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麻晓霞 孙华 杨维仁 臧汝瑛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威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摘要: 为研究山东省猪饲料中各种营养水平及盈缺情况, 采集山东省不同地区 16 家大型饲料厂的猪饲料, 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水平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山东省各饲料厂的饲料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其中蛋白质和总能含量变异系数小于 10%, 变异程度较小, 其它营养成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大, 尤其饲料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异差异更为突出, 说明山东省不同饲料厂猪饲料中矿物元素的添加剂量非常不一致, 而且都超出了其推荐标准, 因此可能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关键词: 山东省; 猪饲料; 营养水平山东是一个畜牧大省, 2010 年全省肉、 蛋、 奶产量分别达到 700 万、 375 万和 270 万 t, 畜牧业总产值1 774 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同比增长 18%,畜牧业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其中, 养猪业在山东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采用各种现代化技术, 缩短猪的肥育周期提高肉质, 从而使养猪业进一步向规模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 但是近年来, 随着规模养猪的进一步发展, 饲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为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合理的饲料配制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主导方向[2]。在猪的实际生产中, 制定营养相对平衡的饲粮配方需要参考当地饲料资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 以正确指导养猪生产和管理[3]。从现有的营养价值表可以看出,由于地域条件差异和生产环境条件的不同,山东省各种猪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别较大, 尤其在微量元素的添加上。本研究采集山东省不同饲料厂各个饲养阶段的全价猪饲料进行营养指标的化验、 测定, 分析不同饲料厂猪饲料各营养成分的差异,比较饲料不同营养成分的盈缺情况,从而为准确评估山东省猪饲料的营养状况、 合理配制猪用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的采集
2013 年 7—9 月从山东省 4 个区 (鲁西南、 鲁中南、 鲁东和鲁北 ) 16 家饲料厂 (年产量 10 万 t 以上 ) 采集 7 个类别猪[乳猪、 仔猪、 小猪 (15~30 kg ) 、 中猪(30~60 kg ) 和大猪 (60~120 kg ) 、 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 82 份全价配合饲料样品, 每份样品采集 1 000 g放于自封袋中。
1.2样品处理与保存
将饲料粉碎过 40 目筛, 采用四分法缩减至 200 g,样品在测定前密封, 保存于-20 ℃冰箱中。
1.3测定方法
常规成分: 水分, GB 6435—1986 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 (烘箱干燥法 ) ; 粗蛋白质, GB/T 6432—1994 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方法(全量蒸馏) ;粗脂肪, GB/T6433—1994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残余法 ) ; 粗灰分,GB/T 6438—1992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范氏纤维分析法[4]; 总能的测定[4], 电脑型氧弹热量计( 长沙, WHR-15 ) 。在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测定。氨基酸: Accq-Tag 法; 在山东大学测定。矿物元素:参考 GB/T 13885-2003/ISO6869:2000 (原子吸收光谱法 ) ; 在山东农业大学化学院测定。
1.4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 Excel 2003 和 SA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方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one-wayANOVA ) ;使用 Duncan 氏法比较各地区间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显著性, 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省乳猪、 仔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由表 1 可以看出,不同饲料厂的乳猪饲料和仔猪饲料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且不同营养成分的变异系数大小不一。 其中, 乳猪和仔猪饲料干物质、 粗蛋白质和总能的变异系数较小, 在 10%以内。粗纤维和铜的变异系数最大, 乳猪饲料的变异系数>55%, 仔猪饲料的>33%, 说明山东省乳猪和仔猪饲粮中粗纤维和铜含量差异比较大。而仔猪饲料中锌含量变异系数为 105.6%>100%, 可能是测定的误差, 也有可能是各个饲料厂饲料中锌的添加量相差很大。
2.2山东省生长肥育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由表 2 可以看出,每个阶段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的变异系数较小, 与乳猪、 仔猪阶段饲粮的变化程度相似。小猪饲料的各营养成分指标按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铜>粗脂肪>铁>锰>精氨酸>粗纤维>钙>锌>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磷>粗灰分>粗蛋白质>总能>干物质。中猪饲料的各营养成分指标按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铜>铁>锌>粗脂肪>粗纤维>锰>钙>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粗灰分>磷>粗蛋白质>总能>干物质。大猪饲料的各营养成分指标按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铜>铁>精氨酸>钙>粗脂肪>蛋氨酸>锰>锌>赖氨酸>苏氨酸>粗灰分>磷>粗纤维>粗蛋白质>总能>干物质。可以得出,生长肥育猪矿物元素含量变异程度较大, 其中重金属铜的变异系数最大。
2.3山东省母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不同饲料厂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阶段饲粮的各营养指标变异系数也存在明显差异,矿物元素的变异程度普遍较大, 见表 3。
2.4山东省不同地区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将所有采集样品的饲料厂按前文提到的 4 个区划分, 即 4 个处理, 然后将同一区内不同饲料厂样品的测得结果作为重复,比较不同地区间猪饲料的营养含量差异性。
