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绵羊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新疆大多数绵羊的繁殖率在130%以内,且季节性发情明显,不能全年配种产羔,繁殖率的高低主要由品种本身遗传因素决定,但也受到外界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提高繁殖率是发展养羊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笔者总结多年来养羊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提出提高肉羊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1管理措施
1.1通过表型选择双羔留做后备母羊
多羔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性,产双羔的母羊及其后代生产双羔的可能性要高于产单羔的母羊及其后代,尤其是第一胎产双羔的母羊更具有产双羔的潜能,所以在羊群的周转和繁育过程中,要优先选择双羔留做后备母羊,针对双羔这一性状进行继代的表型选择,群体的产羔率和繁殖率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1.2提高能繁母羊的比例和质量
一般羊群中能繁母羊的比例要达到70%,后备母羊的比例为20%,每年产羔后,一定要严格淘汰老、弱、病、残、老龄、患有生殖系统、乳房炎等疾病和连年空怀的母羊,及时补充优秀后备母羊。
1.3合理调整能繁母羊群的年龄结构
生产实践证明:新疆细毛羊产羔率随母羊的年龄增长而改变,头胎(2岁)和2胎(3岁)产羔率分别为3%和6%,3胎(4岁)和4胎(5岁)的产羔率分别为41%和44%。按照产羔率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优化母羊群年龄结构,除优先选择双羔留做后备母羊外,在能繁母羊群体中还要尽量选留头胎(2岁)和2胎(3岁)产双羔的母羊,同时加强饲养和管理,尽量延长产双羔母羊的使用年限,也是提高群体产羔率和繁殖力的有效管理措施。
2饲养技术
2.1重视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坚持公羊单群管理,禁止与母羊合群;种公羊的饲养水平(特别是蛋白质的营养)与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母羊的受胎率、产羔数和胚胎质量,因此要求公羊体质健壮,中等以上膘度,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配种工作开始前45d,开始对种公羊强化饲养、加强运动、采精验精、保证活力,日粮中逐渐增加含蛋白质高的混合精料,饲喂优质青干草,注意Ca、P比例和维生素饲料如胡萝卜的补饲,根据配种任务调整营养水平,采用自然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的公羊与母羊群隔离,早(7~8点),晚(7~8点)两次打入母羊群配种,之后将公羊从母羊群中分隔出来休息并进行补饲;采用人工授精必须按采精的操作规程进行,采精次数适当,每天2~4次,连采5d休息2d。
2.2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营养水平、体况和产后恢复情况直接影响发情、配种和产羔,围绕提高母羊繁殖率,在生产中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适时断奶,减轻母羊的哺乳负担,促进了产后恢复;在新疆产冬羔(12月份和1月份)的母羊在羔羊60日龄(3月份)断奶,完全自然条件下,5月份发情配种10月份产第2胎的比率可达28%~30%,为1月份产羔至3月份断奶,之后采用激素诱导发情的方法实施高频繁殖提供了可能。二是对配种前母羊进行以催情为目标的短期优饲,增膘配种,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实践证明:在配种前3~4周开始进行催情补饲,母羊体重每增重1kg,双羔率可提高2%~9%。
3育种和繁殖技术
3.1以多羔肉用为方向,选留集多胎性能和肉用性能于一身的杂交后代
选择专门化肉羊品种(无角道赛特、萨福克)为父本,多胎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为母本,进行经济杂交,选留集多胎性能和肉用性能于一身的杂交后代进行商品生产,实现肉羊生产多胎率的提高。据测定:无角道赛特、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湖羊的杂交后代产羔率可达180%以上,产肉量是小尾寒羊和湖羊的1.5倍。
