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羊繁殖率的技术
随着肉羊业发展,集约化肉羊生产所必需的繁殖控制技术、繁殖利用制度、饲养标准、饲料配方、育种技术等取得了新的进展。笔者就如何提高母羊繁殖率谈一下初步看法。
1肉羊繁育基本情况
当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采用常规养羊法,即:母乳喂养,3~4月龄断奶。该模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1由于母羊产羔后,要用3~4月时间哺乳羔羊,因此其体力无法得到恢复,延长了配种周期,降低了其繁殖利用率。
1.2母羊产羔后,2~4周达泌乳高峰,3周内泌乳量相当于全期总泌乳量的75%,此后泌乳量明显下降,母羊分泌的母乳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1.3常规法断奶,羔羊瘤胃和消化道发育迟缓,断奶过渡期长,影响了断奶后的育肥;难以管理和控制断奶羔羊,不宜于对羔羊的营养调控;难以保证整个羔羊群体采食到适合自身生长水平的开食料,同时,又打乱了羔羊瘤胃及消化道各部内消化代谢的动态平衡。
1.4常规断奶难以适应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达不到全进全出的生产要求。而实施早期断奶则可克服这些缺点,它能运用现代科学的饲养知识来调配饲料,可以促使羔羊肠胃机能尽快发育成熟,增加对纤维物质的采食量,提高羔羊体重和节约饲料,使羔羊的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而且提高了母羊的繁殖率,达到一年两胎的目的。
2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方法
母羊要求健康、膘情中上等、泌乳性能良好,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使之有较好的体况和膘情,否则就会影响到母羊的受胎率。
2.1超数排卵
营养水平对山羊和绵羊的排卵率和产羔率有重要作用。影响排卵率的主要因素是膘情,膘情为中等以上的母羊排卵率高。配种前5~8d提高母羊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对体况中等和差的母羊排卵率有显著作用。因此,可以采取短期优饲的方法达到满膘且提高排卵率。
在母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比正常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这种方法称为超数排卵。超数排卵的处理方法是在成年母羊发情到来前4d,即发情周期的12~13d,肌肉或皮下注射PMSG600~1100(IPU)IU,出现发情时即可肌肉或静脉注射(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以在短时间使母羊的一部分卵泡提前成熟并排卵,达到超排的目的。
2.2母羊同期发情
对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称为同期发情,其目的是为了统一配种,集中产羔,规模育肥。应用前列腺素进行发情处理的方法有:一种是给母羊一次性注射pgf2a6~8mg(或icl8099630~50mg),注射后在72h内会有50%~60%的母羊发情;另一种方法是在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1d以同等剂量再注射后,间隔11d以同等剂量再注射1次,能使同期发情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
对发情母羊进行早晚两次配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配种受胎率。
2.3羔羊吃足初乳
羔羊初生后1~3日龄内一定要使它吃上初乳。初乳中含丰富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组成全面维生素较为齐全和充足,含矿物质较多,特别是镁多,有轻泻作用,可促进胎便排除。含抗体多,是一种自然保护品,具有抗病作用,能抵抗外界微生物侵袭。因此吃好初乳是降低羔羊发病率、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2.4高质量的代乳粉和开食料
断奶羔羊体格较小,瘤胃体积有限,瘤胃乳头尚未发育,瘤胃收缩的肌肉组织也未发育,未建立起微生物种群,微生物的合成作用尚不完备。羔羊处于发育时期,要求的蛋白质、能量水平高,矿物质和维生素要全面。代乳粉和开食料根据羔羊消化生理特点及正常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保证质量尽量接近母乳,一要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保证吃够数量,易消化吸收;二要营养好,保证羔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特别是能量和蛋白;三要成本低廉。
2.5用代用乳饲喂羔羊时,要精心饲喂
注意清洁卫生哺乳水桶等器具务必保持清洁,使用后要及时洗净、杀菌,并干燥存放,以避免羔羊通过消化道感染细菌,从而降低发病率。使用颗粒饲料,颗粒饲料体积小,营养浓度大,非常适合饲喂羔羊。颗粒料比粉料能提高饲料报酬5%~10%,适口性好,羊喜欢采食。
2.6羔羊早期断奶,强度育肥
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在常规3~4月龄断奶的基础上,将哺乳期缩短到40~60d甚至7~21d断奶,利用羔羊在4月龄内生长速度最快这一特性,将早期断奶后的羔羊进行强度育肥。
2.7母羊中药回奶,缩短母羊光照时间
哺乳母羊用炒麦芽、莱菔子水煎服,连服3d,可快速回奶。春季把母羊每天的日照时间控制在8h以内,这种人工控制的光照环境,可使母羊很快发情。在分娩后即实行光照控制,从而达到年产两胎的目的。
(安徽省太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孙自富)
上一篇: 如何提高冬季山区鸭产蛋率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