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肌肉风湿症的诊治
猪风湿病由于风寒湿热等因素造成心脏、关节、皮肤等产生一定不适感的症状的统称。猪风湿病常突然发生,先于两后肢,不久扩展到前肢,亦可侵害腰背部,患肢游走性疼痛,腰背板硬,弓腰夹尾,病猪不愿起立,运步时,步态强拘,触诊有疼痛反应。若风湿转移到心脏,则很快可引起死亡,临诊上可分为肌肉风湿和关节风湿,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了解,但与温度、湿度和应激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本病可见于猪、马、牛、犬等动物。
1 病例介绍
乐都县峰堆乡李某从外地购进仔猪 40 头,体重 30 kg 左右,因隔离观察,未敢入猪舍,暂时关养在一仓库内。该仓库环境条件较差,没有窗户,通风不良,水泥地面和排水不畅,时值盛夏,气温高达 34℃,为了防暑,经常泼冷水给猪体降温,而引起室内湿度增高,环境闷热难受。
次日发现 7 头猪不食、耳凉、鼻盘湿、喜卧不起,强行驱赶,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步态强拘、行走弓腰、发出痛苦的叫声,不久又卧倒,村兽医初步诊断为“关节扭伤”或“感冒”,即注射维生素 B1+ 青霉素+ 柴胡进行对症治疗,又过 1 日不仅未见病情好转,又增加七八头病猪,症状同前猪基本相同,兽医又误诊为急性缺钙,治疗以注射葡萄糖酸钙和维丁胶性钙为主,经 1d观察,病情未见好转,却死亡 3 头。这时引起了重视,求助乡兽医站,经会诊,病猪体温 38 ~ 40℃,卧地起立困难,举肢疼痛,触诊肌肉表面发硬而温热,剖检病猪,均未见明显的肉眼病变;查看引猪防疫档案,了解引进地无疫病动态。诊断为急性肌肉风湿症。
2 治疗措施
2.1 改善猪舍环境,将猪全部迁入通风、干燥和凉爽的猪舍,每天驱赶活动数次,经常按摩风湿患部。
2.2 病猪静注 10%水杨酸钠 30 mL+2 mg 地塞米松,每天1次;肌肉注射萘普生10mL+黄瑞香10mL注射液,每天 1 ~ 2 次;取中药:独活 500g,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 、桂枝、防风、川芎、党参、当归、芍药、干地黄、甘草各 80 g。粉为细末。按 150g中药细末用量拌料或饮水投服全群猪,每天 2 次。执行以上措施后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展,5 d 后病猪基本好转,8 d 后全部痊愈。
3 小结
3.1 本病先后误诊为关节扭伤、感冒和急性缺钙,症状虽有相似之处,但从流行情况、病因分析方面可以排除,特别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均不见效,足以说明以上诊断是错误的。
3.2 盛夏气候闷热、猪群长途运输、猪舍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往猪体上泼冷水等均为风湿症的应激原因,采用抗风湿的防治措施后明显好转,很快痊愈,证实了本病例为急性肌肉风湿症。
3.3 风湿症的诊断要点:突然发生卧地不起或行走障碍;有游走性;易复发;对水杨酸和激素敏感。
上一篇: 套式病毒主要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