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措施
1 治疗方法
发病后立即离隔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可减少死亡。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可根据临床症状对症治疗,能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
① 可用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10~20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100 毫升 ,10%维生素C10 毫升,2.5%维生素 B110~20 毫升,混合每日静注1 次,连用 3 天;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100~300 万国际单位 、链霉素 1~2 克, 地塞米松注射液 5~10 毫升, 每天 2次, 连用 3~5 天; 肌肉注射板兰根注射液20~40 毫升,每天 1 次,连用 3 天;
② 口服安宫牛黄丸,2 丸/50 千克体重以上,1 丸/50 千克体重以下,每天 1 次,连服3 天;体温高者肌肉注射 30%安乃近 5~10 毫升 ,每天 2 次 ;有神经症状者静注安溴注射液10~20 毫升。
③ 也可用中药治疗,其方剂是:生石膏、板兰根各 120 克、大青叶 60 克,生地、连翘、紫草各 30 克,黄苓 18 克,水煎后 1次内服,小猪分 2 次服用。 1 次/日,连用 3天。
2 预防措施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消灭蚊虫,是控制乙型脑炎的根本办法, 但由于消灭蚊虫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因此控制该病还应采用注射疫苗。灭活菌效果效差,所以通常用弱毒活疫苗。 目前应用的是乙型脑炎弱毒疫苗。
接种的时间,一定要在当地蚊虫出现季节前1~2 个月接种。 一般北方要在4 月接种,最迟不宜超过 5 月中旬 ,北方寒冷地区可适当推后些,但在蚊虫出现前必须接种。
为了防止母源抗体干扰,种猪必须在5~6 月龄以上接种。 孕猪也可使用,无不良反应,但要注意打针时的抓、压等不良刺激,防止流产。一般注射1 次,每次 1 毫升即可,若间隔4~6 周做 2 免,效果更佳。 对流产母猪分泌物的污染物、胎衣、粪便、垫草、死亡胎儿尸体及垃圾,及时清除,用水冲洗后再用火焰喷射消毒猪床,分娩舍空1~2 周,再次消毒方可使用 。 粪便、垃圾要运往猪场下风头500 米以外进行堆积发酵,做无害化处理。
上一篇: 猪乙脑炎和其他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