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关于光明集团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探讨与分析

关于光明集团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探讨与分析

     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光明食品集团新三年(2014~2016年)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现代畜禽养殖产业,确保达到百万头生猪产业、奶牛存栏10万头的发展目标,实现光明食品集团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制订了集团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的新三年(2014~2016年)实施方案。

1畜禽养殖业现状

1.1畜禽养殖场养殖现状

     近几年,光明食品集团畜牧养殖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有畜禽养殖场76家,其中奶牛场31家、猪场36家、禽场9家,全部实行专业化殖公司的养殖方式。

     至2013年年底,奶牛存栏5.9万头(其中市郊农场46047头);生猪圈存45万头,年出栏商品猪63万头;栏商品蛋鸡46万羽,存栏蛋种鸡1.0万羽,存栏肉种鸭3.0万套,上市肉鸭110万羽;存栏肉鸽12.8万羽,上市肉鸽38羽。

1.2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现状

     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和改造,养殖场粪污处理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各农场和专业养殖公司全部建立了有机肥处理中心,现有粪污处理方式包括粪便制作有机肥、沼气工程(包括沼气发电)、生态还田种养结合,已基本上能够理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但是沼液和尿污水还没有全部做到生态还田,部分养殖场还存在着直排现象,未达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友好型牧场的要求。

2畜牧养殖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养殖场粪污处理方面经过几轮环保计划实施、畜禽标准化项目、现代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等建设和改造,一方面已分别建立了与养殖场相匹配的有机肥生产厂,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已基本能够加工成有机肥,另一方面养殖场全部进行了粪污处理的基础建设,包括雨污分流、粪污源的收集、沼气工程、沼渣烘干作垫料和制作有机肥、沼液还田种养结合等方法,但是还有部分养殖场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专业养殖公司和养殖场重生产轻粪污处理、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对粪污处理从意识上未高度重视。

2.2基础设施差

     部分养殖场由于都是老牧场,雨污分流、粪污源的收集等基础设施存在着老化、简陋等,造成了尿污水直接排放到防疫河。大部分养殖场尽管通过粪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已建立了粪尿收集池、厌氧池、氧化塘,但是收集池、氧化塘全部没有防渗膜,主要靠渗透一点、蒸发一点、偷排一点来解决。

2.3无还田管网

     部分养殖场还没有建立污水还田管道,无法实施种养循环利用的生态还田方法来解决尿污水、沼液的出路。

2.4农田管理机制缺陷

     尽管部分养殖场(改造场、新建场)已经建立了还田管道,但是养殖场和还田农用地分属于二家公司管理,一方面还田土地不匹配而造成了未能完全存栽消纳,另一方面由于田间作物生长季节性等特点造成无法持续还田或者还田不畅通。

3粪污处理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1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光明食品集团“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企业龙头集团”的总目标、围绕集团畜牧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成生态、高效、优质的农业目标,牢固树立和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发挥集团资源、技术和组织化程度强优势,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集团畜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养殖场成为环境型的友好牧场,为市场提供丰富、优质、安全畜产品。

3.2主要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光明食品集团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以进一步提高农场产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努力打造优良畜禽和安全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的加工配送和应急保障基地、国际农产品集散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通过2014~2016年3年时间的粪污处理沼气工程、污水生态还田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全面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使畜牧养殖业实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可再生资源利用经济,整体提升畜牧养殖业的生态保护能力。

4粪污处理行动计划的推进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一次总体规划布局,根据人、财、物配套情况,用3年时间的新建、力改造、整合发展等建设方式,集团所属畜禽养殖场全面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粪污处理生产模式。

     4.1坚持“种养结合、适度规模、规范养殖、生态平衡”的原则,结合农场农用土地的载畜量进行规划布局,坚持猪田匹配、牛田匹配。

     4.2坚持“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环”的原则,实施种养结合,按照“先能源,后资源”要求,在养殖场建设的同时,粪污水沼气或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粪污水还田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4.3坚持基地建设高标准与经济实用的原则,选用国际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使饲养环境控制、饲料饲喂、粪尿水收集及处理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推进现代化养殖的发展进程。

5土地存载力分析

5.1粪污水产生量

     5.1.1粪污水产生量计算方法:按照环保部“环发2004年43号文”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国家标准和实际排放计算,1头牛当量=10头猪当量、1头猪当量=30羽蛋鸡当量=60羽肉鸡当量=3头羊当量,2头小牛按1头大牛计算,一头生猪年产生粪便398kg、尿污水656.7kg。

     5.1.2畜禽养殖量统计:到2016年,光明集团将要实现150万头生猪产业和奶牛存栏10万头的发展目标,其中在农场区域内(包括域外农场)生猪出栏达到110万头、奶牛存栏6万头、蛋鸡50万羽。根据集团的发展规划,按照畜禽养殖存栏量和出栏量,年粪尿产生总量如下:

