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肉兔饲料中的有毒成分

肉兔饲料中的有毒成分

    在有些肉兔的常用饲料中含有某些有毒成分,当有毒成分低于中毒临界水平时不会引起不良后果,若高于临界水平则会危害肉兔的健康,甚至造成中毒和死亡。因此,无论是兽医还是养殖户都有必要了解饲料有毒成分的性质和含量。

1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这类物质在生化结构上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在胃内不被破坏,进入小肠后与胰蛋白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胰蛋白酶失去活性,从而阻碍了蛋白质的消化。 另外,该复合物在小肠中不被分解,进入大肠后可被微生物降解,或由粪便排出体外,从而使兔体丧失大部分蛋白质。肉兔常用饲料中,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特别高 (可达10.7ug/g)。 若给肉兔长时间饲喂生大豆,可发生胰腺代偿性肿大和蛋白质消化不良现象。 高温处理可破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如热榨豆饼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降低到3.4ug/g,大豆煮熟可基本消除该物质。

2 致甲状腺肿物质

    芥子甙在饲料或动物体内芥子甙酶的作用下, 可产生阻止甲状腺利用血液中的碘离子的物质,使甲状腺素合成受阻,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机体代谢紊乱。菜籽饼虽然营养丰富,但其芥子甙含量高达10%-13%,且目前的处理排毒方法效果及经济意义不理想,所以菜籽饼的实用价值不大。此外,卷心菜和花椰菜等青饲料中也含有致甲状腺肿物质,饲喂时应适量。

上一篇: 临床应用常见错误用药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