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霉形体肺炎并发霉菌性肺炎感染的诊治
在近期门诊病例中,我们遇到一例 8 日龄肉鸭仅发生呼吸急迫的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门诊问诊、尸体解剖以及门诊用药进行治疗,病情迅速地得到控制。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与临诊症状
主述该户饲养了肉鸭 2000 羽,8 日龄,育雏室温度 30℃左右。该户饲养肉鸭第5天,开始发现有个别鸭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到第8天早晨,发现有4只鸭子呼吸困难,但是听不到呼吸的声音,于是该户带病鸭来门诊。通过门诊发现,该4只鸭张嘴呼吸,全身羽毛都跟呼吸节奏而一起在运动,呈现严重胸式呼吸症状。
2 剖检病变
鼻腔、口腔黏膜未见异常;气管干净光亮,没有粘液;肺脏呈大叶性肺炎,肉变严重,同时还有密数个霉菌结节;胸腔气囊有多个密集的霉菌结节。
3 实验室诊断
采取肺部和胸腔气囊病灶组织少许,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 1~2 滴,用细针将组织捣碎,在显微镜下观察,见到许多菌丝和孢子。
4 临诊诊断和治疗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为肉鸭霉菌性肺炎并发霉形体肺炎感染。针对发病原因,我们采取了牧金饮水和克霉净拌料进行治疗,经过 3d 治疗后,呼吸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5 讨论
5.1 霉菌生长繁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份和适宜的温度。一般来说,米麦类水份在 14%以下,大豆在 11%以下,而全价料含水量均在10%以下,霉菌等微生物较难生长。
与此同时,温度对霉菌的繁殖及产毒均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其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产毒或产毒力减弱。
育雏舍内育雏所需温度30℃左右和湿度在50%~70%,如果含有霉菌的饲料或垫料带入育成舍,霉菌就会大量繁殖并产生霉菌毒素,对雏禽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发生死亡;雏鸭对霉菌及毒素感染尤其敏感。因此,建议养鸭户做到:
(1)要严把原料采购关,杜绝霉变原料入库;控制饲料加工、配制、运输及贮存等环节,尽量缩短储存时间,防止饲料在禽舍中发霉变质;
(2)合理使用饲料防霉剂。
5.2 霉形体感染病鸭一般以出现眶下窦炎为特征,故又有鸭窦炎之称,门诊病例中较为少见,而肺脏出现实变的病例更少遇到。因此,建议养鸭户:
(1)尽可能选择没有霉形体疫源的苗鸭;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鸭体抵抗力。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3)将发病群全部清出处理。鸭舍要彻底清洗,严格消毒;
(4)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上一篇: 畜禽疫病的“软环境”防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