2.4.1不同地区乳猪、 仔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由表 4 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乳猪料和仔猪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和精氨酸的添加量以及钙、 磷、 铁、 铜、 锌、 锰含量在不同地区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
2.4.2不同地区生长肥育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由表 5 可知, 小猪和中猪饲料的各常规成分含量、 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含量不存在地区间显著性差异(P>0.05 ) 。大猪饲料中粗灰分含量不同地区间差异极显著( P<0.01 ) , 鲁西南地区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地区, 其他常规成分含量不存在地区间显著差异。大猪饲料蛋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存在显著性的地区差异(P<0.05 ) , 其中鲁西南大猪饲粮中蛋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鲁东和鲁北地区, 与鲁中南地区差异不显著; 鲁中南和鲁东大猪饲料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鲁北地区, 与鲁西南地区差异不显著。 对于大猪饲料中磷的含量,4 个地区差异极显著 ( P<0.01 ) 。鲁西南和鲁中南磷含量显著低于鲁东和鲁北,鲁东地区饲料磷含量显著低于鲁北地区,鲁北地区大猪饲粮中磷含量最高。大猪饲料中钙、 铁、 铜、 锌和锰含量没有显著性地区差异 (P>0.05 )。
2.4.3 不同地区母猪饲粮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由表6 可知,妊娠母猪饲料常规营养成分中只有总能具有地区间的差异显著性 (P<0.05 ) , 鲁中南地区显著高于其他 3 个地区。哺乳母猪饲料中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地区差异性 (P<0.01 ) , 其中鲁东地区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地区,粗纤维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 3 个地区。母猪饲料 4 种主要氨基酸的含量均不存在地区的显著差异性 (P>0.05 ) 。妊娠母猪饲料中磷的添加水平差异显著(P<0.05 ) ,鲁西南地区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地区; 锰的添加量, 鲁西南地区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地区。哺乳母猪饲料中矿物元素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3讨论
生猪养殖成本包括饲料、 防疫、 人工、 水电及固定资产折旧等诸多方面, 在各项成本中, 饲料成本所占比重最大约占 70%甚至更高[5]。猪所需的营养通过所食饲料获得, 主要包括水、 能量、 蛋白质/氨基酸、 矿物质和维生素。 在我们配制饲料配方时, 应该综合考虑这些营养素, 首先考虑的是能量和蛋白质满足猪不同阶段的需要。 能量是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的所有活动, 如呼吸、 心跳、 血液循环、 肌肉活动、 神经活动、 生长、 生产产品和使役等都需要能量。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涉及动物代谢的大部分与生命攸关的化学反应。 蛋白质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是组织更新、 修补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 脂肪[6]。通过本研究得出, 山东省猪饲粮中粗蛋白质和能量的变异系数较小, 说明各个饲料厂配制的猪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差异不大, 也说明了饲料厂对饲粮能量和蛋白质的重视。但是, 根据本研究的蛋白质测定,乳猪和生长肥育猪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与 NRC相比较低; 与农业标准相比, 除了乳猪饲粮蛋白质含量较低, 其他阶段猪饲粮的蛋白质含量与农业标准相近。
蛋白质营养实际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 因此在配制饲粮配方时要考虑氨基酸的平衡。 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其次是蛋氨酸, 猪理想氨基酸模式以赖氨酸为参比氨基酸[7]。营养学家在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以及两者的合适添加水平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 旨在氨基酸平衡的情况下满足猪的蛋白质需要。 断奶仔猪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宜超过 21%, 低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8]。董志录(2011 ) 研究得出, 在美国 NRC (1998 ) 推荐标准基础上, 采用氨基酸平衡技术, 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生长肥育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可降低2 个百分点[9]。张金枝等 (2000 ) 研究得出, 随着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的提高, 母猪泌乳量显著提高, 以18.0%蛋白质、 1.0%赖氨酸组泌乳量最高。饲料蛋白质 (赖氨酸) 水平对乳中干物质、 乳糖和粗灰分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泌乳中后期的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 因此氨基酸平衡对猪的生产性能十分重要[10]。本研究中,所测定的 4 种氨基酸变异系数>10%, 说明变异系数较大。山东省各阶段不同饲料厂饲粮氨基酸含量差异与饲料种类差异、原料使用剂量不同和蛋白质含量高低有关。
矿物元素是猪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 NRC 建议添加量的基础上额外添加部分矿物元素, 可以提高猪上市前的胴体品质, 改善滴水损失、肉色等肉质指标[11]。本研究中猪饲粮的钙、 磷、 铁、铜、 锌、 锰含量均超出饲养标准的推荐量, 且各养殖场矿物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大。当前形势下, 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养猪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最大程度发挥猪的生产性能,在猪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矿物元素。 但是, 由于猪对矿物元素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大剂量的使用后将通过猪的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为了适应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必须开创畜牧标准化生态循环的新优势。 因此, 在这一形势下,畜牧业应该加大矿物元素对畜禽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制定相应的标准, 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 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
上一篇: 天津奶牛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获批
下一篇: 推广母猪大户自行输精的做法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