     奶牛:6万头奶牛中,大牛3.6万牛、小牛2.4万头,实际按4.8万统计,则4.8万头当量牛=48万当量猪。

     生猪:110万猪=110万当量猪。

     蛋鸡:50万羽当量蛋鸡=1.67万当量猪。

     合计产生量=48万当量猪+110万当量猪+1.67万当量猪=160万当量猪集团畜禽养殖年粪尿产生总量=160万当量猪*(0.398+0.657)t=169万t。

5.2养殖规模和土地存载力

     5.2.1按照《上海市畜禽场粪尿还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中每亩耕地可配套饲养4~5头生猪、每亩耕地可配套饲养1头奶牛的承载能力要求,一方面根据域外苏北农场人员稀少、养殖场远离居民生活区等实际情况而采取充分利用存载力的布局发展方式,生猪土地存载力控制在每亩耕地配套饲养4.0头以下,奶牛每亩耕地配套饲养1.0头以下另一方面考虑到崇明地区农场地处崇明生态岛,因此按照控制规模、降低土地存载力的布局发展方式,生猪土地存载力严格控制在每亩耕地配套饲养2.5头以下,奶牛每亩耕地配套饲养1.2头以下。

     5.2.2域外苏北农场现有土地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奶牛养殖量2.5万头,按1头/亩承载计算,套耕地2.5万亩,蛋鸡养殖量50万羽,按150羽/亩承载计,配套耕地0.34万亩,则实际配套生猪耕地19.16万亩,按展规划总饲养量61万头计算,每亩耕地承载3.183头/亩(610000头生猪/19.16万亩耕地)。

     5.2.3崇明地区农场现有土地面积34万亩),耕地面积17.5万亩,奶牛按发展规划2万头计算,配套饲料地2.55万亩,每亩耕地承载0.78头牛。生猪按发展规划养殖量35.0万头计算,每亩耕地承载2.34头猪(35.0万头/14.95亩)。

6粪污处理推进办法

     6.1对所属全部有机肥处理中心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运行质量和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沼渣烘干作垫料、牛粪制碳等新技术,从而能够全部解决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

     6.2新建、整合发展、改扩建的养殖场同步进行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且做到配套到位,确保能够全部处理所产生的粪污水等。同时养殖场粪污收集和处理采用先进科学的生产工艺,猪场采用先进的动力、自流式和立体式水泡粪工艺,通过厌氧发酵、沼气利用后通过管道还田;奶牛采用自动刮粪板进行厌氧发酵后,通过沼气或沼气发电后,进行沼渣烘干作垫料、制作有机肥的生态还田模式,沼液通过管道还至青料田。

     6.3加大力度对保留的原有养殖场粪污处理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不断完善。

     6.4加大力度对不规范养殖场进行整合发展和整治关闭,坚
决关闭粪污处理基础设施达不到治理标准和要求的养殖场。

     6.5按照上海市对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要求,集团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采取沼气工程(包括沼气发电)、生态还田、达标排放等方法。

7保障措施

7.1建立实施方案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

     7.1.1建立光明食品集团和各农场方案实施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能,由集团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协调和实施;负责对相关责任单位实施过程的指导、推进、服务、监管。

     7.1.2各责任单位落实相应机构,建立推进机制,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责任部门,明确阶段性目标、时间节点、具体措,确保实施方案有序推进。

7.2加强资金投入,确保方案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7.2.1集团公司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市财政、市发委、市农委等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相应的财政扶持;另一方面
将把各农场粪污处理建设资金认作年度考核利润

     7.2.2各责任单位要结合实施方案将粪污处理建设列入各年度的工作内容之中和产业发展规划之中,并做好建设资金的安排。

7.3实行科学、合理规划,进行规范、有效实施

     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养殖场现状、发展规划目标和要求,实行科学、合理规划。一要充分考虑到土地存载力和配套土地分布;二要考虑现有的技术管理水平和防疫安全性,必须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三要做好实施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的管理,进行规范、有效的实

7.4强化绩效考核,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7.4.1按照建设目标要求,集团与农场逐年签定任务责任书,把每年粪污处理建设任务纳入农场场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年度绩效考核中。

     7.4.2光明集团将制定粪污治理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按年度对建设单位进行评分和考核。

8结论

     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对养殖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粪便污染困扰着上海畜牧业的发展,要全面解决粪便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必须采取菌种减臭、地下管网、封闭运行等粪污处理方式进行种养结合、生态还田,这也是粪污治理最便捷和运行成本最经济的方法,从而全面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牧场。

(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技术中心,王国明,谢丽玲)

上一篇: 2014年秋冬季口蹄疫防控注意事项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