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江国永
摘 要:以猪血浆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截留分子量为 1, 000D、300D 的膜与反渗透膜对猪血浆进行膜浓缩,比较不同压力、温度和浓缩比例条件下对浓缩效果及血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 300D 膜效果最佳,通过各种条件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压力 1. 0MPa、温度 25℃、浓缩比例 55% ,浓缩后粗蛋白提高 3% 左右,粗灰分降低 4%左右,产品质量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膜浓缩 ; 血浆 ; 反渗透 ; 膜通量
动物血液是肉类屠宰加工业的主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活性肽等营养成分,有“液态肉”之称,由动物血液加工的血浆蛋白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免疫物质,能有效解决断奶仔猪的断奶应激,是断奶仔猪的最佳饲料蛋白质来源。传统的血浆蛋白粉加工工艺为 :原血抗凝→离心分离→低温贮藏→喷雾干燥,由于血浆含水量高达90% ~ 92% ,直接进行喷雾干燥加工能耗极大,同时添加的抗凝剂等也会使灰分含量升高,影响产品品质。低灰分血浆蛋白粉加工工艺为 : 原血抗凝→离心分离→低温贮藏→膜浓缩→喷雾干燥,膜浓缩工艺为常温浓缩,温和的工作条件使血液中生物活性分子得到有效保护,可以大量降低能耗成本,膜浓缩过程脱除了部分无机盐,降低了灰分,有效提高产品的品质。本试验选择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膜,比较不同压力、温度、浓缩比例条件下对蛋白和膜通量等指标的影响,获得猪血浆浓缩工艺最佳参数条件,对改进猪血浆的生产加工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新鲜猪血浆、膜分离设备、50μm 滤袋、1, 000D卷式超滤膜、300D 卷式超滤膜、反渗透膜 (膜材料为聚酰胺 )。
1.2 方法
1. 2. 1 膜浓缩 原料留样,将每批物料分成 3 等分,用50μm 滤袋过滤,分别用 3 种膜浓缩至同一浓缩比例,记录所耗时间、膜通量、压力,分别检测原液、滤出液和浓缩液各项基本指标以及滤出液 C O D ,选择最佳截留分子量膜设备。选择最佳截留分子量的膜,通过单因素试验条件优化,比较不同压力、温度、浓缩比例条件下对蛋白和膜通量等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条件。
1. 2. 2 分析方法 粗蛋白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 (G B / T 6432 - 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灰分采用恒重法测定 (G B / T 6438 - 2007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C O D 采用重铬酸钾标准法测定 (G B11914-89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2.1 膜的选择
将每批猪血浆平均分成 3 等分,分别用截留分子量为 1, 000D 、300D 的膜与反渗透膜分别对 100k g 猪血浆进行膜浓缩,控制工作温度为 25℃,各做 3 次重复,浓缩 45% ,记录时间与各项常规指标。由表 1 可知,截留分子量为 300D 的膜与反渗透膜蛋白损失率都在 1% 以下,从单位耗时看,截留分子量为 300D 的膜与 1, 000D 的膜接近,明显优于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浓缩的优点是废液 C O D 小,可达到排放要求,缺点是浓缩效率低,操作压力大,对膜损伤较大,综合考虑,选择截留分子量为 300D 的膜。
2.2 压力的选择
选择截留分子量 300D 的膜,将 1 批物料平均分为 6等分,每等分 80kg,控制超滤温度为 25℃,在不同压力条件下浓缩 45% ,记录时间,计算其平均膜通量,研究不同压力下对膜通量的影响。由图 1 可知,随着压力的升高,膜通量逐渐上升,压力越大,膜通量越大,当压力达到 1. 0M P a 后,膜通量的增幅逐渐减小,考虑到压力越大对膜的损伤越大,选择 1. 0M Pa 作为操作压力。
2.3 温度的选择
温度对膜通量有一定的影响,高温一方面可使膜孔径增大,另一方面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传质效率,提高透过通量。但是在高温环境下血浆蛋白容易变性,产生絮状不溶物,且膜的承受能力不宜超过 35℃,因此温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能耗、膜的性能、产品的性能等因素。选择截留分子量为 300D 的膜,选用压力 1. 0M P a,将 1 批物料平均分为 6 等分,每等分 80k g,分别在10℃、15℃、20℃,25℃、30℃、35℃条件下各浓缩45% ,记录时间,计算其平均膜通量,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膜通量的变化。结果如图 2 所示,随着温度的增加,膜通量逐渐升高,但是膜通量的变化并不显著。当温度达到 35℃时,血浆蛋白开始产生絮状不溶物, 50μm 滤袋出现阻塞现象,压力开始不稳定, 因此生产中不宜对血浆进行加热处理,在此选择 25℃作为超滤工作温度。
2.4 浓缩比例的选择
由于血浆含水量高达 90% ~ 92% ,加工过程中无论是喷雾干燥还是真空浓缩气化的水分均存在相变,能耗极大,采用超滤浓缩,脱出了水分和部分无机盐杂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因此血浆的浓缩比例越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明显。选择截留分子量为 300D 的膜,将 1 批物料平均分为 5 等分,每等分 80kg,控制超滤温度为 25℃,压力为
1. 0M P a,分别浓缩 45% 、50% 、55% 、60% 、65% ,记录时间,计算其平均膜通量,烘干后检测产品粗蛋白和粗灰分 ;结果如表 2,当浓缩比例达到 55% 时,粗灰分含量降低 4% 左右,粗蛋白提高 3% 左右,浓缩至 65% 时,粗蛋白提高 4% 左右, 但是膜通量下降约 40% , 综合考虑,选择物料浓缩比例为 55% 。
3 结论
对猪血浆进行超滤浓缩,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粗灰分、提高产品粗蛋白、改善产品质量、节约喷雾干燥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超滤过程中压力、温度和浓缩比例对膜通量有一定影响,其中压力与浓缩比例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各条件优化,确定截留分子量为 300D 的膜蛋白损失少,浓缩效率高,更适合猪血浆浓缩生产 ;确定最佳浓缩工艺条件为 :压力 1.0M P a、温度25℃、浓缩比例 55% ,浓缩后粗蛋白提高 3% 左右,粗灰分降低 4% 左右,产品质量有明显改善,工艺节能效果显著。
上一篇: 中国上市饲料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
下一篇: 甘草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