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特种养殖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

特种养殖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

刘玉林 唐敏明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室

    饲料人才在生产配合饲料时首先确定饲养标准,二是选择饲料原料并搞清原料的营养成分和含量,最后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确定所选用饲料原料的不同比例就是饲料配方。饲料配方设计涉及许多制约因素,为了简要说明对各种资源进行最佳分配,笔者以鸵鸟为例,简单介绍下配方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
    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动物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在选用饲料标准的基础上, 可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生产用途和生理状况等因素不同,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应生产不同类型的配合饲料,以满足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设计饲料配方最好选用当地饲料资源,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品种、数量以及其饲用价值、营养成分,尽量做到全年均衡使用饲料资源。 配制时要选用品质好、适口性好、无霉变的的饲料原料。

(1)首先满足鸵鸟对能量的要求
    能量是满足鸵鸟生长发育和最佳生产性能发挥最主要的指标。 在进行配方设计时,在满足能量要求的基础后,要考虑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的需要量。能量饲料在配方中占的比例最大,如果配制饲料过程中先考虑其他营养,而后发现能量不足,则对饲料成分加以较大的调整。相反,如果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则补充少量含这类养分的物质,就可以得到补充。 所以在饲料配制时首先考虑能量饲料的配制。

(2)营养素的比例
    配制饲料时必须考虑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比例,使之符合饲料标准的要求。 此外还要考虑能量与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比例等关系。 营养素间科学的比例,是发挥饲料总体效应的保证。

(3)控制粗纤维的含量
    为了使配合饲料适合鸵鸟消化生理特点,要控制粗纤维的含量。单胃动物、幼小动物消化能力差,应控制在4%-9%范围内。 鸵鸟有发达的胃和盲肠,可以消化并吸收粗纤维中的营养物质。所以成年鸵鸟饲粮中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粗饲料。

2. 饲料组成体积应与鸵鸟的消化道大小相适应
    饲料组成体积过大, 可造成消化道负担过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体积过小,即使营养物质已满足需要,但动物仍感饥饿而处于不安状态,乱食杂物、泥沙,不利于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胃肠堵塞等消化道疾病。

3. 饲料品质
    应选用新鲜、质地良好、无毒、无霉变的饲料,含有毒素的饲料应在脱毒后使用。

4. 饲料的适口性
    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鸵鸟的采食量,应选择适口性好、无异味的饲料,适口性差的饲料可搭配使用或加调味剂予以改善,增加采食量。

5. 选用原料要有经济观点
    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中及畜牧业生产中占很大比重,在考虑饲料优质(质量好、稳定性强)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少用外运饲料,同时要合理安排饲料工艺流程和节省劳动力消耗,降低成本。

6. 饲料的安全性与合法性 
    按照配方设计生产出的产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如营养指标、卫生指标、感观指标、包装等。尤其是违禁药物,对动物和人类有害物质的含量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指标。

7. 逐级预混原则
    特种养殖为了提高微量养分在全价饲料中的均匀度,原则上讲,凡是在成品中用量少于 1%的原料,均首先进行预混合处理,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会影响鸵鸟生产性能的发挥,甚至会危害鸵鸟的生命。

上一篇: 配合饲料的概念和使用意义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