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技术及药敏试验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多种病型的总称。常继发于其他致病因子或与其它致病因子一同作用。大肠杆菌是鸡肠道内的常在菌,大部分大肠杆菌没有致病性,研究表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主要有O1、O49、O36、O78等。有报道,初生雏鸡由于感染大肠杆菌病,死亡率达50%。本文通过蛋鸡大肠杆菌对抗生素及中药的药敏试验,来研究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为科学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和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蛋鸡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病料
无菌采取山东莒县某蛋鸡场病死鸡,通过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确诊为大肠杆菌的鸡肝、脾、肺等脏器6份,℃冰箱待检。
1.1.2培养基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伊红美蓝琼脂平板(EMB)购于上海市医学化验所;鲜血琼脂平板、各种生化试验培养基,均由本实验室自制。
1.1.3试验动物
健康昆明系小白鼠2只(16~20g),购于泰安市生物制品研究所。健康20日龄雏鸡10只,购于莒县多利种禽场。
1.1.4药敏试验
药敏片由本实验室自制。抗菌素种类为丁胺卡那、新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链霉素、生山楂、呋喃妥因、大蒜、痢特灵、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11种。
1.2方法
1.2.1病料涂片染色镜检
将病料进行触片,进行革兰氏或美兰染色,镜检。
1.2.2分离培养
将病料无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37℃培养18~24h,尔后进行纯化培养。
1.2.3生化试验
用灭菌接种环勾取少许纯培养物接种于各种生化培养基中,37℃培养18~24h后观察结果。
1.2.4动物试验
将纯培养物制成菌悬液注射小白鼠2只,0.2ml/只。取分离株的细菌纯培养物,以0.5ml/只(含活菌2~5亿)的剂量分别颈部皮下接种3只1月龄健康易感鸡;同时设2只空白对照;再取纯培养物(含活菌2~5亿)。
1.2.5药敏试验
将细菌纯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稀释并与麦氏比浊管进行比浊,选取30×1010个/ml浓度的菌悬液,用无菌棉拭子蘸取稀释液均匀涂布于普通平板,经室温干燥3~5min后,每块平板贴药敏纸片3片,37℃18~24h培养。
2结果
2.1涂片染色镜检
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散在的小杆菌。
2.2菌落形态及培养特性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中等大小、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边缘整齐、灰白色的小菌落;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不溶血;EMB琼脂平板上形成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2.3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2.4细菌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
分离菌株在营养琼脂上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金属闪光的菌落;在SS琼脂上生长较差呈红色;三糖铁培养基产酸产气,初步鉴定是大肠杆菌。从表1可以看出,葡萄糖、乳糖和甘露糖酵解产酸产气,MR试验阳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表明分离株为大肠杆菌。
2.5药敏试验结果
2.6接种试验结果
分离菌株接种实验动物后,发现小白鼠于注射后精神萎靡,6~15h死亡2只。对死亡小白鼠解剖观察,发现心脏出血、淤血,肝、脾出血坏死,肠壁变薄,有出血点。取其病料抹片染色镜检及分离培养均回收到接种细菌。所有试验鸡在24h内全部死亡,剖检具有典型的鸡大肠杆菌病变特征,并从病鸡的心血中成功分离到相应的病菌;对照组全部存活;用标准株攻毒的3只鸡全部死亡,剖检具有鸡大肠杆菌的典型病变特征。
4讨论
大蒜、生山楂、痢特灵、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均高度敏感。这说明上述药物可作为该鸡场的首选治疗药物。多西环素、甲基新诺明、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等药的抑菌效果较差,可能与其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而产生耐药性有关。因此,用药时需合理配伍,不能随意加大剂量,要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菌株。药敏试验中发现,分离株和标准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总体看来,分离株不如标准株对受试药物敏感,这可能与临床上滥用药物使分离菌株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有关。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方针。发病用药时,应首先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再选择敏感的药物。该试验中大蒜的抑菌圈直径很大,表明其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王桂亭也证实大肠杆菌对大蒜等中药高度敏感。这说明在用药时可以将中西药物结合,并且可各药交替使用。这样就可以防止因滥用药物出现耐药菌株,并且使药物防治更加合理化。
大肠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鸡群中,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又不尽相同,并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大蒜、生山楂、痢特灵、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均高度敏感。这说明上述药物可作为该蛋鸡场的首选治疗药物。多西环素、甲基新诺明、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等药的抑菌效果较差,可能与其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而产生耐药性有关。
(山东省莒县畜牧兽医局,刘相春,李永华,张红霞)
上一篇: 菏泽市牡丹区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