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肉鸡春季呼吸道病的防治办法

肉鸡春季呼吸道病的防治办法

牛美玲 王中秋 天津万象药业有限公司

    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快,同时,多风干燥,风势硬、空气湿度低,蒸发快。这两点使得肉鸡饲养管理在春季更难于掌控 ,再加上许多养殖户在防治的观念方面难于改变,即便是标准化鸡舍也不能免俗,而这使得鸡群的防治也更难。肉鸡春季呼吸道病每年都持续重演。现将引发呼吸道病的原因逐一分析,供兽医同仁参考。

1 养殖户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
    认为鸡群不发病就不用药 。春季呼吸道病的潜伏期较其他季节要短,如流感、新城疫、传支、传喉、各类气囊炎等。春季疾病传播速度快且呈条状、点状、跳跃式发病特点。如鸡群今天无异常,第二天出现明显的病症, 几小时就波及全舍且症状严重。 这就要求在春季进行疫病防控时应注意前期用药,把病菌及早杀灭。还有一种情况是用药不正确,一旦发病,不等确诊就自行用药,形成滥用、乱用。 如一袋标明拌料 500 千克的药物, 养殖户却拌 50 千克料,且三天的用量一次拌入饲喂, 对水饮用的药物确是自由饮用, 甚至生物制剂也是如此; 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了鸡群在用药 7~8 天后开始药源性肾肿拉稀, 鸡群代谢紊乱, 10 天后防疫疫苗出现呼吸道症状,针对这一症状,又开始了新一轮用药。 鸡群在疾病和药物的双重围攻夹击中勉强求生,发育参差不齐,骨质疏松,免疫力低下,死亡不断。

2 管理的疏漏

    春雏的饲养管理难不仅与气候有关, 春雏本身也有季节性的弱点。春季种鸡发病率较高,种蛋合格率有所降低, 这都使春雏的孵化质量下降。此时,若管理疏漏则很容易导致发病。春季干燥,从出壳到进入育雏室,极易脱水,理应先开饮,后开食。 若开食过早,会造成雏鸡肠道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还会导致卵黄吸收不良,致使雏群弱质化,抗病力降低。这就不是消毒和投喂药物所能解决的。 科学的方法应是开饮以少量多次,先润口,再稍饮,后才是持续饮。不要让雏鸡喝成歪胀嗉子。

    育雏室往往因保温的问题,忽视了湿度。 高温低湿可致雏鸡呼吸道黏膜、支气管表层失水、气管壁绒毛脱落, 加之环境干燥空气中粉尘飞扬,造成发病。

    春季保温重于通风, 这一观点往往让养殖户不敢加大通风量。雏鸡随日龄增长呼吸量、排泄量等增多,导致舍内空气污浊,鸡群长期处于缺氧、 病原菌密布的环境而发病。 部分鸡舍由于通风设备布置不合理, 不能形成有效的舍内气体流动, 即使延长通风时间也达不到合理换气的目的。

    因有害气体较轻, 多集中于鸡舍的上方, 笔者建议排气扇应在鸡舍顶部或相对高位安装; 如果排气扇设置较低, 则有害气体就不能充分排出, 而新鲜空气的补入又会因排出口与进入口的位差短易形成贼风,尤其是春季,易伤害鸡群。

3 免疫的误区

    大部分养殖户认为只要加大疫苗剂量鸡群就能少发病。 还有一部分养殖户多种疫苗混合使用。 而事实上疫苗并非剂量越大越好, 过量使用疫苗可导致免疫器官的麻痹、抑制,不能形成免疫应答。疫苗最好单独使用,因为许多单苗有着特殊佐剂。 两次免疫最好间隔 7 天以上, 这样才有助于免疫抗体的生成和免疫机制的建立。 有的养殖户 5 日龄用新支二联苗 2 倍量滴鼻、点眼,后发现鸡群有呼吸道症状, 就误以为是免疫失败, 又在 7 日龄用新城疫Ⅳ4 倍量饮水; 结果是两次免疫都不成功,造成免疫残漏缺失。还有的在 10 日龄用新城疫和法氏囊苗混饮, 新支肾三联苗和法氏囊混饮, 新城疫Ⅳ混合鸡痘苗饮水; 这些都可导致疫苗不能产生免疫应答, 还造成了鸡群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 加上春季空气干燥、大风降温频繁,应激多,鸡群处于发病与亚健康的临界线,病毒性呼吸道病就成了难于防控的老大难。

    笔者以为,提倡健康养殖,倡导合理用药,科学免疫,针对春季特点,加强饲养管理,尤其加强鸡舍设施的操作管理, 强调管理责任心是降低春季肉鸡呼吸道病损害的主要方法。

上一篇: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总结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