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半胱胺的作用机理

半胱胺的作用机理

罗锦义 福建农林大学

    1981 年,Szabo 等人在研究溃疡机理时发现,通过大鼠身上的胃瘘管加入半胱胺,会迅速降低下丘脑、胃以及十二指肠的生长抑素(SS)免疫活性;继续研究发现,用半胱胺在脑室局部注射及皮下注射,也会迅速降低下丘脑以及其它脑组织中生长抑素(SS)的免疫活性。1986 年,Szabo 等又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半胱胺及类似物对生长抑素(SS)是否有耗竭作用,发现半胱胺可以耗竭生长抑素(SS),但是作用效果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和可逆性,一般于 7 天后生长抑素(SS)恢复正常;此外,他又发现能耗竭生长抑素(SS)的物质,其结构上都有间隔 2 至 3 个碳原子的-SH 和-NH2,直接与体内生长抑素(SS)分子作用,对生长抑素(SS)分子进行化学修饰,使生长抑素(SS)失去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从而调节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P)、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等激素释放,增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这一发现说明半胱胺具有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利用的潜力。

1 降低生长抑素浓度

    畜牧研究人员发现生长抑素(SS)是由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产生的调节肽,在动物各组织内广泛分布,对动物的生长激素(GH)、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胰岛素(INS)等激素起抑制作用,包括SS-14肽(下丘脑)和SS-28肽(中枢神经、末梢神经、心脏、甲状腺、胰腺及胃肠道),其中SS-14肽最初是从羊下丘脑分离的。生长抑素(SS)分子内(位于SS-14肽的第三和第四位或者SS-28肽的第十七和第二十八位的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存在一个二硫键,对调节肽的生物活性及免疫活性产生重要作用。半胱胺有巯基和氨基等活性基团(与-NH2相邻的游离-SH),与生长抑素(SS)分子直接作用,使生长抑素(SS)分子内二硫键分开,重新形成分子间混合二硫键,或者与蛋白质形成混合二硫键,使生长抑素(SS)失去生物活性及免疫活性,降低体内的生长抑素(SS)浓度,减少生长抑素(SS)对内分泌生长激素(GH)的抑制作用,加强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提升体内生长激素(GH)的含量。

2 提高 β-内啡肽水平

    半胱胺通过降低动物体内生长抑素(SS)浓度,使动物体内 β-内啡肽(β-END)含量提高,促使动物下丘脑释放生长激素释放因子(IGF-1),刺激生长激素(GH)的释放,提升体内生长激素(GH)的含量。

3 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

    动物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与受体结合后激发肝脏细胞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调节生长激素(GH)多种生理作用,增强机体消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合成和葡萄糖运转,从而提高动物的日增重和瘦肉率。

4 阻碍多巴胺转化

    半胱胺通过抑制多巴胺-羟化酶,阻碍多巴胺(DA)向去甲肾上腺素(NE)转化,导致动物体内多巴胺(DA)含量明显提高,而大量多巴胺(DA)会刺激下丘脑分泌和合成大量的生长激素(GH),提升体内生长激素(GH)的含量。

5 改变胰腺、胃肠道等器官活动变化

    当动物体内的生长抑素(SS)被半胱胺耗竭时,生长抑素(SS)对多种相关激素(参与机体合成代谢和消化功能)的抑制作用解除,同时对肠管的舒张作用也消失,使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胆囊收缩素(CCK)、胰岛素(INS)、胃泌素(GAS)、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等激素以及消化酶大量分泌,肠管蠕动加快,使机体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加强,从而促进动物生长。

上一篇: 幼犬肠套叠的一例诊疗报告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