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的一般分类
臧德月 吉林大学
冠状病毒科下设两个属,即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和环曲病毒属(Toro-virus),它们具有不同的核衣壳结构和不同长度的基因组。哺乳动物冠状病毒血清型比较固定,某些毒株之间在血清学上具有交叉反应,但是禽类冠状病毒的血清型和抗原变异毒株相对复杂,各毒株之间交叉中和作用很弱或不出现交叉反应;兽医根据冠状病毒抗原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三个群,第一群为人冠状病毒229E、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犬冠状病毒、猫肠道冠状病毒、猪传染险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第二群为人呼吸道冠状病毒OC43、小鼠肝炎病毒、大鼠冠状病毒、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牛冠状病毒;第三群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火鸡蓝冠病毒;一些陆续发现的冠状病毒由于抗原性不能确定。
冠状病毒的病毒颗粒在电镜下观察形状不规则,球形或多形性,直径60一160nln,有囊膜,囊膜的表面有长约12一24nln的末端膨大为球形的纤突,整个纤突呈花瓣状或呈梨状,纤突规整地排列在囊膜的表面而使整个病毒粒子呈皇冠状,这就是将其命名为冠状病毒的原因。冠状病毒对乙醚、酒精、氯仿等脂溶性溶剂敏感;对温度也很敏感,因此由其引起的疾病大都发生在早春和冬季;尽管各种冠状病毒对酸的敏感性不尽相同,但大部分对PH=3以下的酸比较敏感。
尽管冠状病毒在动物体内极为常见,但是对其的分离培养还是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初代的分离培养,这是由于动物冠状病毒在适应细胞种类上具有病毒的分离,以便找到其特定的适应性细胞培养物并能在传代细胞上繁殖。比如犬冠状病毒(CCV)能够在犬肾和胸腺原代细胞中以及A72、猫肾细胞和猫胚成纤维细胞(CRFK、FCWF)等传代细胞系中增值,初次分离时常用原代犬肾细胞;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能适应原代猪肾细胞、脾细胞和案丸细胞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能在猪的肾细胞、唾液腺细胞、甲状腺细胞、翠丸细胞以及猫和犬的肾细胞中增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能在10一H日龄的鸡胚中生长,还能在15一18日龄的鸡肾细胞(CK)、鸡胚肾细胞(CEK)、鸡胚肝细胞(CEL)中生长,还能在非洲绿猴肾细胞株(Vero)中传代培养。
上一篇: 养殖户对鸡新城疫、禽流感病的防控失误及改进建议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