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饲喂技术
王宇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岳峰 辽宁省阜新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断奶仔猪是指仔猪断奶后至70 日龄左右的仔猪。仔猪断奶时,其饲料由液体奶变为固体饲料,生活环境由依靠母猪到独立生存,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如饲养管理不当,会引起仔猪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或死亡,因此在畜牧养殖中此阶段需特别注意。断奶仔猪正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每天沉积的蛋白质可达 10 ~ 15 克,而成年猪仅为0.3 ~ 0.4 克。因此,需要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一旦饲料配给不善,营养不良,就会引起营养缺乏症,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此外,刚断奶仔猪,由于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胃液中仅有凝乳酶和少量的胃蛋白酶而无盐酸,消化机能不强,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起腹泻等疾病。若舍温低、湿度大、消毒不彻底等,就会产生某种应激,也可引起条件性腹泻。因此,必须根据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确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一)加强管理
仔猪断奶后要继续喂哺乳期补料,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一般要在断奶后 2 周开始换饲料。更换仔猪饲料要逐渐进行,每天替换 20%,5 天换完,避免突然换料。断奶后仔猪由母乳加补料改为独立吃料,胃肠不适应,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引起仔猪下痢。所以,对断奶仔猪要精心管理,在断奶前 2 ~ 3 天要适当控制给料量,不要让仔猪吃得过饱,可采取每日多次投料,每天喂 4 ~ 6 次。断奶时把母猪从产栏调出,仔猪留原圈饲养,待半个月后再根据需要改变生活环境。不要在断奶的同时把几窝仔猪混群饲养,避免仔猪受断奶、咬架和环境变化的多重刺激。
(二)饲养密度与转群
断奶仔猪保育栏面积通常为 240 厘米×165 厘米 , 每头断奶仔猪的适宜占栏面积为 0.3 ~ 0.4 平方米,按窝转群,每栏养一窝仔猪 10 ~ 12头,这种转群方法可以减少仔猪相互咬斗的应激。断奶仔猪也可以不按窝进行,把同一天断奶的仔猪,按体重大小、公母、强弱分群,分群前 2 天内仔猪相互打架,以后平稳安静。这种转群方法能使同栏内仔猪生长发育整齐,特别是弱小仔猪分在同栏,易于管理。
(三)适宜环境
保育舍内温度可以控制在 22 ~ 25℃,湿度控制在 65% ~ 75% 为宜。因此,冬季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贼风 ;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舍内要保持干燥、卫生,经常打扫,定期消毒,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以防传染病发生。
(四)仔猪调教
对刚断奶转群的仔猪要进行定点采食、排粪尿、睡卧的调教管理,这样既可保持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仔猪保育栏内可分睡卧区、排泄区和采食区,采取诱导和人为哄赶的方法,一般经过 3 ~ 5 天的训练可形成定位。
(五)饲料供应与饮水
断奶仔猪的日粮以制成颗粒为好,饲喂颗粒料可以减少浪费,提高饲料效率。利用自动饲槽时要注意不应装得过多,应该每天向饲槽中加入 1次新鲜饲料。断奶仔猪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一般来说,每头猪每天需水量约为其体重 10%,饮水不足则会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可以采用乳头状饮水器,管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仔猪的行为,保证仔猪饮水充足。
(六)预防腹泻
断奶后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病愈后生长发育不良,日增重明显下降,因而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原发性因素是由于断奶应激造成肠道损伤,使胃肠道内消化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引起食糜以腹泻形式排出。导致断奶应激的因素很多,诸如饲料中不易被消化的蛋白质比例过大或灰分含量过高,粗纤维含量过少或过高,不平衡日粮如氨基酸和维生素缺乏,日粮适口性差等。在饲喂技术上如开食过晚,断奶后采食饲料过多,突然变换饲料,仔猪采食母猪饲料,饲槽、水槽不洁净,槽内剩余饲料变质,水供给不足,水温过低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仔猪下痢。要减少断奶仔猪腹泻就是要消除这些应激因素,实现科学的饲养管理。
上一篇: 猪场出栏补栏时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