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长白猪与杜洛克猪肥育阶段生长性能的比较分析

长白猪与杜洛克猪肥育阶段生长性能的比较分析

     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60%~80%,猪场生产要保证饲料的科学管理和正确使用,防止饲料浪费。针对这个问题,阶段饲养法应运而生。多阶段饲喂养猪法的基本原理是增加配料次数,使饲料水平随着猪的生长需要而变化,从而使饲料营养更能满足猪的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2]。

     本试验目的就是探讨不同体重阶段的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比较两个品种猪不同体重阶段的生长性能,找到肥育猪的生长转折点,从而为生长肥育猪的精准饲养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于2012年5—9月在河南省种猪性能测定中心进行。

1.2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试验动物来自河南省10家种猪场送测的种猪,其中有24头长白猪和36头杜洛克猪。所有猪只从出生到保育均在各自出生场完成,至15~30kg时送至河南省种猪测定中心,经过1周的预试期,转入测定舍,再经过1周的设备使用适应训练,正式进入测定期。每栏12头,测定期采用奥斯本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记录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猪舍为封闭式,水帘降温,水泥地面。测定期间若出现疾病等问题需要作隔离处理,治疗结束后重新进入测定舍,若治疗期超过10d则退出测定,隔离期间体重、日采食量数据视为缺失,不参与最终的数据统计。测定从体重27~33kg开始,至95~105kg结束。

1.3试验饲粮

     参照NRC(1998)的饲养标准以及河南养猪生产实际情况,按照营养需要配制饲粮,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粉状料,配方及主要营养水平见表1。
  
1.4主要仪器设备

     奥斯本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

1.5统计分析

     记录猪的日采食量、体重,统一用Excel2003初步处理,计算每个体重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用SPSS20.0单因素ANOVA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的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结果用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长白猪生长性能测定

     由表2可知,在30~100kg体重阶段,长白猪的日采食量、料重比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日增重随着体重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对长白猪不同阶段的生长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长白猪日采食量,40~50kg与50~60kg、50~60kg与60~70kg体重阶段差异显著(P<0.05),其他相邻体重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70~80kg、80~90kg、90~100kg与30~40kg体重阶段差异显著(P<0.05),其余体重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50~60kg与60~70kg体重阶段差异显著(P<0.05),其他相邻体重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
  
2.2杜洛克猪生长性能测定

     由表3可知,在30~100kg体重阶段,杜洛克猪的日采食量、料重比都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日增重随着体重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对杜洛克猪不同阶段的生长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日采食量,70~80kg、80~90kg、90~100kg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阶段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相邻体重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60~70kg与70~80kg体重阶段差异显著(P<0.05),其他相邻体重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
  
2.3不同品种间生长性能比较

     由表4可知,在30~100kg阶段,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30~60kg、60~80kg、80~100kg这3个阶段的日采食量、料重比的增长速度不同。由表5可知,在30~60kg阶段,长白猪与杜洛克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60~100kg阶段,长白猪与杜洛克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
  
     从图1可以看出,长白猪和杜洛克猪日采食量在30~100kg阶段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30~70kg阶段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在80~100kg阶段趋于稳定;杜洛克猪在60~100kg阶段的日采食量稍高于长白猪。
 
     从图2可以看出,长白猪和杜洛克猪日增重在30~70kg以及80~100kg阶段几乎相同,仅在70~80kg阶段长白猪日增重稍高于杜洛克猪。
  
     从图3可以看出,长白猪料重比在70~90kg阶段低于杜洛克猪,在其他阶段没有明显区别。
 
3讨论

3.1猪不同生长阶段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其营养需要量每天都在变化,神经组织、骨骼、肌肉和脂肪的生长按一定顺序呈现一个S型的增长曲线(MikeEllis,1998),因此如果每天所提供的饲粮营养水平和营养物质组成接近于猪的营养需要,那么就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Paik等,1996)。根据试验结果可知,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在30~100kg肥育阶段,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增长趋势,日增重先增大而后有减小趋势。其中肥育阶段日采食量均在1.6kg左右,平均日增重在0.75kg左右,料重比在2.1左右,与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S型的增长曲线。本试验中两个不同品种虽然经过多年的选育,其体格发生了较大变化,采食量、日增重也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下降,但其生长发育规律依然没有显著改变。

3.2品种对生长肥育阶段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品种猪的绝对和相对生长不尽相同,但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在养猪生产和育种中,通过对生长曲线的分析来评定增重性状[4],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先是增快达最大后降低,体重越小生长强度越大,随着体重的增加,相对生长速度逐渐减慢[5]。本试验是在营养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生长性能,以10kg为1个阶段,分析不同品种不同体重阶段之间的差异。从结果可知,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品种之间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长白猪的采食量略低于杜洛克猪、日增重高于杜洛克猪,料重比杜洛克猪高于长白猪。本试验结果显示,生长性能长白猪总体略好于杜洛克猪,这和前期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样本数小,另外可能是不同品系的差别造成测定结果不同。

3.3影响猪生长性能的因素

     影响猪生长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初生重、饲料营养水平、饲养管理、品种差异等。刘正祥等曾做过肥育对比试验,杜洛克猪和长白猪2个品种30~100kg的平均日增重在871g以上,料重比在2.4左右。其中杜洛克猪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是料重比也最大,反映了杜洛克猪食欲旺盛、能吃快长的特点。乔建国曾做过四阶段饲养法的试验研究,与三阶段肥育法相比更有利于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成本,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胴体组成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多阶段饲养生长肥育猪较现行的两阶段或三阶段饲养法更为合理,是今后养猪发展的一种趋势,且多阶段饲养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此次试验中,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低于刘正祥等的研究数值。由于本试验采用的是自由采食,其采食量与体重的记录均由仪器自动测量,结果的偏差可能与试验仪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有关。

4小结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长白猪和杜洛克猪肥育阶段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肥育期内,随着肥育猪体重的增加,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日采食量、料重比都呈增加趋势,日增重随着体重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长白猪在70~80kg阶段日增重达到最大,杜洛克猪在80~90kg阶段日增重达到最大。长白猪与杜洛克猪在30~60kg、60~80kg、80~100kg3个阶段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建议肥育猪以60kg和80kg为转折点划分饲养阶段。

(河南省畜牧总站,王晓锋,李凯;河南农业大学,蒋亚东,任广志,李新建)

上一篇: 2010—2014年我国猪群健康状态调查报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