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近期传染性喉炎的流行趋势和临床治疗

近期传染性喉炎的流行趋势和临床治疗

王锡涛 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称 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传播快、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痰、剖检有严重出血性喉气管炎病变为特征。

1 近期发病现状
    传染性喉炎的流行越来越普遍,云南、贵州、广西、山东、河北、东北等从南到北都有发病,南方地区发病较高,与饲养品种和气候有关系,南方优质肉食鸡养殖周期较长60~130 日龄之间。 南方优质肉食鸡发病速度快, 死亡率高达到 30%, 危害大,给畜牧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厉害,特别在优质肉食鸡的饲养过程中, 传染性喉炎疫苗通常不作防疫,因此,鸡群机体对传染性喉炎病毒的抵抗力差。
北方以蛋鸡发病较高,导致产蛋率下降,发病时症状和新城疫、感冒等病类似,容易造成误诊,治疗难度大。

2 临床症状

2.1 蛋鸡常见鸡群部分流泪 、眼睑红肿 、眼内有泡沫,继而呼噜、甩头,然后出现采食量下降、拉黄绿稀粪、蛋壳颜色变浅和产蛋量下降等症状,偶尔有死亡的鸡, 解剖有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新城疫等病变,病程长达 15 天甚至 30 天以上,用药效果不明显,产蛋率可下降30%左右,死淘率可达 15%以上,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2 肉食鸡发病日龄在 30~120 日龄之间 ,病初精神萎靡,鼻流浆液性分泌物 , 发出 “ 呼噜 、 呼噜”湿性啰音,咳甩出黄白色黏痰。 进而闭目呆立,眼结膜发炎,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连,眶下窦肿胀;头下垂,呈犬坐姿势;咳嗽、喘气,每次吸气时伸颈、张口尽力吸气,发出大而长的“咯”鸣声。 常摆头,咳甩出带血黏痰。 若气管中黏液过多时,可造成突然窒息而死亡。 鸡冠、肉髯乌紫,口腔中喉部周围黏膜上有淡黄色凝固块状物附着,不易擦掉。继之病鸡很快消瘦,排绿色稀粪,最后衰竭窒息死亡。病程一般为7~10 天,死亡率 10%~30%。

3 剖检变化

    鼻腔有多量黄白色或带血黏液,有的干燥或灰褐色凝块,阻塞鼻腔。喉部周围黏膜肿胀有多量带血黏液或黄白色块状假膜附着, 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并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严重者呈弥漫性出血,俗称“红气管”,并有带血样黏液或黄白色干酪样块状物附着,甚者呈长芯状或片状。炎症可蔓延至支气管、肺、气囊、眶下窦。

4 诊断

4.1 根据本病特征诊断和剖检有典型的出血性喉气管炎病变等,即可做出诊断。症状不典型时可做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诊断可采用核内包涵体检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探针试验、本动物感染试验、病毒分离和鉴定等方法。

4.3 该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播速度更快,几乎同时全群发生。不咳出带血样黏痰。喉头、气管黏膜苍白,且黏膜上皮细胞内没有核内包涵体。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在绒毛尿膜上,不形成痘斑,鸡胚一般不死亡,可出现僵化、 发育较小等可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相区别。

5 防制

5.1 对患鸡进行隔离,全群消毒,防止未感染鸡接触感染,搞好清洁卫生,鸡舍保持通风,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降低鸡密度,对尚未发病的鸡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滴眼(严禁滴鼻)接种。

5.2 在发病鸡群中用益感克(主要成分:板蓝根、大青叶等) 给鸡饮水, 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麻杏石甘散(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等),连用药 4 天,若并发支原体病时则同时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饮水。这样用药后第 2 天鸡呼吸道症状开始减轻,饮食略增,第4 天只有个别鸡还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此时饮食量开始恢复。

5.3 紧急免疫治疗: 鸡群正常状态 35 日龄进行喉炎疫苗免疫。发病前期选用高档喉炎疫苗1 倍量点眼,24小时后头孢+西咪替丁注射治疗增强抗病能力和抗继发感染连续注射两次每天一次。

上一篇: 禽流感综合防控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