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如何防治猪咬尾行为的发生

如何防治猪咬尾行为的发生

刁瑞萍 河北省邯郸县农牧局动物防疫监督站兼庄分站 张晓亮 河北省邯郸县农牧局动物防疫监督站南堡分站 张文丽 河北省邯郸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 猪咬尾行为的原因

    猪咬尾行为乃是猪的“反不适应综合征”,即所有会引起猪感觉不舒适的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群发生咬尾行为。

    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替,猪群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单调,槽位不足,空气污浊,昼夜温差过大,光照过强,噪音刺激,寄生虫类侵害等,使猪烦躁不安;饲料中的甜味剂和香味剂过量,劣质酒精糟蛋白粉的糖醛味过浓,油类变质,尤其是劣质的鱼油和鱼粉味, 致使猪受到劣性刺激;粗饲料,尤其是统糠比例过大,寒冬季节的水温过低,供水器过冷,水质有异味,致使猪吮水不足引起猪便秘,猪会感到极度难受等等。

2 症状

    以上种种情况,均使猪感到不适应,极度难受,烦躁不安,猪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神经系统活动能增强,矿物质代谢失调,造成体液中各种矿物质元素失去平衡,如钙离子的浓度降低,神经活动亢进,造成了猪行为的变态反应 ,所以猪的咬尾行为是一种群体综合征。 开始时,有一至数头猪表现睫毛竖挺,双耳立起,贼目鼠眼,对别的猪发起攻击,咬其他猪尾巴,破伤后流血,出现血腥味。 猪对血腥味特别敏感,引起全圈猪相互咬尾、咬耳,逐渐影响到临圈,延续扩散到整个猪舍内的猪相互咬架。

3 防控

3.1 成因排除法
    就是排除造成咬尾症应激因素的方法。

3.1.1 降低猪群密度,加大通风换气。

3.1.2 改善猪舍保温条件,降低昼夜温差。

3.1.3 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

3.1.4 不使用有变质异味饲料 , 配合料中避免过量添加调味剂。

3.1.5 粗饲料尤其是统糠在饲粮中的比例 ,对25 千克以下的猪不得超过 5%, 对 50 千克以上的猪不得超过10%。

3.1.6 避免猪舍内昼夜强光照射, 避免噪音刺激。

3.1.7 午后 2:00~4:00 是咬尾高峰时间, 可安排午后2:00 喂饲,并保证有足够槽位。

3.1.8 注意供水系统的保温(8 ℃以上),提高饮水品质。

3.1.9 从猪群中提出咬尾的起始猪, 被严重咬伤的猪也要及时隔离治疗。

3.2 适应缓解法

3.2.1 用碘酒涂抹猪的伤口, 喷洒白酒和来苏儿,消除猪舍内的血腥味。

3.2.2 换料。 改换饲粮可使猪获得异样感,分散猪的注意力。

3.2.3 在猪圈内投放直径 10 厘米的铁制圆环 ,尽可能达到一猪一个,或投放一些玉米秸秆或新鲜黄土,供猪玩耍、拱食,消除寂寞。

3.3 调节体液法

3.3.1 每 50 千克饲料添加 150~250 克人工盐。对粪便正常猪群的饲料加150 克,对便秘猪群饲料加250 克。

3.3.2 按 50 千克饲料中加白糖 1.5~2.5 千克 。对食欲尚为正常的猪群加1.5 千克,对食欲下降的猪群加2.5 千克。

3.3.3 每 50 千克饲料中加大黄苏打片 100 片(1克/片),对食欲差的猪群效果尤为理想。

上一篇: 春季鸡病的防控要点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