险和提高了疫苗免疫效果。

     张守石:对亚健康猪群可以注射疫苗,但要注意前期抗体应激处理,同时在现场免疫时放慢进度,随时注意观察猪只应激情况,对于应激猪只及时进行救治。

     问题8:如何防控猪群亚健康状态,应如何提高猪群免疫力?

     朱中平:实施“两清除一提高”猪场健康管理策略。此处的“提高”也包含提高环境舒适度、提高空气质量、提高营养及营养均衡度尤其是抗病营养水平、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基于中医对亚健康的认知是阴阳失衡,所以,中医对亚健康的处置措施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未病先治,既病防变。“两清除一提高”策略中,“清除内外环境病原”是“驱邪”,“提高环境舒适度、提高空气质量、提高营养及营养均衡度尤其是抗病营养水平、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是“扶正”。

     问题9:营养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在提高亚健康猪群免疫力方面有哪些作用?

     刘宇:1)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健康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有益微生物是优势菌群并起主导作用,但是当机体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时,体内微生物处于失衡状态,病原微生物占优势时,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中益生菌可黏附于肠道黏膜表面,竞争性抑制病原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微生态制剂可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因子,通过菌体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细胞,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活性,使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抵抗力。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即可提高机体体液抗体水平。一些微生态制剂还具备免疫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益生菌可以调节致炎和抗炎因子的平衡,从而达到抑制过敏反应的目的。此外,饲料添加剂中的寡糖能与相关毒素,病毒,真核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作为外源抗原的佐剂,从而增强免疫应答水平。3)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中的酶制剂,以及益生菌产生各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均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另外,还能促进消化道内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一系列营养成分的有效合成和吸收利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4)产生抑菌因子:益生菌可产生多种抑菌因子,如有机酸、过氧化氢、抗菌物质等。其中,有机酸主要包括乳酸、乙酸、丙酸等,能够降低肠道pH,从而能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病原的生长与繁殖。

(本刊编辑/张金辉)

上一篇: 妊娠期提高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