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真胃变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王海达 曲晨 哈尔滨松花江奶牛有限责任公司
真胃变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可分为左侧切口,右侧切口,腹壁两侧切口和腹底部切口。以右侧腹壁作切口形成手术通路,右侧切口其优点是利于整复后的真胃固定,并且手术人员也可相对减少(两人即可进行操作)。
术前准备:手术场地、兽医、患畜及手术用具要进行消毒处理,选择站立保定,确定手术部位后进行除毛消毒处理,多采用腰旁神经传导麻醉与术部浸润麻醉相结合的方法,手术前与手术过程中输液以止血,维护全身机能为主。
手术术式:消毒后-创巾-消毒,(切口位置)距腰椎15~20 厘米,距最后肋弓 5~7 厘米由上致下作 20厘米左右切口,切开皮肤,脂肪,各层肌肉(注意避开大血管与神经纵)暴露腹膜,在切开腹膜时要先用止血钳将腹膜吊起,再进行切开,防止损伤腹内器官,腹膜切一小口后用钝剪将腹膜剪开是比较安全的。在作腹膜切口时不能切的比皮肤或肌肉层创口小,以免手臂反复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奶牛不安。 在切开各层组织过程中要注意止血尽量不要让血液以及组织渗出液进入腹腔。
切开腹膜后要注意肠管与网膜向体涌出,特别是右方变位病例中。准备进入腹腔的手臂要严格消毒, 多采用清洗干净后新洁尔灭浸泡,再用碘消毒后脱碘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方可进入腹腔。
真胃的减压:应用接有橡胶导管的针头刺入真胃(注意针头与导管的消毒,术者对针头的保护,防止划破其他器官)。 左方变位手术中,术者手握针头由切口进入腹腔经网膜隐窝上方, 瘤胃背囊到达左侧腹腔找到真胃即可剌入, 待感觉真胃体积减小致正常体积左右后, 将导管的体外一端打结后,以手指抵住针孔(防止导管内容物漏到腹腔)将针头导管取出。
在减压放气过程中,手臂须停留在腹腔内, 手不能离开针头以防止真胃体积急剧减小针头滑出真胃。 而右方变位手术中真胃的减压也可用同样方法, 但在右方变位中有部分病例真胃内容物似稀粥状, 因此在应用针头导管无效时,要将真胃作1 厘米左右切口,周围作袋口缝合,两端留线头,待内径为1 厘米的橡胶导管插入真胃后,将两端线头打一活结,放完内容物后真胃小切口作结节缝合,内翻缝合,涂抗生素软膏。真胃的复位, 经过真胃减压术的手臂要再次消毒才可进入腹腔。
部分病例在实施真胃减压术以后真胃自行恢复,对于没有恢复的真胃,在左方变位先由瘤胃背囊处向下推动真胃, 手臂再由腹腔下部顺下腹壁可摸到真胃, 由手握大弯部试探性回拉致右下方, 对于牵拉费力不可强行用力牵拉,检查是否有黏连部位,有黏连时要轻轻剥离,切忌用蛮力。真胃右方变位在进行复位时,要根据瓣皱结合部与十二指肠走向来最终确定真是否完全复位。 将真胃整复后要检查瓣胃的位置变化情况,这对于真胃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甚至是起到决定作用的,在部分真胃变位病例中须先进行瓣胃的整复方能使真胃复位, 尤其是右方扭转病例其真胃膨胀很大,使真胃网膜破裂,瓣胃几乎与真胃水平平行,这样的病例则先要对瓣胃进行整复。真胃的固定: 在真胃变位手术中我们几乎全部采用固定真胃胃壁的方法 (只有极少数真胃胃壁极薄或变性的采用网膜固定的方法)。实践证明固定的方法与位置得当不影响真胃的正常蠕动与消化功能,痊愈后采食量与妊娠不受影响。
真胃胃壁固定术即在真胃大弯处作半个袋口缝合(针线中穿过胃壁的浆膜肌层)在与腹壁固定。在整个固定过程中讲究的是“对应位置对应固定”,也就是说在作袋口缝合处与腹壁固定处结合时一定不能影响真胃的蠕动范围。因此,在做真胃固定之前必须确定完全复位。
真胃固定术术式: 术者以手握真胃大弯将真胃牵拉致创口处,如能拉到体外更好,在真胃大弯处作半个袋口缝合并在进针点与出针点两端留出约1.2米缝线,随后将真胃还纳于腹腔致正常位置,将缝线留在创口处。 术者以手臂进入腹腔感知袋口缝合处所对应腹壁位置, 在确定对应位置后用手指向对应位置腹壁施压, 助手在体外观察确定位置后剪毛消毒后作2 厘米切口,切开皮肤即可(作切口时避开乳静脉)。
将留在创口处的缝线接直针由术者手握致腹腔底部,由对应位置分两点刺向体外, 由小切口穿出,助手接线后缓缓向外牵拉,术者手臂在腹腔予以辅助配合,并检查两根缝合线是否相互缠绕,是否与网膜、肠管缠绕。 在确定无以上情况后,将两根缝线拉紧使真胃紧贴于腹腔内壁,由助手体外打结,去掉多佘缝线。
闭合腹腔: 进行闭合腹腔前冲洗创口向腹腔灌入抗生素水溶液。缝合腹膜时注意勿将网膜、肠管缠绕其中。连续缝合腹膜、肌肉组织,结节缝合皮肤,在缝合过程中注意冲洗瘀血、渗出的组织液,并撤布抗生素粉,术部敷以创巾。
上一篇: 奶牛真胃变位的保守治疗方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