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猪群转群应激性的措施
化世鹏 河北石家庄双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猪转群应激反应,是养猪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生产环节。每次转群之后,猪群都要通过重新争斗确立猪群内部的地位,这些争斗和由此造成的应激可以持续数天,这是猪只的一种本能行为。这些争斗毫无疑问将造成日增重下降,耗料增加,甚至造成疾病的发生,使养殖效益下降。 但是猪只转群、分群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在畜牧转群的过程中采用措施避免转群应激反应的发生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问题:
1 哺乳期的寄养
哺乳期我们会面临以下问题, 母猪产后无乳、母猪死亡、母猪活产仔数很少或太多而超过有效乳头、 让奶水好的母猪带一些弱小的仔猪等等, 此时都要对仔猪进行转群寄养。哺乳仔猪寄养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1 母猪拒绝寄养仔猪哺乳:母猪拒绝哺乳甚至追咬仔猪,母猪辨别亲生仔猪主要依靠的是嗅觉,可以通过干扰其嗅觉来达到目的。事先把需要寄养的仔猪与该母猪所产仔猪混养在一起, 使之气味相同或所有仔猪及母猪喷洒碘酒来遮掩气味。
1.2 产仔日期尽量接近 , 最好不超过48 小时。
1.3 寄养前一定要让仔猪吃到初乳。
1.4 在寄养时要把后产的仔猪往先产的仔猪窝内寄养,并且寄养体重较大的;若要把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窝内寄养时,要寄养体重较小的。
2 断奶仔猪转保育
仔猪断奶后转保育,需要重新分群,此时要根据仔猪的体重、强弱、公母进行分群,原则围绕减少打斗,降低应激,防止疾病发生。 容易遇到的问题:
2.1 仔猪母源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 对疾病的抵抗力还不健全;
2.2 消化能力尚不健全,对饲料要求相当高;
2.3 环境适应能力差 , 仔猪抗病能力弱;
2.4 容易出现腹泻、脱水、高热病、呼吸道病、细菌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疾病,造成巨大的损失。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调教训练,使仔猪形成睡卧区、采食区和排泄区, 保持栏内卫生, 便于清扫,利于防疫。
2)实现全进全出,小单元饲养,与产房规模相适应。
3)在转群之前,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洗,严格进行多遍消毒,相对彻底的杀灭病原微生物,创造干净的生活环境。
4)适宜的温度 :保育舍温度要根据产房温度及产房条件来考虑;若产房没有保温箱,保育舍没有保温小间,保育舍温度要比产房温度提高1℃~2℃;28 日龄断奶转群的仔猪,适宜温度为27℃~28℃。
5)饲料要求 :转群后一周保持转群前的饲料不变。
6)饮水设施 :要有水中添加药物的独立饮水线, 转群后用于添加药物如: 抗生素、 电解多维和维生素 C 等来减轻应激、预防疾病的发生。
7)密切关注猪的采食量、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的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保育仔猪转育肥
养殖者往往认为保育转育肥问题不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往往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寒冷季节育肥舍温度太低,造成猪生长缓慢,料肉比升高,甚至引起各种疾病发生。 措施:转群前提高舍内温度,通过暖气等加温解决;提高猪躺卧区温度:转群前把地面晾干,猪躺卧区采用地暖加热。
3.2 做好三点定位:方法:拉尿定位:在想让猪排泄的地方,撒一些水,让该区域保持湿润;对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前来排泄。 对其它区的粪便应及时清除干净,逐渐形成排粪定位;睡卧定位:转群前三天晚上辛苦一些, 把躺卧在非躺卧区的猪哄起, 赶到躺卧区, 直到躺卧睡好为止,白天亦是如此。
3.3 打架:如果因为打架造成猪的死亡甚是可惜, 猪打架往往在转入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所以要安排人员在此阶段巡视,发现打架猪及时拉开即可, 如遇到打架应激大的猪只,将其脱离打架猪栏,休息一会儿自然好转。
上一篇: 影响种猪质量的其他因素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