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浅谈养殖企业数据化成本管理

浅谈养殖企业数据化成本管理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模式的迅速发展。以玉米、豆粕、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养殖场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治污成本日趋加大,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养猪场的管理需求。规模养猪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持续发展,是摆在养猪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所在公司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数据化成本管理模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1建立数据化成本管理平台

     运用GPS猪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企业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包含生猪育种、商品猪生产、成本核算和仓库管理等信息,以实现生产运营、数据分析和成本效益核算数据化管理。

1.1运用GPS信息系统建立电子育种档案

     自2008年以来,笔者所在公司运用GPS猪场管理信息系统,为每头种猪建立了个体养殖档案,将种猪在不同饲养阶段和环节的性能指标输入GPS信息系统,建立电子育种档案。通过对种猪各项生产性能指标测定、登记、汇总和计算,分析育种值,为选种选配提供依据。

1.1.1数据登记

     主要记录种猪选种选配、配种受胎率、分娩率、产活仔数、断奶窝重、断配间隔、育成率、商品猪生长出栏情况等。收集的数据力求准确和齐全,能够真实反映种猪生产性能指标。

1.1.2生产统计

     主要是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分析猪群状态和生产成绩。一方面,通过这些数据的统计对比,筛选出优良的种猪父本和母本,制定选种选配计划。同时,可以发现具有不良性状的个体,如通过种猪生产成绩分析,对于一些大日龄不发情的后备猪、连续窝产仔10头以下、流产超过42d、空怀次数较多的母猪,进行及时淘汰,这样可有效降低母猪饲养和仔猪出生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商品猪的生产管理,以栋舍为单位,收集录入后备猪转群、死亡、淘汰、销售及免疫等各项信息,掌控每批猪的饲养状况,分析死淘的原因,及时地制定应对措施。

1.1.3育种值评估

     根据种猪测定数据,计算种猪的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分析多性状BLUP育种值和复合育种值等,制定正确的育种方案。

1.2运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运用GPS猪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为了准确核算商品猪、种猪的生产成本,笔者所在团队自主研发了成本核算系统,形成了一套种猪生产按照个体核算、商品猪和后备猪生产按照批次核算的生产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按照现代会计管理要求,商品猪和后备猪生产成本核算系统,以分场、养殖户为基本核算单元,将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正确划分各类猪群的费用界限,能划分到批次的全部划分到批次,不能划分到批次的划分到猪群,无法分摊到具体批次或猪群的视为公共费用进行公摊。由分场核算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原始记录及其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从而确定是否应计入猪群成本。涉及到的成本科目具体包括:仔猪出生、饲料、药品器械、人工、折旧、燃动、物料、污水处理、检测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各项费用确定无误后,核算员将数据导入系统,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关报表,包括每头猪的出栏成本、死亡成本、存栏成本、每头母猪的累计成本以及每头母猪的折旧额等,同时可汇总出期报表、月度报表、年度报表等系列成本报表。

     成本核算系统为猪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生产成本数据,准确反映生产费用的发生和猪群成本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实际发生的成本找出与预算费用的差异,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和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细节,制定相应的生产成本控制计划和措施,从而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及财力,达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实现预期效益目标。

2建立养殖管理信息平台

     除运用GPS猪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外,笔者所在团队还建立了养殖管理信息平台,重点从饲料生产管理、计划生产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实行精细化管理。

2.1饲料生产管理

     养殖过程涉及到每粒饲料、每剂兽药、每个环节、每道程序及每项制度等各个方面,如果某个细节管理不到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都会影响到养殖成本和效益。笔者所在公司对各类原料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调配使用。

2.2计划生产管理

     养殖的计划管理应以均衡生产为主线,科学的计划及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企业系统的高效率。运用长期积累的数据,开展信息挖掘、数据分析,掌握生猪在不同季节的需求变化特点,并根据需求制定不同计划,如原料采购计划、药品采购计划、每月生产母猪淘汰计划、配种计划、育肥猪销售计划、猪苗下放计划及种猪销售计划等。再根据计划,按照技术要求,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投入品进行匹配,包括人力、资源、财力及供应商等,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3财务预算管理

     一个企业的预算规划是否合理到位,直接影响到其下一年度利润目标的实现、投资项目的安排、资金的运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等诸多方面。这样可以让企业决策者比较清晰地预见未来的经营情况,对各项业务做出预见性的安排和调整,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和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结合自身管理的需要,从预算体系的建设、预算管理的流程等方面设计全面的预算管理内容,从而全方面合理地分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使企业资源取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以集团战略目标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总体平衡”的预算模式,依据现有存栏状况及饲养能力,科学、合理地编制各分场年均窝数、窝均健仔数、育成率等相关生产指标。根据审查,优化饲料配方、免疫方案、保健方案、消毒方案及驱虫方案等,制定预算期主要的人力资源、投资、销售、生产及采购方面的政策。参照人工成本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免疫预算,结合历史数据编制成本预算指标,如各类猪群每天发生成本、段累计成本、全程成本等。确定生产成本预算后,对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最佳组合,做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及筹资预算等。通过对各种经济活动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进行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对经营活动进行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2.4绩效考核管理

     一个场长的薪资为20万/年,但与死亡成本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养殖企业需要更好地进行绩效管理。预算目标一旦确定后,先将目标逐一分解,承包给相关副总,并签订绩效工资责任合同;各副总再将目标承包给场长,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各类猪群出栏头数、出栏成本等;场长再把目标分解到各段负责人,如产房班长、保育舍班长、育肥舍班长等,并制定相关指标,如断奶仔猪头数、每头猪的人工成本、药品成本、物料成本、饲料成本及水电成本等。同时结合养殖的特性,针对自主经营团队,设定A、B、C不同等级的竞争力目标,如窝均断奶数10头、9.5头、9头,每一个等级的目标对应不同的技能薪酬,激励自主经营团队主动争夺A类目标。同时设立分场间排名、环比排名、同比排名多个绩效奖励,最终实现战略目标承接定薪、抢大目标抢薪、自我经营调薪、以实际效果挣薪的目的。

     综上所述,数据化的成本管理依托于信息系统,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及销售管理等各项工作及流程细化到位,使其具有可控性。只有将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才能达到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的和谐状态,才能使生产井然有序,从而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数据化动态成本管理。

(山东省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杨锡广)

上一篇: 昆山爆炸警示饲料业抓好安全生产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