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场提高母猪产子繁殖率的措施

猪场提高母猪产子繁殖率的措施

石传林 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 聂曼 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兽医

1 加强选种选配

    减少胚胎早期死亡,增加母猪产仔数,选种选配是基础。种母猪应选择结构匀称、骨骼发育良好、四肢有力、体质结实、健康无病、母性好、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 7对以上的母猪。种公猪应选择体格结实健壮、四肢有力、性特征表现明显、前躯深广、睾丸发育匀称、性机能旺盛的优良种公猪。公、母猪要达到体成熟才能进行初配。老龄公、母猪要及时淘汰。近亲繁殖不但胚胎死亡率高,而且畸型率也高,应绝对禁止。

2 调节母猎体内激素平衡

    孕酮和雌激素是否平衡对胚胎附植最为关键。雌激素能引起子宫肌的兴奋,使胚胎难以附植; 而孕酮有抗衡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黏膜分泌增强,有利于胚胎附植。因此孕酮不足或雌激素过多可影响到母猪胚胎顺利附植。为增加母体血液中孕酮含量,可在配种后7 d,给每头母猪注射孕酮30 mg,可提高胚胎存活率。

3 防止公、母猪生殖器感染

    母猪生殖道若有病原菌感染,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胚胎,造成胚胎附植困难,死亡率增加。在交配前首先要检查一下公、母猪的生殖器是否健康,如有任何一方出现炎症,应严禁交配。

4 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适时配种

    公、母猪交配时间是否适当,是决定能否受胎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一环。母猪排卵一般在发情开始后 24 ~36 h,一般持续 10 ~15 h。卵子在输卵管中仅在 8 ~ 12 h 内有受精能力,而精子要在母猪生殖道内经过 2 ~3 h游动,才能到达输卵管,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存活 10 ~20 h。因此,配种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发情开始后 19 ~30 h。交配过早或过迟,精子或卵子衰老而勉强受精,将增加胚胎死亡率。在养猪生产中可根据母猪发情外部表现,掌握配种时机。可采取在母猪阴户红肿刚开始消退和用手按压母猪腰部呆立不动时,进行第 1 次交配,间隔 8 ~ 12 h再重复配种一次。人工授精配种,由于母猪开始接受爬跨的准确时间很难确定,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上午发现站立安定母猪,下午或第 1 天早上输精。第 1 次输精时,母猪阴户红肿已退,阴道黏液较多,第 2 次输精时阴道已基本无黏液。也可根据输精管插入时子宫颈的开张情况进一步确认。如果第 1 次输精时,子宫颈已开,说明时间掌握比较准确,可以在 8 ~12 h后再输精 1 次。

5 加强饲养管理,不饲喂发霉变质和含酒糟的饲料

    母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6 ~22 ℃,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胚胎成活。据试验,在32 ℃的温度下饲养交配后25 d的妊娠母猪,其活胚胎数要比16 ℃下饲养的妊娠母猪少 3 个。因此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高、低温刺激,对于提高母猪胚胎存活相当重要。另外,母猪营养不良或饲喂发霉变质、冰冻、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都能刺激母体引起胚胎死亡和流产。特别是长期饲喂含酒糟的饲料更为严重。因为酒糟中残留一定数量的酒精,酒精能够导致生殖细胞分裂紊乱,对受精卵和早期胚胎产生损害作用。因此,对妊娠母猪应切实加强科学饲养,不饲喂含酒糟的饲料,可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或补饲适量青绿饲料。

6 加强疫病防治

    病原微生物是损害母猪繁殖力的重要原因。妊娠母猪感染某些病毒和细菌时,会导致体温升高( 40 ~ 41 ℃)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病症而引起胚胎死亡。伪狂犬病病毒( PRV) 、猪瘟病毒( HCV)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JEV) 、猪细小病毒( PPV)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等均可引起胚胎死亡,钩端螺旋体、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布氏杆菌等也可引起胚胎死亡。因此应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减少母猪感染疾病的机会。母猪在配种前应切实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的免疫。对母猪舍进行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除猪场粪污,减少病原微生物,保证配种后的母猪健康无病,提高胚胎成活率。

上一篇: 牲畜误食农药甲拌磷中毒的诊治案例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