3.2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通常羔羊在6~8月龄时达到性成熟,但这是羔羊机体尚未成熟,正处于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阶段,过早交配会阻碍其生长发育,但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可以配种,当年母羔配种可以使后备母羊在育成期产一茬羔,对加速发展养羊业、缩短世代间隔、降低养羊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新疆玛纳斯县对萨福克×细毛羊的杂交羔羊运用激素诱导同期发情的方法实施当年母羔配种,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选择12~1月出生的母羔,10月份参加配种,参配体重38~48kg,次年3月份产羔,测定发情率、受胎率,所产羔羊与成年母羊所产羔羊的初生体重、双羔率、健羔率、死亡率;产羔与未产羔的周岁母羊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发情率为86.4%,受胎率为65.1%,所产羔羊比成年母羊所产羔羊初生重、双羔率分别低0.3kg和15%,差异显著,健羔率、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产羔周岁母羊与未产羔周岁母羊相比,育成体重低4.6kg。
当年母羔早期配种的关键是要解决体重和营养问题,要求配种时年龄10月龄、体重40kg以上,产羔前体重在55kg以上,泌乳后期(产后2个月)体重保持在50kg以上,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母代和子代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
3.3运用高频繁殖技术实现两年三产
繁殖率的高低主要由品种本身遗传因素决定,但也受到外界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提高繁殖率是发展养羊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通过繁殖生物工程技术建立肉羊频密产羔体系,期望打破季节性繁殖特性,一年四季发情配种,全年均衡产羔,使每只母羊每年生产更多的羔羊;随着繁殖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运用生物技术、营养、环境等因素人为对绵羊进行调控,诱导绵羊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集中出栏,使绵羊两年三产甚至一年两产成为可能,在不增加饲养数量的前提下增加繁殖频率,以满足全年均衡供应畜产品,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其技术集成主要包括:母羊发情调控、母羊营养调控、公羊生殖保健、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早期妊娠诊断和羔羊早期断奶等高效饲养技术组装配套。
玛纳斯县肉羊两年三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近10年的推广实践,将繁殖生物工程技术与母羊营养调控技术、羔羊早期断奶、适宜的初配年龄和繁殖季节控制进行集成与示范,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羊繁殖生产潜力、提高群体繁殖指数、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集成技术内容:
3.3.1激素诱导同期发情技术:待处理母羊(断奶后恢复15d、产后25~37d、8月龄体重35kg以上的育成母羊)→埋植氟孕酮(50mg)阴道海绵栓(上午12:00以前)→12~14d撤栓(埋植的当天为0d,繁殖季节12d,非繁殖季节14d),同时肌注PMSG400IU(上午12:00之以前)→第2天下午开始配种。
3.3.2母羊营养调控技术:加强营养,保持母羊良好的体况,特别是产羔前后的45d,保膘保胎保健康,保证羔羊出生重4kg以上和泌乳正常、奶水充足;断奶后,对母羊进行催情补饲,每天添加精料800g,20d内体重增加5kg,断奶后的恢复时间和饲养管理对提高受胎率至关重要。
3.3.3羔羊早期断奶直线育肥技术:加强羔羊培育,实现60d断奶,羔羊产后7日龄诱食,15日龄开始补饲,2月龄断奶,保证断奶时羔羊体重23kg以上,完全可以独立生活和自由采食。对初生重4±0.51kg的肉杂(萨福克×细毛羊)羔羊按羔羊早期断奶直线育肥技术规程7日龄开始补饲诱食,15日龄羔羊基本可以在哺乳的同时,正常采食全价颗粒料,30日龄在采食全价颗粒料的同时可以自由采食优质苜蓿粉,60日龄断奶,断奶体重23.61±2.39kg,直线育肥至120日龄,出栏体重43.94±4.2kg。
3.3.4两年三产繁殖时间节律,见表1。
运用激素诱导繁殖调控和母羊营养调控技术,控制了繁殖周期,每8个月完成一个产羔周期,缩短了产羔胎次间隔,提高了产羔率和产羔频率,运用羔羊早期断奶及直线育肥技术,缩短了羔羊培育周期,提高商品率,同时,羔羊早期断奶直线育肥技术减少了传统培育羔羊夏秋和秋季多达4个月的管理时间,减少了放牧损失(新疆夏牧场放牧一般损失3%),减轻了夏秋牧场草场压力,减轻了放牧劳动强度,使肉羊生产成为高产高效的现代畜牧业成为可能。
(1.玛纳斯县畜牧兽医局,刘东山,闫琨;2.玛纳斯县玛纳斯镇畜牧兽医站,张运海)
上一篇: 丹东市引进东北地区首批法系种猪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