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全小麦型日粮对对猪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全小麦型日粮对对猪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杨俊琦 张军辉 王银钱 罗文学 韩杰 郭彦军 窦炳军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河北省畜牧站

     我国已成为世界畜禽生产大国, 多种畜禽养殖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人口的增长与畜禽养殖数量的剧增也带来了饲料资源紧张的现状。饲料资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传统动物日粮中能量饲料的玉米, 在人、 动物、 工业利用量共同加剧的未来, 必将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小麦产量大,用途相对单一, 连年丰产造成了资源过剩, 价格在一定时期或一段时间内低于玉米, 为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资源和价格优势。由于小麦含有抗营养因子 (阿拉伯木聚糖为主的非淀粉多糖, NSP) ,NSP能显著增加食糜的黏性, 减少消化酶与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接触机会, 高亲水性的NSP还能与肠黏膜表面的脂类微团和多糖蛋白复合物相互作用, 导致黏膜表面水层厚度增加, 饲粮中黏性多糖还能直接结合消化道中的多种消化酶, 使消化酶不能与底物发生反应从而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 有效利用小麦就成为国内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 国内关于小麦喂猪的研究大多是以少量或部分代替玉米, 而采用等营养水平的全部小麦型日粮用于猪生产的研究报道尚未发现。因此,本课题组通过研究在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探讨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小麦代替全部玉米的高效生态型小麦-豆粕型日粮对猪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确定区域性全小麦型日粮的饲养标准, 为实际生产中大量使用小麦作为猪能量饲料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 2013 年6月5 日~7月15日在河北兆江养殖有限公司养猪场进行, 前期预试期7 d, 正式试验期 40 d。
1.2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经过 7 d 预处理的产期、 胎次相近的62 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60 头, 平均体重(22±1.6) kg, 公母各半, 统计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设5个处理, 分别为对照组、 负对照组、 试验Ⅰ、 Ⅱ和Ⅲ组, 每个处理设 3 个重复, 每个重复 4 头猪。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1.3日粮组成
对照组饲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 负对照组饲喂和基础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小麦-豆粕型日粮, 试验Ⅰ组饲喂添加0.01%复合酶和基础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小麦-豆粕型日粮, 试验Ⅱ组饲喂添加0.02%复合酶和基础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小麦-豆粕型日粮, 试验Ⅲ组饲喂添加0.04%复合酶和基础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小麦-豆粕型日粮。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


1.4酶制剂
复合酶选用市售某国产品牌, 建议添加量为100 g/t, 其组成为木聚糖酶12 000 U/g、 β-葡聚糖酶1000 U/g、 果胶酶1 000 U/g、 纤维素酶250 U/g。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与对照组相比, 使用小麦代替日粮中的玉米若不添加复合酶, 显著降低了猪的日增重, 试验期日增重降低了8.9% (P<0.05) 。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后,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Ⅰ、Ⅱ、 Ⅲ组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试验全期日增重, 试验Ⅰ、 Ⅱ、 Ⅲ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45% (P>
1.5饲养管理
试验猪55日龄转入生长育肥猪舍由专人饲养管理,预试期7 d, 期间进行常规防疫; 试验前早晨空腹称重后进入试验期, 末期空腹称重, 试验期40 d。整个试验期间猪自由采食、 饮水。每天记录采食量、 粪便、 健康等状况,每两周称一次体重, 依此计算平均日增重、 采食量和料重比等指标, 其余按照猪场的常规管理进行饲养。


2结果与分析
2.1全小麦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与对照组相比, 使用小麦代替日粮中的玉米若不添加复合酶, 显著降低了猪的日增重, 试验期日增重降低了8.9% (P<0.05) 。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后,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Ⅰ、Ⅱ、 Ⅲ组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试验全期日增重, 试验Ⅰ、 Ⅱ、 Ⅲ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45% (P>0.05)、 9.79%和 9.87%(P<0.05), 比负对照组提高12.65%、 18.78%和17.55% (P<0.05) , 但试验Ⅱ、 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2.2全小麦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料重比的影响(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使用全小麦日粮后, 生长猪的采食量与玉米-豆粕日粮相比有所提高, 负对照组比对照组提高2.09%, 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各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 (包括组间差异) 也不显著 (P>0.05) 。不添加复合酶负对照组料重比比对照组提高11.87%, 差异显著 (P<0.05) 。添加复合酶试验Ⅰ、 Ⅱ、Ⅲ组料重比分别比负对照组降低12.68%(P<0.05) 、 18.81%和 17.67% (P<0.01) 。添加复合酶的量不同, 对全小麦日粮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影响。


2.3全小麦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经济效益的分析(见表3)
试验阶段玉米市场价格为2 340元/t, 小麦价格为2 360元/t。生长猪当时价格以18元/kg计, 小麦复合酶价格为53元/kg。由表3可以看出, 以经济效益来衡量, 当小麦价格接近于玉米价格时, 以结果表现较佳的试验Ⅱ组为例, 用小麦代替玉米并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 可以降低生长猪饲料价格4.7%左右; 本试验过程中仅在40 d的生长期内就可使每头猪多增收 70 元以上, 效益提高达 17.3% (P<0.05) 。
2.4全小麦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根据试验期间对猪只的观察和记载, 对照组和试验Ⅰ、 Ⅱ、 Ⅲ组的猪毛色光亮、 健康活泼, 基本无腹泻发生。只有未加复合酶负对照组的试验猪有持续稀便、 黏便现象, 后期被毛光泽度明显不如其他各组。


3讨论与分析
①小麦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 β-葡聚糖、 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 能造成消化道内食糜黏度增大, 消化率降低, 显著影响生长猪日增重, 通过试验得以证实。但小麦中蛋白质、 氨基酸的含量、 消化率都高于玉米, 尤其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比玉米高30%以上, 色氨酸约为玉米的3倍, 适口性好, 仅能量指标略低于玉米。生产中利用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以有效降解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 消除其抗营养作用, 提高全小麦日粮的消化率和猪日增重。本试验结果表明, 营养水平一致的全小麦猪日粮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玉米型生长猪日粮, 且能表现出优于玉米型日粮的生产性能, 这可能与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在降解小麦中抗营养因子的同时,能够更多地释放出消化能等营养素有关。
②课题研究中曾对市场上多个厂家复合酶的效果进行梯度筛选验证, 可能受我国酶活单位不统一和价格等因素影响, 推荐添加量大多偏低, 不能充分挖掘小麦营养潜力, 多种复合酶试验研究发现, 把产品推荐添加量提高50%~100%效果尚能最佳表达。
③研究发现, 在小麦价格低于、 等于甚至高于玉米一定价格范围, 都具有比玉米更优的饲喂效果和经济效益, 合理使用, 既能有效克服玉米黄曲霉毒素含量相对较高带来的养猪危害, 又能大幅度提高养猪效益。尤其发现, 全小麦日粮组的猪只粪便排泄量明显少于玉米型日粮组, 这对于改善猪圈舍的空气环境及发展生态养猪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其机理和效能有待于深入研究探讨。

上一篇: 湖北启动2014年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储备项目申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