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粘附素与免疫防控

粘附素与免疫防控

张静 上海交通大学

    粘附素的研究对于致病机制及免疫防控均有巨大的影响。具有较好抗原性的粘附素或粘附素的抗体都可在免疫防控中发挥作用,尤其具有较好抗原性的粘附素可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苗。

    白杨等畜牧人才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粘附素保守区蛋白(AB)是安全的、具有免疫原性的Hp的菌体成分,既可刺激体液免疫,又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并且其抗体还可防止Hp与胃上皮细胞的粘附。同样,由AB加免疫佐剂组成的口服疫苗有对Hp感染有预防作用。

    大肠杆菌的F18菌毛由于其较好抗原性而具有免疫保护效果。Bertschinger HU等选用遗传易感染仔猪,在断奶前10天用产F18ac大肠杆菌培养物口服免疫,连续3天。断奶后9或11天利用产F18ab或F18ac的大肠杆菌连续三天攻击仔猪,结果表明其对F18ab和F18ac疫苗的定居具有抵抗作用。

    迄今为止,人类在绝大多数的病原菌中发现了粘附素的存在。但是,对于不同的细菌的粘附素相关的研究内容之深浅差异颇大,其中以ETEC菌毛的研究进展最多最快,其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显著。但尚有很多未知或知之甚少的领域,如粘附过程及粘附素产生机理、粘附素与细菌毒力之间的关系、影响粘附的因素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的知识及其相关先进技术来研究细菌的粘附素,不仅对其自身特性的透彻了解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为人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去进一步认识其与细菌致病机理的相关性提供重要思路。粘附素的研究必将对人和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带来新的认识,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 细菌粘附粘膜细胞的过程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