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母猪的饲养管理与繁殖障碍

母猪的饲养管理与繁殖障碍

1饲养管理中的不当因素

1.1营养不良的因素

     实验证明,保持母猪的饲料营养均衡,是进行饲养管理中确保母猪能够正常的繁殖幼崽的必备条件之一,膳食能量过高或者过低;对各种养素的过剩、所需不足等营养摄入不均衡;以及喂养方法不适合等都会影响母猪自身内分泌的规律和繁殖幼崽的能力。品种较纯和品质优质的瘦肉型猪对饲料营养均衡与否更加敏感,而改良型猪则比本地纯品种猪的耐受性要强。通过研究发现,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或一些个体养殖户中,在最初的饲养母猪时发现成年猪的发情期延迟、减弱以及发情期或产后泌乳期过于短暂、乳水不足等问题,都是由于采食给予太多,使母猪体质变弱后生殖器发育不良所致。维生素缺乏是断奶后母猪发情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换句话说也就是母猪的营养状况取决于饲料的维生素是否缺乏,它也成为了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夏秋季喂食青草,可以为母猪补充大量的维生素,从而使其表现出很好的繁殖能力。春天和冬季青草饲料供应不足,又缺乏其他维生素的补充,这会使母猪患上维生素缺乏症,表现出繁殖能力不足,从而影响生殖质量。

1.2饲料霉变的因素

     如果在小母猪生长期间所喂饲料中含有霉菌性病毒,这势必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严重的将会引起它们生殖器官的病变异常。在医学上会出现提前发情假象,称为卵巢功能性发生障碍。这就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不能排卵从而不孕不育。以至于达到繁殖时间或配种不孕,或不主动求偶。饲料霉变还会造成母猪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猪体内激素分泌过剩或不足,减少母猪的排卵数量、频繁性流产或者无明显的发情迹象。通常母猪频繁性流产是由于饲料中毒素在猪体内大量积累所引起的,平时并无明显的病发症状。

1.3配种不当的影响

     在母猪繁殖中,过晚或过早的配种都可能导致母猪无法受孕,特别是改良型母猪,它的发情表现和本地的纯种母猪相比并不那么明显,从而不容易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观察,这就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与公猪进行配种,有时猪与猪之间的近亲繁殖,也可导致母猪无法受孕。

1.4光照不足的影响

     科学而合理的猪舍建设,是种猪能否得到充足阳光照射的必备条件之一,光源充足会使母猪感到较为舒适从而有利于繁殖的进行,没有得到足够阳光照射的母猪,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对母猪的配种受孕将会产生不良效果,同时也会使公猪生殖发育异常,导致公种猪的配种能力出现下降。

2规避产生繁殖障碍风险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免疫程序

     病原性因素是导致母猪繁殖受阻的主要致病因素,从许多已知的杆状病菌、病毒、细菌感染、动物毛发寄生虫等十几种病原性因素中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导致母猪生殖障碍的罪魁祸首。虽然没有必要把所有这些病菌都规划进免疫系统中,但应该把影响严重的流行性病菌、细菌和病毒,如乙型脑炎、小型微病毒、布氏杆菌病等危及范围较广的包括在整体猪类养殖场的免疫系统中。季节发病时间应根据不同类型疾病的发病率,产生对疫苗的抗体时间长短和免疫计划的实施,一步一步的计划实行免疫接种。

2.2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是在于建立科学而合理的饲养管理体系,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为育种工作铺平道路,能够令猪的机体产生较强的抵抗免疫力,有效的阻止病毒的入侵,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在饲料管理中,针对每个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需求,必须将饲料成分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饮食中的矿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含量,尤其是要确保一些饲料中充分含有矿物元素,如钙、铁、锌、硒、铜、碘等微量元素和各类维生素的供应,以确保母猪体内的各种身体所需元素达到平衡,健康成长。而适当的运动也是有效防止母猪体质过于瘦弱或肥胖的有效方法,同时在夏季饲养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2.3严格疫苗操作规程

     保证母猪疫苗接种的效果和质量,进行严格的疫苗接种是提高母猪身体免疫能力的有效措施。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它们的机体特异性抵抗力并降低易感性,以增强对流行病的抵抗能力。较大的规模化养猪场更应该认识到接种疫苗的必须性和重要性,在整个母猪繁殖期间,尤其是在母猪初次生产交配前,应加强密度和品质,坚持三至五年不间断的进行每期疫苗接种,这是实现预防和疾病控制的首要任务。

(宁夏中卫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刘崇贞)

上一篇: 肌醇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